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鹏 高延伟 +2 位作者 张文生 徐浩 吕勇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NCAM)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60~72岁)乳腺癌组织25例(神经侵袭的8例,无神经侵袭的17例)、癌旁组织25例,乳腺良性病变26例(乳腺纤维腺瘤16例,...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NCAM)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60~72岁)乳腺癌组织25例(神经侵袭的8例,无神经侵袭的17例)、癌旁组织25例,乳腺良性病变26例(乳腺纤维腺瘤16例,乳腺腺病4例,囊性乳腺病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CAM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NCAM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病和正常对照(n=30,61~68岁)血清中含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NCAM在部分乳腺癌细胞质和细胞膜呈宗黄色阳性表达,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表达很少。乳腺癌组、癌旁组及乳腺良性病变NCAM阳性率分别为28.0%(7/25),4.0%(1/25)和3.8%(1/26),腺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和乳腺良性病变(P<0.05)。NCAM阳性表达在乳腺癌有神经侵袭病例阳性率50.0%(4/8)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病例23.5%(4/17,P<0.05)。血清NCAM浓度(pg/ml)结果,乳腺癌(69.8±29.4)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16.7±6.3)和正常对照(14.9±3.1),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AM在老年乳腺癌有明显表达,且伴发神经侵袭和转移时表达更为明显,表明NCAM表达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这为临床防治老年乳腺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粒状头样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飞 卫美辰 +2 位作者 杨璐 马文 杨继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粒状头样2(GRH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的临床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诊疗并经病理确认的初发乳腺癌患者88例的癌组织...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粒状头样2(GRH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的临床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诊疗并经病理确认的初发乳腺癌患者88例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RHL2在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GRHL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分析TCGA乳腺癌临床数据,探究GRHL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RHL2的表达率(75.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6.36%)(P<0.01)。TCGA数据库中114例正常乳腺组织以及1097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GRHL2的表达结果显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GRHL2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HL2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淋巴结转移状态等相关(均P<0.05);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中1979例低表达GRHL2乳腺癌患者与1972例高表达GRHL2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显示,高表达GRHL2的乳腺癌患者RFS患者显著缩短(HR=1.24,95%CI:1.11~1.38,P<0.01);GRHL2表达差异对TNBC乳腺癌患者的RFS无明显影响(HR=1.30,95%CI:0.89~1.88,P=0.170);GRHL2的表达差异对ER^+乳腺癌患者的RFS无明显影响(HR=1.17,95%CI:0.76~1.78,P=0.470);但是高表达GRHL2的HER2+乳腺癌患者其RFS显著低于低表达GRHL2的HER2乳腺癌患者(HR=1.72,95%CI:1.11~2.68,P=0.015)。结论:GRHL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与HER2表达、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粒状头样2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手术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彦杰 吕勇刚 +3 位作者 季福庆 徐昕 贠军 易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3-778,共6页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西京医院就诊且满足纳入条件的67例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有31例患者选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方案,另外3...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西京医院就诊且满足纳入条件的67例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有31例患者选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方案,另外36例则采用口服甲泼尼龙治疗方案,所有纳入患者在病情达到手术标准后均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截至术后半年。比较两个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及治疗时间、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曲安奈德注射组与甲泼尼龙口服组的有效率均为100%,但在分层分析中,曲安奈德组临床治愈占比明显高于甲泼尼龙组(P<0.05);曲安奈德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上较甲泼尼龙口服组明显缩短(P<0.05);曲安奈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较甲泼尼龙组明显减少(P<0.05);在随访半年期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口服甲泼尼龙组相比,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治疗时间,有效率高且相关不良反应少。局部注射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肉芽肿性乳腺炎 局部注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PCDH10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飞 杨继鑫 +1 位作者 陈智年 张永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原钙黏蛋白10(PCDH10)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SW620、HT29、LoVo、HCT116)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PCDH10 mRNA的表达水平。以含pcDNA-PCDH10过表达载体... 目的:探讨过表达原钙黏蛋白10(PCDH10)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SW620、HT29、LoVo、HCT116)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PCDH10 mRNA的表达水平。以含pcDNA-PCDH10过表达载体质粒的慢病毒感染结直肠癌SW620细胞(PCDH10组),以感染含空载质粒的慢病毒为阴性对照,未感染细胞为空白对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3组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PCDH10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P<0.05)。与二对照组相比,感染组SW620细胞中PCDH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增殖和迁移受抑,同时细胞中PCNA和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PCDH10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呈低表达,过表达PCDH10能够抑制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该过程可能与抑制PCNA和MMP-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H10基因 结直肠癌 SW620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