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海马代谢水平及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萌 杨小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海马代谢水平及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64例,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52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海马代谢水平及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64例,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52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112例。比较2组肌醇(myo-inositol,MI)/肌酸(creatine,Cr)、MI/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胆碱/Cr、NAA/Cr水平;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左侧、右侧海马MI/Cr、MI/NAA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右侧海马NAA/Cr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65岁、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侧海马MI/Cr、右侧海马MI/Cr、左侧海马MI/NAA、右侧海马MI/NAA、右侧海马NAA/Cr、年龄≥65岁、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2.795,95%CI:1.532~5.102,P=0.000;OR=2.782,95%CI:1.616~4.787,P=0.000;OR=2.177,95%CI:1.355~3.498,P=0.000;OR=3.364,95%CI:1.846~6.127,P=0.000;OR=0.450,95%CI:0.259~0.784,P=0.000;OR=2.740,95%CI:1.024~7.330,P=0.012;OR=3.074,95%CI:1.554~6.080,P=0.000;OR=2.942,95%CI:1.338~6.468,P=0.000;OR=2.418,95%CI:1.496~3.909,P=0.000)。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可能与海马代谢水平、患者年龄、合并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重点筛查此类指标,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以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早期预警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2
2
作者 梅润 何乾峰 +5 位作者 徐璐瑶 苑静 何佩瑶 商瑜瑜 卫攀 张俊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7,85,共5页
目的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早期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3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体温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 目的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早期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3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体温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作为建模变量;随后以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其中训练集构建决策树模型,验证集用于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决策树模型筛选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排序为入室时休克、修正的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 RTS)、受伤时环境温度和衣物潮湿;决策树模型在训练集中与验证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04、0.681。结论 基于入室时休克、RTS评分、受伤时环境温度和衣物潮湿构建决策树模型,能有效预测急诊创伤低体温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 低体温 决策树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小脑出血术后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顺忠 杨彦龙 +4 位作者 杨阳 鲁华山 朱宗远 张明浩 李立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1-878,共8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mRS评分4~6分,79例)患者年龄(P=0.001)、GCS评分≤8分比例(P=0.00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003)、随机血糖水平(P=0.044)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P=0.015)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分,42例),血小板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7),两组手术方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90,95%CI:1.032~1.151;P=0.002)、血清高D⁃二聚体水平(OR=1.339,95%CI:1.034~1.735;P=0.027)、手术方式之开颅血肿清除术(OR=4.949,95%CI:1.310~18.691;P=0.018)和血肿穿刺引流术(OR=6.789,95%CI:1.249~36.912;P=0.027)是自发性小脑出血术后远期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血清高D⁃二聚体水平和手术方式之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自发性小脑出血术后远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小脑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