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陈皮素通过激活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治疗小鼠2型糖尿病干眼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珏 张婕 +2 位作者 王卓欣 张鑫 苏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T2DM-DE)的潜在价值及其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然后采用苯扎氯铵诱导T2DM-DE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T2DM-DE)的潜在价值及其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然后采用苯扎氯铵诱导T2DM-DE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小鼠)、T2DM-DE组、L-NOB组、M-NOB组、H-NOB组和CFTR抑制剂组,后5组建立T2DM-DE模型。对照组和T2DM-DE组小鼠灌胃含体积分数0.5%吐温80的PBS,L、M、H-NOB组小鼠分别灌胃剂量为50、100、200 mg·kg^(-1)·d^(-1)的NOB溶液,CFTR抑制剂组小鼠灌胃200 mg·kg^(-1)·d^(-1)的NOB溶液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1)·d^(-1)的CFTR(inh)-172,均给药4周。分别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PG)、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进行小鼠结膜杯状细胞PAS染色和角膜TUNEL染色。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角膜CFTR、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DE组小鼠的FPG升高,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降低,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T2DM-DE组比较,L-NOB组、M-NOB组和H-NOB组小鼠的FPG降低,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降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降低(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升高,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H-NOB组比较,CFTR抑制剂组的FPG升高,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降低,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CFTR降低T2DM-DE小鼠血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和角膜细胞存活,从而发挥治疗T2DM-DE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 川陈皮素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血糖 炎症 结膜杯状细胞 角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控溅射的PEEK表面HA涂层构建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估
2
作者 马天源 陆斌 +6 位作者 刘富伟 辛河 陈怡成 贾雪连 朱思敏 张浚睿 宁小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目的: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在PEEK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系统评估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方法:磺化PEEK以增加结合面积,并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上构建H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检测构建效果;通过细胞黏附实验、细胞骨架荧光染... 目的: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在PEEK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系统评估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方法:磺化PEEK以增加结合面积,并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上构建H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检测构建效果;通过细胞黏附实验、细胞骨架荧光染色以及扫描电镜来评估细胞层面安全性;通过SD大鼠全身毒性评估材料在体安全性;通过金黄地鼠黏膜刺激实验评估材料口腔应用安全性。结果:利用上述技术可在PEEK表面成功构建具有梯度形貌的HA涂层;该涂层可促进细胞黏附、伸展与增殖;且无全身毒性,对动物体重与体内重要脏器HE染色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该涂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纯磺化带来的口腔黏膜刺激。结论: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可稳定制备HA涂层,并满足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PEEK) 羟基磷灰石(HA)涂层 磁控溅射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线粒体移植减轻紫外线刺激下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3
作者 石晋 张文慧 +5 位作者 陈怡成 齐开 宁小娜 丁明超 路子涵 刘富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9-715,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否能减轻皮肤成纤维细胞受紫外线刺激引起的凋亡。方法: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提取线粒体,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使其移植进入细胞,JC-1染色明确线粒体浓度、治疗时间对细胞内最终线粒体数量、质量... 目的:研究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否能减轻皮肤成纤维细胞受紫外线刺激引起的凋亡。方法: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提取线粒体,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使其移植进入细胞,JC-1染色明确线粒体浓度、治疗时间对细胞内最终线粒体数量、质量的影响。以1.5 J/cm 2与6 J/cm 2的紫外线照射分别模拟普通、极端两种刺激环境,流式细胞技术定量检测线粒体移植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CCK-8验证外源性线粒体移植后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BMMSCs来源线粒体可移植进入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移植效率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并成功逆转紫外线刺激造成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尤其在极端刺激环境中,可减轻细胞死亡、晚期与早期凋亡(P<0.001)。结论:外源性线粒体移植可显著减轻紫外线刺激引起的细胞凋亡,提升细胞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移植 紫外线损伤 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