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人员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航空医学鉴定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飞行人员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航空医学鉴定专家组 于生元 +6 位作者 江文 魏东 张潇 万婷 张劲松 林伟 张迁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2,共8页
脑白质高信号(WMH)是指在磁共振T2加权序列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脑白质区域呈现的异常高信号表现,以血管源性WMH较为多见,其病理机制与脑血管病变相关,可造成认知、运动、情绪等多维度的脑功能障碍。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脑白质高信号(WMH)是指在磁共振T2加权序列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脑白质区域呈现的异常高信号表现,以血管源性WMH较为多见,其病理机制与脑血管病变相关,可造成认知、运动、情绪等多维度的脑功能障碍。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飞行人员较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管源性WMH;且随着磁共振成像在飞行人员颅脑疾病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血管源性WMH的检出率明显增高。针对这一航空卫勤保障的新问题,目前尚未有国家/学术团体颁布规范化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联合解放军总医院牵头多家机构,共同组织航空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学及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并结合WMH相关指南及我国专家经验,共同制定本共识。该共识包括适用对象、血管源性WMH的影像学筛查、飞行人员血管源性WMH的临床评估与医学鉴定三部分,旨在为飞行人员血管源性WMH的航空医学鉴定提供规范化和精准性的文献支持及专家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头颅磁共振成像 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与生境成像在肾癌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尹丹青 贺映波 任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8-952,959,共6页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无创、高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提取肉眼不可见的高通量影像信息,为肾癌精准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影像组学通常将整个肿瘤视为同质区域,忽略了瘤内异质性,且生物可解...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无创、高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提取肉眼不可见的高通量影像信息,为肾癌精准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影像组学通常将整个肿瘤视为同质区域,忽略了瘤内异质性,且生物可解释性差。生境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基于生物学环境的影像学技术,可利用定量影像学标志物描绘肿瘤个体内具有相似生物学特征的不同空间区域,从而可视化和量化肿瘤内部异质性。本文对影像组学和生境成像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影像组学 生境成像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的价值
3
作者 刘锦 王虹 +3 位作者 朱小飞 崔武勋 陈昂 王玉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成像(3D APT)和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20年2月—2023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其中高分化组28例,中低分...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成像(3D APT)和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20年2月—2023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其中高分化组28例,中低分化组36例。术前采集MRI序列,包括小视野高分辨T2WI、rFOV DWI及3D APT。2名医师逐层勾画肿瘤实性部分,提取其表观扩散系数(rADC)及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值。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参数(MTRasym+rADC)诊断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单一及联合参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中低分化组MTRasym平均值[(2.93±0.61)%]高于高分化组[(1.74±0.63)%](t=-7.60,P<0.001),rADC平均值[(0.98±0.17)×10^(-3) mm^(2)/s]低于高分化组[(1.19±0.18)×10^(-3) mm^(2)/s](t=4.50,P<0.001)。与MTRasym及rADC相比,联合参数模型鉴别直肠腺癌组织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9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6、0.96。结论3D APT和rFOV DWI有助于鉴别直肠腺癌的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癌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增强MRI与多排螺旋C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评估中的诊断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兴润 李香营 柴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3,共7页
目的比较钆塞酸(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在检测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目的比较钆塞酸(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在检测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肝转移中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5月—2022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28例确诊为mCRC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了Gd-EOB MRI和MDCT成像。三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判断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直肠肝转移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28例确诊为mCRC的患者中,共获取462个病灶,经病理证实转移阳性424个和阴性38个。在医师A的判读中,Gd-EOB MRI判断肝转移阳性404个,阴性38个,准确度95.67%,灵敏度95.28%,特异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5.52%;MDCT判断肝转移阳性337个,阴性37个,准确度80.95%,灵敏度79.48%,特异度97.37%,阳性预测值99.70%,阴性预测值29.84%。在医师B的判读中,Gd-EOB MRI判断肝转移阳性403个,阴性36个,准确度95.02%,灵敏度95.05%,特异度94.74%,阳性预测值99.51%,阴性预测值64.91%;MDCT判断肝转移阳性335个,阴性35个,准确度80.09%,灵敏度79.01%,特异度92.11%,阳性预测值99.11%,阴性预测值28.23%。在医师C的判读中,Gd-EOB MRI判断肝转移阳性406个,阴性38个,准确度96.10%,灵敏度95.75%,特异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67.86%;MDCT判断肝转移阳性352个,阴性34个,准确度83.55%,灵敏度83.02%,特异度89.47%,阳性预测值98.88%,阴性预测值32.08%。Gd-EOB MRI判断肝转移性质的准确性、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DCT,在医师A和医师C的判断中,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70、0.788),在医师B的判断中,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31);而MDCT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379、0.378和0.400)。结论Gd-EOB MRI诊断mCRC肝转移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阳性预测率均高于MDCT,诊断性能更高,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包膜下病变、周围胆道转移和肝脏脂肪病变会降低MDCT诊断mCRC的性能。相对于MDCT,Gd-EOB MR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mCRC) 肝转移 钆塞酸增强磁共振成像(Gd-EOB MRI) 多排螺旋CT(M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脂肪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田萍 韩博 +3 位作者 郑建民 李磊磊 郑敏文 刘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例心脏脂肪瘤共18处病灶;心脏脂肪瘤在心脏中分布广泛,其中9处位于心室腔内心内膜下(左心室腔6处,右心室腔3处),5处位于心肌内(左心室壁4处,右心室壁1处),3处位于心包内,1处位于右心房内。12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偏强回声肿块影,7例CT表现为均匀低密度肿块影。所有患者心脏磁共振表现为T1WI高信号,压脂序列肿块信号明显降低;T2WI为高信号,肿块周围可见低信号环,提示为化学位移伪影;心脏电影序列可见肿块柔软摆动,并随心动周期形态改变;首过灌注扫描未见灌注升高;延迟增强扫描未见强化。Native T1 mapping显示肿块T1值较正常心肌显著减低[(255.9±48.4)ms比(994.2±66.4)ms;t=-32.5,P<0.001]。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心脏脂肪瘤提供客观依据。其中T1 mapping发现脂肪瘤T1值极低,对病灶观察更清楚,定位准确,对较小病变检查能力较强;因此,当怀疑心脏脂肪瘤时,T1 mapping可作为一种常规心脏肿块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脂肪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前、后超声造影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佩蒂 杨晓 +4 位作者 郑建民 刘海静 庞丽娜 丁雷 罗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MR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子宫腺肌瘤前、后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MRgFUS的子宫腺肌瘤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个月、6个月子宫超声及CEUS,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MRI;对比治疗前CEUS与... 目的观察MR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子宫腺肌瘤前、后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MRgFUS的子宫腺肌瘤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个月、6个月子宫超声及CEUS,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MRI;对比治疗前CEUS与MRI所示病灶体积,治疗后即刻MRI与治疗后24 h CEUS所示非灌注体积(NPV),基于治疗后24 h的CEUS结果计算消融率。观察病灶治疗前、治疗后24 h血流评分及二者之和,以及治疗前、后1及6个月痛经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及其变化率,分析CEUS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CEUS与MRI所示病灶体积及N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4 h病灶消融率为(58.11±24.92)%。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病灶血流评分及二者之和分别为2.00(2.00,2.00)、1.00(1.00,1.00)及3.50(3.00,3.50),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3,P<0.001)。治疗前、治疗后1及6个月,NRS评分分别为5.00(4.00,6.00)、3.00(2.00,4.00)及2.00(1.00,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1及6个月NRS评分变化率分别为35.42%(23.75%,50.00%)及60.00%(50.00%,77.08%)。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病灶血流评分及二者之和均与消融率呈负相关(rs=-0.552、-0.820、-0.745),与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呈正相关(rs=0.513、0.552、0.496)而与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变化率均呈负相关(rs=-0.525、-0.479、-0.531);治疗后24 h病灶消融率与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呈负相关(rs=-0.462)、与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变化率呈正相关(rs=0.500)。结论MRgFUS治疗子宫腺肌瘤前、后CEUS参数与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超声疗法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TAVI/TAVR患者CTA扫描延迟方案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戚荣飞 吴志斌 +2 位作者 杨旭 杨柳莎 常英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目的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患者术前CTA扫描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延迟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TAVI/TAVR术前一站式CTA检查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团... 目的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患者术前CTA扫描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延迟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TAVI/TAVR术前一站式CTA检查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行术前CTA扫描。扫描完成后测量主动脉根窦部(C1)、左右冠状动脉近段(C2、C3)、升主动脉(A1)、肾动脉层面腹主动脉(A2)、左右股动脉(A3、A4)以及同层面肌肉CT值、SD值;计算出相应部位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将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图像在C1、C2、C3和A1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2和A3、A4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团注测试法获得的图像质量优于团注追踪法。结论对肾动脉层面以下的主动脉和髂股动脉,团注测试法延迟方案在TAVI/TAVR患者术前一站式CTA检查可以获得比团注追踪法更为优良稳定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注追踪法 团注测试法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靶向分子探针在肝细胞癌大鼠模型中的特异性磁共振成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潘奇 罗春海 +3 位作者 马婉玲 曲原飞 王建如 陈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抗体与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连接的靶向分子探针(VEGF-C-USPIO)在大鼠肝细胞癌(HCC)模型体内的MR成像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诱导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抗体与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连接的靶向分子探针(VEGF-C-USPIO)在大鼠肝细胞癌(HCC)模型体内的MR成像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诱导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10)。分别于鼠尾静脉注射靶向探针VEGF-C-USPIO和非靶向探针USPIO,并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 h对大鼠行MR扫描成像,测量其肝脏肿瘤与周围肝组织的T2WI信号强度,计算噪声比(CNR),比较增强前后2组之间CNR的差异。扫描结束后取动物肝脏进行HE染色明确大鼠肝癌病理类型;普鲁士蓝染色验证肿瘤组织细胞中铁含量;免疫组化染色验证肝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或对照组内注射对比剂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30只大鼠全部诱癌成功,病理学诊断为HCC,成瘤率100%。实验组注射靶向对比剂VEGF-C-USPIO后1 h与注射前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0.23 vs 3.47±0.45,t=-13.15,P<0.001);对照组注射非靶向对比剂USPIO后1 h与注射前CN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0.14 vs 3.82±0.61,t=-1.40,P=0.192);2组大鼠注射对比剂后的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0,P<0.001)。对大鼠肝脏标本行HE染色,结果证实为HCC;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C主要在肝癌细胞胞膜及胞浆中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内蓝染铁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所合成的分子靶向探针VEGF-C-USPIO对大鼠HCC模型具有较好的主动靶向作用,能够通过MR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HCC的特异性成像,为HCC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磁共振成像 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萍 唐兴 +5 位作者 崔龙彪 张斌 王虹 姜金波 白国艳 印弘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32,共9页
目的:本研究以磁共振成像(MRI)为参考标准,评价了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能力,并评估了MR图像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方法: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神经发育异常可能的孕妇共计263例,对其胎儿头颅MR图像进行评估。结果:胎儿MRI... 目的:本研究以磁共振成像(MRI)为参考标准,评价了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能力,并评估了MR图像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方法: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神经发育异常可能的孕妇共计263例,对其胎儿头颅MR图像进行评估。结果:胎儿MRI累计诊断25例ACC,其中24例未被超声检查发现。超声检查诊断ACC的准确性为91%。另外,MRI发现了3例具有相似形态学特征的ACC,即非典型泪滴征。结论:与超声检查相比,MRI检测ACC更加准确。非典型泪滴征是ACC少见且特殊的MRI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 胎儿 胼胝体发育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和增强MRI诊断面神经损伤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芸芸 宁文德 +4 位作者 董季平 高燕军 张军俭 刘红生 杨想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HRCT、增强MR扫描诊断面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8例面神经损伤患者行HRCT及增强MR扫描。在Philips EBW工作站行面神经管、面神经CPR,观察颞骨骨折部位、类型、面神经管、面神经受累及走行。采用GE AW 4.5工作站,与健侧相比,观... 目的探讨HRCT、增强MR扫描诊断面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8例面神经损伤患者行HRCT及增强MR扫描。在Philips EBW工作站行面神经管、面神经CPR,观察颞骨骨折部位、类型、面神经管、面神经受累及走行。采用GE AW 4.5工作站,与健侧相比,观察患侧面神经受累位置、粗细及信号变化。结果 18例中,纵行骨折8例、横行骨折5例、混合型骨折5例。HRCT轴位及CPR显示颞骨骨折18例,其中面神经骨管迷路段受累1例,膝状神经窝受累2例,鼓室段受累4例,膝状神经窝、鼓室段同时受累并发中耳腔积血2例,面神经管鼓室段与中耳腔积血关系密切3例,面神经管骨壁无明显骨折6例。增强MRI及CPR显示面神经损伤18例,其中内听道段受累12例,迷路段受累14例,膝状神经节受累18例,鼓室段受累16例,乳突段受累15例。患侧面神经内听道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鼓室段、乳突段信号强度比值均高于健侧(P均<0.001)。结论 HRCT、增强MRI可评价不同节段面神经损伤,CPR可直观显示颞骨内面神经及骨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创伤和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曲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MRS联合DTI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后扣带回损伤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清 林琳 +4 位作者 汪洋 张弢 于扬 沈晶 伍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2-817,共6页
目的联合运用~1H-MRS和DTI技术检测和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后扣带回(PCC)脑微结构损伤及脑代谢物异常改变,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T2DM患者[21例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CD组)、22例不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组)]和23名... 目的联合运用~1H-MRS和DTI技术检测和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后扣带回(PCC)脑微结构损伤及脑代谢物异常改变,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T2DM患者[21例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CD组)、22例不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PCC进行单体素MRS及DTI检查,计算各代谢物波峰曲线下面积比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并与认知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CD组PCC脑区肌醇/肌酸(mI/Cr)值高于T2DM和HC组,谷氨酸复合物/肌酸(Glx/Cr)低于T2DM和HC组(P均<0.05);Glx/Cr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9,P<0.01)。T2DM+CD组全脑及PCC脑区FA值低于T2DM和HC组,MD值高于T2DM和HC组(P均<0.05);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以PCC为兴趣区联合采用~1H-MRS与DTI技术可定量反映T2DM引起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有望成为早期预警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扣带回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与脑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宁 印弘 +4 位作者 康晓伟 刘婷婷 李陈 曲原飞 席一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WHOⅡ~Ⅳ级胶质分别为18、7和15例。所有肿瘤术后均行Ki-67指数免疫组化检测,所有患者在...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WHOⅡ~Ⅳ级胶质分别为18、7和15例。所有肿瘤术后均行Ki-67指数免疫组化检测,所有患者在术前行常规平扫及DCE-MRI扫描,经后处理软件分析获得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和血浆容积分数(V_p)共四项渗透相关参数,及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两项灌注参数,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参数在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并对各参数与Ki-67指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的各项DCE-MRI参数值及Ki-67指数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差异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K_(trans)、V_e、rCBV和rCBF值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742、0.636、0.642、0.633,P<0.001),K_(ep)值与Ki-67指数亦呈正相关(r=0.490,P=0.002),V_p值与Ki-67指数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8,P=0.14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均可评估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其中K_(trans)、V_e、K_(ep)、rCBV和rCBF值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术前评估胶质瘤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微血管渗透性 KI-67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定量参数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及评估胶质瘤级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克勤 张小锐 +2 位作者 张明 赵向乾 王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观察MRI定量参数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及评估胶质瘤级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或随访复查诊断的58例丘脑胶质瘤(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21例及37例)及21例丘脑转移癌患者,均接受头部常规MR检查,其中20例高级别胶质瘤... 目的观察MRI定量参数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及评估胶质瘤级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或随访复查诊断的58例丘脑胶质瘤(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21例及37例)及21例丘脑转移癌患者,均接受头部常规MR检查,其中20例高级别胶质瘤、28例低级别胶质瘤及5例转移癌接受1 H-MR波谱(MRS)检查。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癌之间水肿指数(EI)、对比增强率(CER)的差异,以及高、低级别胶质瘤间代谢物比值的差异。针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及评估胶质瘤级别的效能。结果丘脑转移癌EI大于高、低级别胶质瘤(P均<0.05);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癌CER均大于低级别胶质瘤(P均<0.05)。丘脑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高、低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癌之间,其余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I鉴别丘脑转移癌与胶质瘤的AUC为0.656,CER及肿瘤实质区Cho/Cr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801及0.775。结论EI有助于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CER及肿瘤实质区Cho/Cr可用于鉴别丘脑高、低级别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丘脑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驱动型下肢机器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田飞 赵晨光 +6 位作者 孙晓龙 琚芬 孙玮 胡旭 薛艺珂 牟翔 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0-982,共3页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每年有约1690万人新发脑卒中[1]。脑卒中后的步行功能异常通常会严重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步行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几种康复方法结合比单独的地面步行训练更有效[3]。单...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每年有约1690万人新发脑卒中[1]。脑卒中后的步行功能异常通常会严重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步行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几种康复方法结合比单独的地面步行训练更有效[3]。单独的末端驱动型机器人(G-EO)可以改善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4]。但是,尚未见报道G-EO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步行功能障碍。因此,我们拟观察这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步行功能 康复方法 脑卒中患者 神经系统疾病 恢复期脑卒中 临床疗效 驱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新发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弓文清 刘艳 +3 位作者 周玲 刘珍 魏梦绮 郑敏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新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放射及超声等影像学特征,探讨梗死部位、体积与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连续收集Stanford A型AAD合并新发脑梗死患者45例,分别根据CTA及超声检查...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新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放射及超声等影像学特征,探讨梗死部位、体积与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连续收集Stanford A型AAD合并新发脑梗死患者45例,分别根据CTA及超声检查主动脉弓分支是否累及(累及组32例、未累及组13例)及患者生存状况(存活19例、死亡18例、8例放弃治疗)进行分组,分析其基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统计新发脑梗死的好发部位、梗死体积及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AAD合并脑梗死者男性占77.8%(35/45),71.1%(32/45)的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最常见于无名动脉(66.7%,30例)和右颈总动脉(53.3%,24例)。合并脑梗死者以多发病灶占73.3%(33/45),病灶体积(0.7±0.1)cm^3,最好发于基底节区(P<0.01)。主动脉弓分支累及组病死率高于未累及组[60.0%(15/25)比25.0%(3/12),P=0.046]。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梗死灶范围较大[(1.18±0.25)cm^3比(0.54±0.12)cm^3,P=0.014],梗死灶数目较多(4.40±0.53比3.00±0.33,P=0.025),额叶及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AAD合并脑梗死者夹层主动脉弓部分支累及率高,脑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区,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患者围术期病死率高于未累及患者。梗死范围越大,病灶数目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瘤 脑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超声表现及预后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弓文清 刘艳 +4 位作者 周玲 郭富斌 牛义翠 杨旭 郑敏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累及冠状动脉超声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因ADD接受Bentall手术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CTA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AAD是否累及冠状动脉将分为累及组和未累及组,...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累及冠状动脉超声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因ADD接受Bentall手术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CTA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AAD是否累及冠状动脉将分为累及组和未累及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表现及预后差异。结果148例AAD中,34例累及冠状动脉(34/148,22.97%,累及组),多累及右冠状动脉(33/34,97.06%),114例未累及冠状动脉(未累及组)。累及组AAD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28/34,82.35%,χ^(2)=5.52,P=0.02),其晕厥或肢体障碍发生率高于未累及组(χ^(2)=6.47,P=0.01)。累及组多见左心室壁增厚(23/34,67.65%,χ^(2)=4.692,P=0.030)、左心室壁运动减低(14/34,41.18%,χ^(2)=4.481,P=0.034),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低于未累及组(χ^(2)=4.509、6.114,P=0.034、0.013)。围手术期53例患者死亡(53/148,35.81%),累及组死亡率(13/34,38.24%)与未累及组(40/114,3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737)。累及组心力衰竭发生率(6/13,46.15%)高于未累及组(7/40,17.50%,χ^(2)=4.352,P=0.037)。结论ADD常累及右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多见左心室壁增厚及室壁运动减低;围手术期易发生心力衰竭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动脉瘤 夹层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表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付宇斐 李小飒 +5 位作者 刘晓帆 施旺红 陈琨 崔龙彪 印弘 常晓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及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后大脑皮层表面积的纵向改变。方法:纳入3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患者住院与随访期间的治疗策略和临床评估由临床医生根据标准临床实践确定。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二...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及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后大脑皮层表面积的纵向改变。方法:纳入3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患者住院与随访期间的治疗策略和临床评估由临床医生根据标准临床实践确定。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36名患者住院期间还接受了规范的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在基线和治疗4个月后,患者接受了两次高分辨率T1磁共振扫描。在扫描时,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皮层表面积的变化,进一步探索脑区表面积变化率同临床量表积分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左侧距状旁回表面积显著增大(t=3.60,P=0.006)。左侧距状旁回表面积变化率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的一般精神病理积分变化呈正相关(r=0.37,P=0.028)。治疗后左侧距状旁回表面积增加越多,患者的一般精神病理积分改善越多。结论:抗精神病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侧距状旁回表面积增大,表面积变化与症状变化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解剖 表面积 磁共振成像 抗精神病药物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多参数图像融合及DenseNet网络的脑胶质瘤IDH突变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振远 魏炜 +5 位作者 胡文鐘 马梦航 李艳 吴旭莎 印弘 席一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7,共8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DenseNet网络和多模态融合技术的预测模型,实现对胶质瘤患者术前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突变状态的高准确性预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DenseNet网络和多模态融合技术的预测模型,实现对胶质瘤患者术前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突变状态的高准确性预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连续收治的256名(155名IDH野生型和101名IDH突变型)患者的术前多序列MRI扫描图像,在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增强T1WI序列上勾画肿瘤感兴趣区;通过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并融合了MRI多模态特征,定量比较了其与多模态特征简单拼接两种方法之间的模型性能差异。结果多模态融合比各模态简单拼接具有更优越的预测性能,实现了训练集和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45~0.961]、0.904(95%CI:0.842~0.966)的良好鉴别性能;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1.3%、88.7%。敏感度分别达到了86.4%、90.5%;特异度分别达到了94.5%、87.5%,使用校准曲线进行模型一致性验证,模型校准曲线靠近对角线,反映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DeLong检验结果显示多模态融合方法和消融方法两种方法的模型性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基于深度学习DenseNet网络的MRI多模态融合模型通过整合肿瘤的多模态MRI图像信息,可以实现在术前对胶质瘤IDH基因状态的无创、低成本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深度学习 智能医疗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融合 异柠檬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治平 张瑜 +2 位作者 郭燕 王虹 刘会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评价ADC值对前列腺癌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5年...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评价ADC值对前列腺癌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共115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平扫及DWI检查,b值取0和2 000 s/mm~2,根据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低危组Gleason分值≤6,中危组分值为7,高危组分值≥8。将各组前列腺癌ADC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15例患者共选取129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其中低危组29例(Gleason评分5分4例、6分25例),中危组48例(7分48例),高危组52例(8分21例、9分24例、10分7例)。其中3组ADC值分别为(1.066±0.111)×10-3mm~2/s、(0.782±0.129)×10-3mm~2/s、(0.667±0.108)×10-3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764,P=0.000)。多重比较显示,任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C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768,P=0.000)。结论:ADC值与Gleason分级呈明显负相关,通过ADC值有望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GLEA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燕 杨如武 +1 位作者 印弘 郝跃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将其MRI表现与病理基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2例,大脑镰旁4例。1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以囊性为主的软组织肿... 目的: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将其MRI表现与病理基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2例,大脑镰旁4例。1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以囊性为主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在T_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_2WI上呈高信号,瘤内可见多发分隔影,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肿瘤呈细网状强化。5例误诊为非典型脑膜瘤(3例)和血管瘤型脑膜瘤(2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肿块,肿瘤内囊变坏死少见。病理上,肿瘤内部可见多发类似细筛状结构(即微囊),可与MRI表现相对应。结论:通过与病理基础的对照分析,可更深入的认识及理解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从而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