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地区妊娠女性孕早、中、晚期血液学相关参数参考区间建立 被引量:9
1
作者 荆晶 李瑞 +2 位作者 赵媛 胡恩亮 郝晓柯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建立西安地区妊娠女性孕早、中、晚期血液学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门诊妊娠女性1 197例,按照孕周分为孕早、中、晚期;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非孕育龄期女性300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 目的建立西安地区妊娠女性孕早、中、晚期血液学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门诊妊娠女性1 197例,按照孕周分为孕早、中、晚期;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非孕育龄期女性300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参考区间。结果妊娠女性在不同孕期RBC、Hb、HCT、MCV、MCH、MCHC的水平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孕晚期下降达孕期最低水平(P<0.05),不同孕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女性WBC水平随孕周的增加逐渐升高,至孕晚期达最高水平,不同孕期之间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女性PLT水平较健康人对照组降低,在孕晚期达最低水平(P<0.05)。结论妊娠女性血液学相关参数不同于育龄期健康非孕女性,各临床实验室应建立女性妊娠各期血液学相关参数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参考区间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细胞比容 血小板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4G/5G)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概率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莹 程晓东 +4 位作者 胡玉皎 王昊 周铁成 郝晓柯 刘家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13-515,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4G/5G)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为携带PAI-1(4G/5G)基因4G型的手术患者提供数据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收集1494例行基因位点检测人群血液样... 目的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4G/5G)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为携带PAI-1(4G/5G)基因4G型的手术患者提供数据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收集1494例行基因位点检测人群血液样本,使用荧光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AI-1(4G/5G)基因位点,分析我国西北地区PAI-1(4G/5G)基因在体检健康者、剖腹产患者、烧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之间4G基因型的差异性。结果336例体检健康者中5G5G(野生型)78例(23.21%),4G5G(杂合突变型)152例(45.24%),4G4G(纯合突变型)106例(31.55%)。401例剖腹产患者中5G5G(野生型)60例(14.96%),4G5G(杂合突变型)195例(48.63%),4G4G(纯合突变型)146例(36.41%)。603例烧伤患者中5G5G(野生型)100例(16.58%),4G5G(杂合突变型)295例(48.93%),4G4G(纯合突变型)208例(34.49%)。15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5G5G(野生型)21例(13.64%),4G5G(杂合突变型)81例(52.59%),4G4G(纯合突变型)52例(33.77%)。剖腹产患者、烧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PAI-1(4G/5G)基因4G型携带率与体检健康人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观察200例烧伤手术患者,患病后2个月内有139例(69.5%)发生深静脉血栓事件,4G4G基因型血栓事件为86.49%(64/74),4G5G基因型血栓事件为65.00%(52/82),5G5G基因型血栓事件为50.00%(23/46),不同基因型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分析PAI-1(4G/5G)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可预防或降低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脑卒中等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4G/5G) 脑卒中 易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患者伴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1例
3
作者 肖凤静 朱兵兵 +2 位作者 晁真真 刁艳君 刘家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Lupus anticoagulant hypoprothrombinemia syndrome,LAHS)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表现为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阳性同时伴有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FⅡ)降低,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血[1-4],... 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Lupus anticoagulant hypoprothrombinemia syndrome,LAHS)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表现为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阳性同时伴有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FⅡ)降低,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血[1-4],实验室诊断基于3个基本指标,即LAC阳性、FⅡ活性降低,FⅧ抑制物阴性[5]。近年来国内报道仅十余例LAHS[6-9],该病在临床上非常少见,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经验,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因需行肾脏穿刺活检来我院诊治,经分析该患者合并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 狼疮抗凝物 凝血酶原 凝血因子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