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坦病毒感染诱导的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平忠 杜虹 姜泓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汉坦病毒(现称正汉坦病毒)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对于自然宿主动物,汉坦病毒呈持续无症状感染。当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时,引起两种临床综合征,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CPS)。迄今,它们... 汉坦病毒(现称正汉坦病毒)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对于自然宿主动物,汉坦病毒呈持续无症状感染。当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时,引起两种临床综合征,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CPS)。迄今,它们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汉坦病毒体外感染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但患者却出现严重的血管渗漏,故认为免疫介导(包括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的病理反应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固有免疫(也称天然免疫)是防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由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执行,前者如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后者如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和抗病毒蛋白等,它们在汉坦病毒免疫致病及抗感染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宿主固有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侵袭的同时,病毒也在逃避或妨碍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干扰素产生减少或延迟、形成应激颗粒、诱导凋亡或自噬、破坏抗病毒信号转导等。因此,探讨汉坦病毒与宿主固有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必将为阐明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研发特效治疗药物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固有免疫 中性粒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干扰素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腺病毒55型致成人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涛 杜虹 +7 位作者 张野 申焕君 杨晓飞 伊宏煜 李梦苑 谷孙泽栋 胡海峰 连建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目的分析人腺病毒55型(HAdV55型)肺炎成年患者的临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5月某院收治的132例成人HAdV55型感染患者,包括38例肺炎患者(肺炎组)和9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人腺病毒55型(HAdV55型)肺炎成年患者的临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5月某院收治的132例成人HAdV55型感染患者,包括38例肺炎患者(肺炎组)和9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肺炎(31例)、上感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动态观察肺炎(5例)和上感患者(3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上感组比较,肺炎组患者咳痰比例更高,发热日数和住院时间更长,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升高(均P<0.05),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主要集中于右肺(21/38,55.3%)。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明,肺炎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与上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分析显示,5例肺炎患者病程第3天CD3+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后逐渐升高,第18天恢复正常。结论HAdV55型成人肺炎患者咳痰较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右肺容易受累,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动态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55型 肺炎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