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神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7例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熙 徐瑜 +16 位作者 胡明冬 张西京 李维勤 曹国强 杨仕明 毛青 王斌 任小宝 谭虎 李力 王斌 王美菊 张文静 何晓丽 陈晓晓 李琦 徐迪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均在武汉发病,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2.60±5.60) d,其中男性(68.1%)、非院内感染(91.5%)、老龄(>60岁,89.4%)患者居多,半数以上(51.1%)存在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70.2%的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29例(61.7%)发生多脏器衰竭(MOF),以心(51.1%)、肾(36.2%)衰竭多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74.5%的患者入院经初始氧疗后指氧饱和度≤93%。入院时的临床分型以重型(55.3%)和危重型(42.6%)为主,且前者院内生存期较后者长(P=0.02)。76.6%的患者最终行有创机械通气,其院内生存期较非有创机械通气者长(P<0.05)。结论本组死亡患者发病时间处于我国COVID-19流行病学发病曲线高峰,具有高龄、男性居多、多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等特点。死亡原因主要为COVID-19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伴以心、肾衰竭为主的MODS。疾病严重程度、有创机械通气与患者院内生存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死亡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促进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情感功能障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勤 孟昭君 +3 位作者 何晓兰 王嘉炜 杨琳 方宗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实验检测SAE小鼠的情感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同源蛋白70(HSC70)、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MP2A与神经元的共定位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水平。同时按30 mg/kg剂量每天连续给予白藜芦醇灌胃直至第14天。结果 CLP小鼠14 d死亡率为45.83%,而幸存小鼠均存在情感功能障碍。CLP术后24 h海马神经元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MGB1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释放增加,CMA活性受损,而在灌胃给予白藜芦醇后,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增加,HMGB1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释放减少,提示CMA活性提高且神经炎症减轻,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给予小鼠白藜芦醇灌胃后小鼠情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结论 SAE小鼠海马神经元CMA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情感功能障碍;白藜芦醇能够促进CMA,从而抑制HMGB1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SAE小鼠的情感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情感功能障碍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3
作者 杨正东 吴优 +3 位作者 唐军 刘仁怀 方宗平 苏斌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脂多糖(LPS)组,通过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构建SAE模型,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和体质量...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脂多糖(LPS)组,通过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构建SAE模型,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和体质量变化判断小鼠的基本情况;行为学范式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旷场实验)、认知功能(情景前置性条件恐惧实验、 Y迷宫实验)。评估ACEA干预效果中,小鼠随机分为ACSF组、 ACEA干预的ACSF组、 LPS组和ACEA干预的LPS组,ACEA干预组给与1.5 mg/kg ACEA,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IL-6、 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尼氏染色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行为学范式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旷场实验)、认知功能(情景前置性条件恐惧实验、 Y迷宫实验)。结果 侧脑室注射LPS 3 d后,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证实SAE造模成功。与ACSF组相比,LPS组海马炎症因子IL-6、 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6、 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CA1区可见神经元尼氏体减少,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与LPS组相比,ACEA干预组IL-6、 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L-6、 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神经元尼氏小体增多,小鼠认知功能改善。结论 ACEA通过抑制IL-6、 TNF-α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SAE小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热射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宇亮 寇久社 +2 位作者 吴优 方宗平 张西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6-1491,共6页
热射病(HS)是一种由热损伤导致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特征为机体核心体温>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HS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热急性期反应及体温调节失衡,其中蛋白对热尤为敏感,热环境会引起大量蛋白变性... 热射病(HS)是一种由热损伤导致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特征为机体核心体温>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HS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热急性期反应及体温调节失衡,其中蛋白对热尤为敏感,热环境会引起大量蛋白变性,产生未折叠及错误折叠的蛋白并沉积于细胞质内,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是帮助蛋白正确折叠或降解变性蛋白的一个重要生理学进程,主要分为内质网UPR及线粒体UPR。本文主要针对UPR的调控机制,UPR与重症疾病的关系,以及HS与UPR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H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非折叠蛋白质应答 线粒体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丽霞 范仲敏 +2 位作者 李仪 方宗平 张西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 明确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SAE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条件恐惧记忆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Wester... 目的 明确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SAE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条件恐惧记忆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SAE小鼠海马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与P6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C3在海马区神经元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CLP术后14 d小鼠死亡率高达41.7%,而幸存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同时,CLP术后14 d小鼠海马组织自噬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可促进SAE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结论雷帕霉素促进SAE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雷帕霉素 自噬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识别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欣逸(综述) 苏斌虓(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疾病的发生可能会伴有面部特征的改变。早期细微的变化很难被观察到,导致患者诊治延误。面部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智能化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捕捉这些细节,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判断和诊断。文章对面部识别技术在疾病诊... 疾病的发生可能会伴有面部特征的改变。早期细微的变化很难被观察到,导致患者诊治延误。面部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智能化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捕捉这些细节,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判断和诊断。文章对面部识别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评估及临床预后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识别 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