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新参数预测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1
作者 田丰 安丽 +2 位作者 谷芬 刘丽文 陈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新参数静脉管腔横截周长的平方(C^(2))与面积(A)的比值(C^(2)/A)对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无DVT的150例住院患者,术前采用超声检... 目的探讨超声新参数静脉管腔横截周长的平方(C^(2))与面积(A)的比值(C^(2)/A)对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无DVT的150例住院患者,术前采用超声检查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和腘静脉(POV)的A、C、C^(2)/A、内径值、静脉流速及血流量,术后超声监测血栓形成情况。对比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DVT的效能及截断值。结果两组CFV内径、CFV血流量、CFV-C、CFV-A、CFV-C^(2)/A、SFV血流量、SFV-C、SFV-C^(2)/A、POV血流量、POV-C、POV-A、POV-C^(2)/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0.41,P均<0.05)。当超声参数CFV-C^(2)/A、SFV-C^(2)/A、POV-C^(2)/A的截断值分别为>16.01、>16.53、>16.54时,预测DVT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06、0.920、0.870,敏感度分别为83.8%、78.4%、81.1%,特异度分别为82.3%、89.4%、85.8%。结论超声新参数C^(2)/A具有较高的DVT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开展早期DVT预防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下肢 预测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及穿刺活检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 被引量:8
2
作者 段坤龙 张智林 +5 位作者 周惠惠 张君 桑林 孙园园 巩雪 于铭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2-55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FNA)及穿刺活检(CNB)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FNA和/或CNB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14组穿刺病理,根据穿刺方式将其分为FNA组(n=53)及CNB组(n=61)。以手术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FNA)及穿刺活检(CNB)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FNA和/或CNB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14组穿刺病理,根据穿刺方式将其分为FNA组(n=53)及CNB组(n=61)。以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对比组间患者一般资料、穿刺及诊断效能差异,分析影响穿刺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评价FNA及CNB的价值。结果114组病理中,113组(99.12%,113/114)取材满意;FNA组取材满意率为98.11%(52/53),CNB组为100%(61/61)。穿刺过程中38例出现轻、中度疼痛、1例一过性晕厥,未见严重并发症。FNA组并发症及疼痛发生率均低于CNB组(P均<0.05),FNA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和敏感度亦低于CNB(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穿刺方式是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FNA及CNB均可安全有效地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CNB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较高,而FNA并发症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周围神经超声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雨楠 郑敏娟 +3 位作者 王晶 王圆圆 贾旭钊 陈定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观察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患者周围神经的超声特征。方法纳入8例MMN患者(MMN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观察MMN超声特征,并与肌电图诊断结果对比,比较组间周围神经横截面积(CSA)的差异。结果超声与肌电图共检查8例MMN患者的96... 目的观察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患者周围神经的超声特征。方法纳入8例MMN患者(MMN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观察MMN超声特征,并与肌电图诊断结果对比,比较组间周围神经横截面积(CSA)的差异。结果超声与肌电图共检查8例MMN患者的96条周围神经,诊断周围神经异常率分别为32.29%(31/96)及31.25%(30/96),均以正中神经(68.75%vs 56.25%)及尺神经(50.00%vs 56.25%)异常为主。超声及肌电图对其中73条(73/96,76.04%)的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表现包括神经增粗、回声减低、束状结构消失及外膜回声增强。MMN组双侧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及左侧腓总神经CSA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神经CSA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MN超声异常多见于上肢正中神经及尺神经,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结合可为临床诊断MMN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周围神经 超声检查 肌电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对T2DM患者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受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艳艳 李梦颖 +9 位作者 周洁 付建芳 张颖 王奕 王铖 刘向阳 拓胜军 刘丽文 李泽平 李晓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受损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15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受损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15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将受试者根据GLS值分为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正常组(GLS≥18%组,n=80)与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受损组(GLS<18%组,n=70)。此外,计算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比值)、TG-葡萄糖(TyG)指数、TyG-BMI指数(TyG-BMI)、TyG-WHR指数(TyG-WHR)、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作为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与GL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对GLS<18%人群的诊断效能。基于高血压分层的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标与GLS<18%的独立相关性。结果150例患者年龄(54.5±13.7)岁,其中男96例(64.0%),女54例(36.0%)。与GLS≥18%组比较,GLS<18%组患者的TG/HDL-C比值、Ty G指数、Ty G-BMI、METS-IR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G/HDL-C比值、Ty G指数、Ty G-BMI、Ty G-WHR、METS-IR均与GLS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y G指数对评价GLS<18%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678,95%CI 0.591~0.765,P<0.001)。基于高血压分层且校正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y G指数与GLS<18%独立相关(OR=3.249,95%CI 1.045~10.103,P=0.042)。结论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与T2DM患者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受损密切相关。TyG指数是识别该人群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受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灌注模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被引量:11
5
作者 庞丽娜 秦伟栋 +2 位作者 杨晓 谷芬 罗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CEUS灌注模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11个结节)的颈部CEUS图像及临床资料,通过评价造影灌注模式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 目的探讨CEUS灌注模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11个结节)的颈部CEUS图像及临床资料,通过评价造影灌注模式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14例,恶性结节97例。CEU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2.78%(90/97),特异度64.29%(9/14),准确率89.19%(99/111),阳性预测值94.74%(90/95),阴性预测值56.25%(9/16)。结论 CEUS灌注模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特异性导向肽靶向诊疗造影剂增强心肌分子显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6
作者 赵雪丽 罗文 +2 位作者 王志刚 冉海涛 刘丽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制备心肌特异性靶向肽(PCM)修饰的载药纳米诊疗探针,探讨其心肌靶向显影能力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CM靶向载卡维地洛纳米诊疗探针(PCM/C-PFPs),检测其基本性质、大鼠体内显影及体内分布情况... 目的制备心肌特异性靶向肽(PCM)修饰的载药纳米诊疗探针,探讨其心肌靶向显影能力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CM靶向载卡维地洛纳米诊疗探针(PCM/C-PFPs),检测其基本性质、大鼠体内显影及体内分布情况。结果PCM/C-PFPs纳米探针呈球形,平均粒径为(415.00±6.24)nm,电位为(-20.27±1.55)mV;包封率为(78.23±3.45)%;C-PFPs与多肽PCM连接率为(98.98±1.02)%。加热至约60℃时,该探针发生明显相变,并产生大量微气泡。声诺维组和PCM/C-PFPs+低频聚焦超声(LIFU)组大鼠心脏超声显影效果明显,但声诺维组显影仅维持数分钟,而PCM/C-PFPs+LIFU组心脏超声信号可持续至1h,且心脏显影的声强度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PCM/C-PFPs+LIFU组大鼠心脏切片中可见大量聚集的红色探针,明显多于C-PFPs+LIFU组和单纯PCM/C-PFPs组,且多于该组其他组织(肝、肾、肺、脾)。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的心肌靶向诊疗造影剂,具有良好的靶向心脏超声显影和大鼠体内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探针 造影剂 心脏靶向 超声检查 体内分布 卡维地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艳艳 石敏 +9 位作者 王奕 付建芳 张颖 刘向阳 张伟清 拓胜军 刘丽文 李泽平 周洁 李晓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12-4418,共7页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此外,长期暴露于高血糖环境严重损害全身微血管系统,然而,有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性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此外,长期暴露于高血糖环境严重损害全身微血管系统,然而,有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性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目的探讨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6—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T2DM患者,其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检查。获取左心室二维整体纵向应变(GLS),评估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定义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受试者根据微血管并发症受累数目分为单纯T2DM组(单纯T2DM组,n=76)、T2DM伴1种并发症组[T2DM+C(1)组,n=37]和T2DM伴2~3种并发症组[T2DM+C(2~3)组,n=37]。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微血管并发症和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T2DM+C(1)组、T2DM+C(2~3)组GLS低于单纯T2DM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受累数目与GLS呈负相关(rs=-0.34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心率、尿微量白蛋白、左心室缩短分数多因素调整后,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C(1)组[OR=0.744,95%CI(0.601,0.920)]、T2DM+C(2~3)组[OR=0.707,95%CI(0.525,0.952)]GLS降低(P<0.05)。基于高血压分层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上述相同的混杂因素后,无论在有或无高血压的T2DM患者中,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GLS降低仍独立相关[有高血压:OR=0.556,95%CI(0.321,0.963);无高血压:OR=0.739,95%CI(0.558,0.979),P<0.05]。结论住院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微血管并发症受累数目增加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密切相关,且不受是否患高血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整体纵向应变 亚临床左心室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冬 于勇 +2 位作者 王瑞峰 贺太平 周洁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264例老年稳定性CHD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264例老年稳定性CHD患者临床资料。整理患者人口学资料、主要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心肌酶学检查及用药史。记录患者发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研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对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法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5 d,35例(13.3%)发生MACCE。HbA1c异常组患者发生MACCE时间短于正常组(Log-rank χ^(2)=5.23,P=0.02)。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HbA1c异常是PCI患者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结论HbA1c异常是老年稳定性CHD患者PCI术后远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