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DHA减轻电磁脉冲诱导的N9小胶质细胞活化
- 1
-
-
作者
张霞婧
冯燕
田丽颖
小辉
王晋
邵勇平
孙绪德
-
机构
西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麻醉科
空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9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0845)
-
文摘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电磁脉冲(EMP)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小鼠小胶质细胞来源的N9细胞分为Control组、DHA组和EMP组和DHA+EMP组,N9细胞根据分组接受DHA孵育或EMP辐照处理24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利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LDH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表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各组培养基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EMP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LDH浓度增高(P<0.05),而与EMP组相比,DHA+EMP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LDH浓度下降(P<0.05);与Control组和DHA组相比,EMP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与EMP组相比,DHA+EMP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ontrol组和DHA组相比,EMP组N9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释放量增加(P<0.05),而与EMP组相比,DHA+EMP组N9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释放量减少(P<0.05)。结论:DHA减轻EMP所致细胞损伤,抑制N9细胞过度活化,并且减少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
-
关键词
DHA
电磁脉冲
小胶质细胞
活化
炎症介质
-
Keywords
DHA
electromagnetic pulse
microglia
activation
inflammatory mediator
-
分类号
R81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人脑胶质瘤小型猪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勇
武文卿
谭邓旭
丁桂荣
师长宏
-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
空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
-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1-656,共6页
-
基金
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17-JCJQ-ZD-051-04)
军队实验动物专项课题(SYDW(2017)02,SYDW(2017)05)。
-
文摘
目的利用免疫抑制剂处理小型猪,建立人脑胶质瘤小型猪原位移植模型,为胶质瘤药物筛选和影像学研究提供与人体相近的实验工具。方法人胶质瘤细胞U87-MG移植于裸鼠皮下,待形成肉眼可见肿瘤后备用。选择小型猪联合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软胶囊(20 mg/kg)和他克莫司胶囊(0.01 mg/kg)进行免疫干预。3 d后,取裸鼠皮下新鲜的U87-MG肿瘤组织,将其修剪为1 mm3组织块,通过立体定向仪和套管针将肿瘤组织移植于经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型猪大脑纹状体,持续使用免疫抑制剂21 d,进行核磁共振成像,确认肿瘤的位置。必要时处死动物并解剖,取肿瘤组织固定,进行HE和IHC染色以确定肿瘤的组织形态。结果12头猪进行了原位移植,3周后,核磁检测确认11头猪成像,肿瘤发生率达到90%以上,胶质瘤猪原位移植模型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生长特征均符合肿瘤特征;人线粒体抗体染色显示其为人源性组织,胶质瘤特异性标志物GFAP表达阳性。结论联合环孢素软胶囊和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处理,通过移植肿瘤组织成功建立人脑胶质瘤小型猪原位移植模型。
-
关键词
人脑胶质瘤
异种移植
猪
免疫抑制
-
Keywords
glioma
xenograft
pig
immunosuppression
-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次声对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与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
-
作者
蔡丽
王晋
张鸽
巩丽
张文东
刘朝晖
-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康复医学科
空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3-145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825)。
-
文摘
目的:探索声压级水平是8Hz、90dB的次声连续7d和14d暴露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与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次声暴露模型。将24只SD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1d组、7d组和14d组等四组。1d组次声暴露2h,7d组次声暴露7d每天2h,14d组次声暴露14d每天2h。对照组放置于无次声暴露仓内2h。运用TUNEL染色、Western Blot、ELISA等实验方法探索次声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与Tau蛋白的影响。结果:连续7d和14d的次声暴露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多,与对照组和1d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Tau蛋白表达也增多,与对照组和1d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呈现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的趋势。结论:连续7d和14d次声暴露可能会导致大鼠神经功能损害。
-
关键词
次声暴露
凋亡
TAU蛋白
大鼠
海马区
-
Keywords
infrasound exposure
apoptosis
Tau protein
rats
hippocampus
-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