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老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科 杨凯凯 +2 位作者 杨善儒 李旭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3.10亿,占比22.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衰老与增龄相关疾病的增加,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能力,给家庭与社会造成...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3.10亿,占比22.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衰老与增龄相关疾病的增加,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能力,给家庭与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其中,血管老化导致的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仍然是国人死亡的第一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衰老 炎症 线粒体 表观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缺血风险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抗栓治疗一例
2
作者 贾新 薛明涛 +2 位作者 贾旭钊 高建苑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4-545,共2页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变,其发病率远高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当老年高缺血风险的CCS并发心房颤动(房颤)时,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差。我们从1例老年重度冠状动脉、外周动脉病变并发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成功救治过...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变,其发病率远高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当老年高缺血风险的CCS并发心房颤动(房颤)时,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差。我们从1例老年重度冠状动脉、外周动脉病变并发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成功救治过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为老年高缺血风险CCS合并房颤抗栓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缺血 质子泵抑制剂 利伐沙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蛋白LRRC8A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 许荣 +6 位作者 郭筱王 霍聪 黎星 李东韬 夏跃胜 贾新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容积敏感性氯通道蛋白主要成分LRRC8A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电生理特性。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乳鼠心肌细胞,上海吉玛公司合成4个不同LRRC8A的小干扰RNA(siRNA),片段依次为A组、B组、C组和D组,另将1个不包含siRNA的片段作为N... 目的探讨容积敏感性氯通道蛋白主要成分LRRC8A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电生理特性。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乳鼠心肌细胞,上海吉玛公司合成4个不同LRRC8A的小干扰RNA(siRNA),片段依次为A组、B组、C组和D组,另将1个不包含siRNA的片段作为NC组。将含LRRC8AsiRNA片段的腺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用等渗、低渗、低渗加DCPIB、低渗加siRNA外液灌流。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RRC8A在心肌细胞的表达;应用膜片钳检测各种状态下LRRC8A电生理特性(I_(Cl,vol))的变化。结果心肌细胞能正常表达LRRC8A,腺病毒成功感染细胞后,与NC组比较,A、B、C和D组LRRC8A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等渗外液比较,低渗外液I_(Cl,vol)明显升高,与低渗外液比较,低渗加DCPIB外液的I_(Cl,vol)降低,抑制率达到(96.48±2.63)%(P<0.01),与低渗外液比较,低渗加siRNA外液的电流密度值下降达(83.04±8.41)%(P<0.01)。结论 LRRC8A是小鼠心肌细胞膜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容积敏感性氯通道的重要构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膜片钳术 电生理学 氯化物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的研究现状与机体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自琛 王晓明 +3 位作者 李晨 刘文娜 王疏桐 李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1223,共3页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1q/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s,CTRP)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与同为其分泌的脂联素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单个CTRP存在4个独立结构域:短的可变区、N-末端信号肽、C-末端球形区域、胶原样区域。作为与...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1q/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s,CTRP)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与同为其分泌的脂联素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单个CTRP存在4个独立结构域:短的可变区、N-末端信号肽、C-末端球形区域、胶原样区域。作为与脂联素结构最为相似的CTRP蛋白家族成员CTRP9,参与血糖调控、能量代谢、血管舒张、改善内皮功能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CTRP9对于心、脑这样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动脉血管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且对于一些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不大的疾病中,也可发现CTRP9在其中的关联和作用[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是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高脂血症 糖尿病 肥胖症 降血脂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简伟明 侯莉明 +3 位作者 黄静波 钟渊福 吴利平 张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3,共4页
目的:分析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膀胱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尿路上皮膀胱癌的患者资料,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列为糖尿病组... 目的:分析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膀胱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尿路上皮膀胱癌的患者资料,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列为糖尿病组(DM组),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列为非糖尿病组(No-DM组),对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展开分析。结果:DM组患者的年龄和高血压比例高于No-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质指数、主诉症状、病程长短、泌尿系感染和前列腺增生等临床特征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肿瘤分级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DM组高级别癌所占比例(52.8%)高于No-DM组(34.2%);2组肿瘤分期、肿瘤数量和肿瘤大小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5)、病程(P=0.045)和糖尿病(P=0.026)是膀胱癌恶性程度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和体质指数对膀胱癌恶性程度分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糖尿病是膀胱癌病理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关注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特点,对改善其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糖尿病 临床病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周围神经超声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贾雨楠 郑敏娟 +3 位作者 王晶 王圆圆 贾旭钊 陈定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观察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患者周围神经的超声特征。方法纳入8例MMN患者(MMN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观察MMN超声特征,并与肌电图诊断结果对比,比较组间周围神经横截面积(CSA)的差异。结果超声与肌电图共检查8例MMN患者的96... 目的观察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患者周围神经的超声特征。方法纳入8例MMN患者(MMN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观察MMN超声特征,并与肌电图诊断结果对比,比较组间周围神经横截面积(CSA)的差异。结果超声与肌电图共检查8例MMN患者的96条周围神经,诊断周围神经异常率分别为32.29%(31/96)及31.25%(30/96),均以正中神经(68.75%vs 56.25%)及尺神经(50.00%vs 56.25%)异常为主。超声及肌电图对其中73条(73/96,76.04%)的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表现包括神经增粗、回声减低、束状结构消失及外膜回声增强。MMN组双侧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及左侧腓总神经CSA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神经CSA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MN超声异常多见于上肢正中神经及尺神经,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结合可为临床诊断MMN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周围神经 超声检查 肌电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8A膜蛋白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李红 黎星 +2 位作者 霍聪 夏跃胜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8A(LRRC8A)膜蛋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基因沉默(LRRC8A-siRNA)组和空载体(Scrambled-siRNA)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干扰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8A(LRRC8A)膜蛋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基因沉默(LRRC8A-siRNA)组和空载体(Scrambled-siRNA)组,每组12只。模型组、基因沉默组和空载体组建立心肌IR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结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术前24h注射PBS,基因沉默组和空载体组则分别注射LRRC8A-siRNA、Scrambled-siRNA混合液;再灌注2h后检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肌活性氧、自噬相关蛋白LC3Ⅱ、溶酶体相关蛋白(LAMP2)、ATP、血清NF-κB、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LC3Ⅱ和LAMP2表达。结果模型组LVEDD、LVESD、血清CK、CK-MB、LDH、活性氧、NF-κB、TNF-α、IL-6水平及LC3Ⅱ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LVEF、LVFS、ATP水平及LAMP2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基因沉默组LVEDD、LVESD、血清CK、CK-MB、LDH、活性氧、NF-κB、TNF-α和IL-6水平及LC3Ⅱ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LVEF[(0.65±0.04)%vs (0.42±0.08)%]、LVFS[(48.91±3.01)%vs (28.63±8.17)%]、ATP水平[(11.1±0.2)ng/g vs(0.9±0.1)ng/g]及LAMP2表达(5.23±0.50 vs 0.41±0.03)明显升高(P<0.01);空载体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基因沉默组心肌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较少发生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干扰LRRC8A膜蛋白能够通过抑制活性氧过量产生、炎症及过度自噬,保护心肌线粒体功能,达到预防心肌IR损伤及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膜蛋白质类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