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下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子豪 孟寒 +3 位作者 张兆南 张平 师长宏 葛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在传统的实验动物学授课环境中,存在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兴趣不足、学习投入度不高等现象。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基于多媒体教室与智慧教室的不同教学环境,以《医学实验动物学》的理论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课... 目的在传统的实验动物学授课环境中,存在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兴趣不足、学习投入度不高等现象。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基于多媒体教室与智慧教室的不同教学环境,以《医学实验动物学》的理论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授课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方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投入度变化和智慧教室使用偏好情况,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编码分析师生课堂行为。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智慧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兴趣更高,课堂师生互动频次更多。同时,学生学习投入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学生课内、后习题有更高的正确率,对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的把握程度更好。结论智慧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投入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学 智慧教室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三中心”的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创新 被引量:8
2
作者 孟寒 张兆南 +6 位作者 杨子豪 张彩勤 赵亚 秦靖 白冰 赵勇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4,共5页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ness)的“新三中心”教育模式是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科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模式也逐步从“传授式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ness)的“新三中心”教育模式是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科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模式也逐步从“传授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及MOOC等新型模式转变。本文将依据医学实验动物学的课程特征,探索在“新三中心”教学模式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智慧教学环境的应用,期望提高医学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顺应了思政教育同专业理论课程紧密结合的宗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期望与医学实验动物学的专业内容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学 新三中心 智慧教学环境 云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D2及其代谢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基于动物模型的机制与应用
3
作者 罗洪平 谭邓旭 +3 位作者 安庆玲 白冰 张延英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9-456,共8页
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是一种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通过前列腺素D2合酶(prostaglandin D2 synthase,PGDS)发挥生物学功能,且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近年来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发... 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是一种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通过前列腺素D2合酶(prostaglandin D2 synthase,PGDS)发挥生物学功能,且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近年来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PGD2及其合酶PGDS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迁移和侵袭,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影响肿瘤的免疫治疗,展现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本文综述了PGD2及PGDS的生物学特性,聚焦其在肿瘤动物模型中的免疫治疗作用,探讨PGD2及PGDS通过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发挥免疫治疗的效能,期望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D2 前列腺素D2合酶 肿瘤 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的实验动物学线上教学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彩勤 白冰 +1 位作者 赵勇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101,共4页
新冠疫情下开展实验动物学的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和完善,需要熟悉网络软件的操作,熟练运用网络实现授课意识的转变;教员应保持授课思路的连贯性,重点关注PPT的讲述,充分利用现有的慕课资源展示动物实验操作,完成实践课教... 新冠疫情下开展实验动物学的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和完善,需要熟悉网络软件的操作,熟练运用网络实现授课意识的转变;教员应保持授课思路的连贯性,重点关注PPT的讲述,充分利用现有的慕课资源展示动物实验操作,完成实践课教学,教会学员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有效掌握授课内容;同时在授课中应及时增加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内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完善课程学业考核方式,积极推进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实验动物学网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实验动物学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陕西省实验动物使用单位SPF级大、小鼠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朋朋 张彩勤 +3 位作者 赵勇 谭邓旭 师长宏 白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陕西省部分实验动物使用单位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大、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检测结果,了解各单位大、小鼠病原微生物学质量状况,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与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现行国家标... 目的分析2017~2021年陕西省部分实验动物使用单位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大、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检测结果,了解各单位大、小鼠病原微生物学质量状况,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与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 14922.2-2011、GB/T 14926-2001和GB/T 14926.21-2008,由陕西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大、小鼠进行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抽样检测并分析质量状况。结果2017年~2021年累计抽检109家单位的小鼠2549只,45家单位的大鼠503只。检测结果显示,小鼠体外寄生虫(螨虫)检出率由5.26%降为0.15%,肠道鞭毛虫由10.53%降为0.45%,肠道蠕虫由0.40%升至2.39%,沙门菌由2.78%降至无检出,泰泽病原体抗体阳性率由1.38%降至无检出;大鼠体外寄生虫(螨虫)检出率由7.07%降至无检出;肠道鞭毛虫由11.50%降为0.83%,蠕虫由3.79%升至7.50%,金黄色葡萄球菌由1.77%降至无检出。小鼠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2017年检出小鼠肝炎病毒(4.71%)、仙台病毒(1.39%)和小鼠细小病毒(2.22%),2021年出小鼠肝炎病毒(0.30%)和仙台病毒(0.15%),小鼠肺炎病毒阳性率则由1.11%升至2.39%,小鼠呼肠孤病毒Ⅲ型由0.17%升至0.45%。大鼠仙台病毒阳性率由7.07%降为0.83%,大鼠细小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仅2017年和2018年在个别单位有检出,大鼠肺炎病毒则由0.88%增长为10.00%。结论近5年的检测结果表明,陕西省实验动物使用单位的大、小鼠病原微生物质量逐年提升,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持续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加强动物实验过程,确保各单位在实验周期内动物质量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级大、小鼠 质量监测 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 分析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在肿瘤类器官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梦瑶 黄敏丽 +4 位作者 李鹏 谢俊科 郭梦甜 张永斌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1-729,共9页
类器官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但在模拟肿瘤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尤其与肿瘤类器官相结合时,为精准、全面地模拟体内肿瘤模型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类器官中引入特定基因... 类器官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但在模拟肿瘤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尤其与肿瘤类器官相结合时,为精准、全面地模拟体内肿瘤模型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类器官中引入特定基因变异或修正突变,可以深入解析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并加速药物筛选过程,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肿瘤类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编辑策略应用于肿瘤类器官研究的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类器官上的独特应用及前景。同时,提出准确模拟体内微环境,推动类器官基因编辑技术的标准化和稳定性,优化基因编辑效率,可以加速肿瘤类器官在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肿瘤类器官 CRISPR/Cas9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O异种移植模型在肿瘤精准化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邢燕子 赵菊梅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精准化治疗已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根据患者的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的成功发展依赖于临床前肿瘤模型的应用。病患来源的肿瘤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异种移植模型结合了体外PDO模型和体内人源肿瘤... 精准化治疗已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根据患者的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的成功发展依赖于临床前肿瘤模型的应用。病患来源的肿瘤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异种移植模型结合了体外PDO模型和体内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的特点,不仅能维持原始肿瘤的异质性,还具有体外大规模培养、高通量药物筛选和体内药物敏感性测试的优点,是一种创新性、精准化的临床前疾病模型。本文综述了PDO异种移植模型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构建方法及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其在肿瘤精准化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前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患来源的肿瘤类器官 异种移植 精准治疗 肿瘤异质性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脑炎病毒逃逸Ⅰ型干扰素机制在小鼠感染模型创制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周轶凡 张彩勤 +3 位作者 李秉润 包娇娇 张延英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5,共8页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感染人体后首先会逃避先天免疫的Ⅰ型干扰素(Ⅰ-interferon,Ⅰ-IFN)的抑制作用,进而感染其他细胞和组织,引起痉挛、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神经性炎症等系列严重症状甚至死亡。JEV主要通过抑制...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感染人体后首先会逃避先天免疫的Ⅰ型干扰素(Ⅰ-interferon,Ⅰ-IFN)的抑制作用,进而感染其他细胞和组织,引起痉挛、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神经性炎症等系列严重症状甚至死亡。JEV主要通过抑制IFN-α/β产生和干扰素的Janus激酶(Janus kinase, 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信号通路来逃逸先天免疫,基于JEV的免疫逃逸机制构建了多种小鼠感染模型,用于研究JEV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本文在阐述JEV的干扰素(interferon, IFN)免疫逃逸机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相应的小鼠感染模型,分析该类小鼠模型的特点、人类症状的模拟程度等,基于此可能发现新的研究靶点,进而开发新的JEV感染小鼠模型,为JEV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Ⅰ型干扰素 免疫逃逸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i2敲除加重社会隔离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9
作者 赵亚 吕冲昊 +4 位作者 罗世帆 刘可 郑泽民 白冰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203,共14页
目的 探讨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adi2)敲除对社会隔离下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C57BL/6J背景的Padi2敲除(Padi2^(-/-))小鼠模型,通过基因型鉴定和RT-qPCR检测Padi2的敲除效果;选取6周龄的雄性Padi2^(-/-)... 目的 探讨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adi2)敲除对社会隔离下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C57BL/6J背景的Padi2敲除(Padi2^(-/-))小鼠模型,通过基因型鉴定和RT-qPCR检测Padi2的敲除效果;选取6周龄的雄性Padi2^(-/-)小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分别设置正常饲养组和社会隔离组,每组15只,正常饲养组5只/笼饲养,社会隔离组1只/笼饲养,每周称重一次,4周后进行强迫游泳以及旷场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脑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成功建立Padi2^(-/-)小鼠,正常饲养组中Padi2^(-/-)小鼠和C57BL/6J小鼠行为学无差异;社会隔离后,与C57BL/6J小鼠相比,Padi2^(-/-)小鼠抑郁症状显著升高,体质量增长明显,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结论 Padi2敲除加重社会隔离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以及肥胖,提示Padi2参与抑郁症进展,可能是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样行为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 社会隔离 基因敲除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人源化小鼠模型探索靶向间质MAOA在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10
作者 赵志特 何兴林 +1 位作者 师长宏 杨力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9-488,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免疫-肿瘤双人源化小鼠模型,探索靶向间质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在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AOA高表达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在前列腺癌中与... 目的通过构建免疫-肿瘤双人源化小鼠模型,探索靶向间质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在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AOA高表达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在前列腺癌中与T细胞的关系;利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间质MAOA与CD8^(+)T细胞的关系;构建免疫-肿瘤双人源化小鼠模型,体内验证靶向间质MAOA后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间质中MAOA的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成反比;体内抑制间质中MAOA可以提高CD8^(+)T细胞浸润,这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胶原的累积所实现的。结论间质中MAOA在前列腺癌免疫抑制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间质中MAOA的表达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提示MAOA抑制剂可能作为前列腺癌患者免疫联合治疗的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AOA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基因及鉴定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玉宁 郭文文 +1 位作者 赵菊梅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117,共6页
胃癌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是造成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鉴定出胃癌转移相关基因,有助于理解胃癌转移发展机制,从而为胃癌的预防和靶向治疗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本文就利用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基因及基因功能鉴定方... 胃癌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是造成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鉴定出胃癌转移相关基因,有助于理解胃癌转移发展机制,从而为胃癌的预防和靶向治疗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本文就利用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基因及基因功能鉴定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比较了不同转移模型的特征和体内体外评估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的方法,以期为胃癌转移机制研究和筛选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移基因 筛选模型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I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泽民 刘可 +2 位作者 张延英 赵亚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1-1587,共7页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s 2,PADI2)是一种可以催化蛋白质肽链上精氨酸残基转化为瓜氨酸残基的水解酶,其异常活化后,可导致过度的组织炎症和免疫反应,并最终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 ADs)的进程...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s 2,PADI2)是一种可以催化蛋白质肽链上精氨酸残基转化为瓜氨酸残基的水解酶,其异常活化后,可导致过度的组织炎症和免疫反应,并最终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 ADs)的进程。PADI2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瓜氨酸化,改变其结构和免疫原性,一方面促进自身免疫蛋白的形成,另一方面影响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而调节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参与ADs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综述了PADI2的功能及其在ADs的作用,以期为揭示ADs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 瓜氨酸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OA/FOXA1在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化进展中的动态变化特征
13
作者 韩昊 李惠 +3 位作者 张彩勤 赵菊梅 魏晓丽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3-690,共8页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进展中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和叉头框蛋白A1(forkhead box A1,FOXA1)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临床神经内分泌型前列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进展中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和叉头框蛋白A1(forkhead box A1,FOXA1)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临床神经内分泌型前列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NEPC)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通过恩杂鲁胺(enzalutamide,ENZ)长期持续诱导的方式建立NED的细胞模型和小鼠移植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AOA、FOXA1在NED中的动态表达;选用GEO数据库分析在多种NED模型中MAOA与FOXA1的动态变化趋势;构建前列腺癌细胞系小鼠移植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体内模型中MAOA、FOXA1在NED中的动态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干预MAOA,检测MAOA对FOXA1的调控作用。结果MAOA与FOXA1在NED过程中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特征;敲低前列腺癌细胞中MAOA可以导致FOXA1的表达降低,这可能是MAOA通过FOXA1在NED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结论MAOA和FOXA1在NED过程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AOA的表达能影响FOXA1的水平,MAOA/FOXA1可能在NED过程中发挥动态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分化 恩杂鲁胺 MAOA FOX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AF策略在PDAC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星宇 秦靖 +3 位作者 胡耀华 郭梦甜 赵菊梅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2-1481,共10页
胰腺导管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癌,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对其效果不佳,这与PDAC具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密不可分,而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 胰腺导管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癌,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对其效果不佳,这与PDAC具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密不可分,而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是ECM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AF可通过分泌大量效应分子,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内的其他免疫成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免疫抑制性TME,使癌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进而促进肿瘤生长、侵袭、转移、ECM重塑甚至产生耐药性。本文就靶向CAF在PDAC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通过消耗CAF、抑制CAF分泌效应分子、重编程CAF、限制CAF诱导的ECM重塑等方式,促使TME由免疫抑制状态转变为免疫激活状态的研究策略,期望产生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从而为PDAC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癌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鼠模型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晨阳 胡耀华 +1 位作者 张延英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1197,共7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骨转移倾向,约70%的患者死于骨转移。小鼠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要工具,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理生理学机制的阐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综述了...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骨转移倾向,约70%的患者死于骨转移。小鼠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要工具,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理生理学机制的阐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构建动物模型方法以及评价策略,重点总结通过小鼠模型揭示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的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小鼠模型 肿瘤转移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鼠源性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6
作者 安庆玲 谭邓旭 +2 位作者 赵亚 张彩勤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构建转基因LSL-KrasG12D/+LSL-Trp53R172H/+Pdx1-Cre(KPC)小鼠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胰腺癌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稳定、可靠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动物模型。方法将KPC转基因小鼠的自发胰腺癌的组织块进行C57BL/6J小鼠胰腺原... 目的构建转基因LSL-KrasG12D/+LSL-Trp53R172H/+Pdx1-Cre(KPC)小鼠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胰腺癌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稳定、可靠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动物模型。方法将KPC转基因小鼠的自发胰腺癌的组织块进行C57BL/6J小鼠胰腺原位移植,利用超声进行肿瘤监测,对原发肿瘤和传代肿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模型的肿瘤病理学特征。结果KPC小鼠的自发肿瘤能够在C57BL/6J小鼠的胰腺上稳定生长,肿瘤增殖指标Ki67、基质纤维化标志物α-SMA、免疫细胞标志物CD45和CD206均稳定表达,该模型能够稳定地保留原发胰腺癌病理学特征,并发生与临床胰腺癌患者相似的广泛转移。结论成功建立转基因小鼠源性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出胰腺癌的基质环境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可以作为研究胰腺癌进展和治疗策略的有效药物临床前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KPC小鼠 自发 原位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胰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润泽 秦靖 +7 位作者 郭晨博 胡耀华 汪湛东 张延英 宋冰 白敏 师长宏 汪永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3-941,共9页
坏死性凋亡介于细胞凋亡和坏死之间,是一种受调控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非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诱导炎症反应发生。研究表明,它与胰腺疾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胰腺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的双向调控作用,且相关的坏死... 坏死性凋亡介于细胞凋亡和坏死之间,是一种受调控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非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诱导炎症反应发生。研究表明,它与胰腺疾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胰腺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的双向调控作用,且相关的坏死性凋亡抑制剂与诱导剂有望用于胰腺疾病的治疗。基于此,本文对坏死性凋亡发生的机制及其在胰腺疾病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认识,为其靶向性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急性胰腺炎 胰腺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RC8A/VRAC离子通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润泽 胡耀华 +2 位作者 秦靖 汪永锋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9,共9页
体积调节阴离子通道(volume-regulated anion channels,VRAC)在脊椎动物细胞和各类型的肿瘤细胞中普遍表达。其由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8A(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8A,LRRC8A)及其4个同源家族成员(LRRC8B-E)组成,其中LRRC8A为必需... 体积调节阴离子通道(volume-regulated anion channels,VRAC)在脊椎动物细胞和各类型的肿瘤细胞中普遍表达。其由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8A(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8A,LRRC8A)及其4个同源家族成员(LRRC8B-E)组成,其中LRRC8A为必需亚基。已证实LRRC8A/VRAC通过各种信号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多药耐药,并调控免疫细胞功能。该离子转运蛋白在杀伤肿瘤细胞及预防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LRRC8A/VRAC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包括LRRC8A/VRAC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调控作用,重点总结了LRRC8A/VRAC在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探索LRRC8A/VRAC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调节阴离子通道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8A 增殖 迁移 侵袭 多药耐药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胺氧化酶A:神经起源的肿瘤免疫新靶点
19
作者 马一凡 李惠 +1 位作者 陈函沐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2-1338,共7页
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是一种膜结合线粒体酶,几乎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组织中,催化生物源性单胺和膳食衍生单胺的降解。MAOA主要调节神经递质代谢,但与抗肿瘤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以往研究更多关注MAOA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 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是一种膜结合线粒体酶,几乎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组织中,催化生物源性单胺和膳食衍生单胺的降解。MAOA主要调节神经递质代谢,但与抗肿瘤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以往研究更多关注MAOA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新近研究发现,MAOA在肿瘤相关免疫细胞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AOA对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调节作用,以及通过直接影响免疫细胞内单胺类物质及其代谢,进而对各类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如CD8+T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挥的抑制作用;阐明开发新型MAOA抑制剂药物和多药联合可能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出MAOA可能作为1个肿瘤免疫新靶点,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氧化酶A 肿瘤免疫 CD8+T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艳华 楚建杰 +9 位作者 李子敏 胡娜平 李会会 郑建民 张彩勤 师长宏 杨志福 奚苗苗 文爱东 翁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8只♂裸鼠的右侧尾状核区,每只接种体积为5μL,另取6只裸鼠作为对照,接种同体积Hanks液。观察不同接种量实验鼠的生存状态、成瘤情况及脏器转移灶、带瘤生存期,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将获取的全脑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各接种量的实验组成瘤率均为100%,未见颅外转移病灶,3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6.50±3.27)d、(38.50±3.28)d、(30.67±3.51)d;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免疫组化GFAP和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定量注射U87-MG细胞制备的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高、颅内生长稳定、颅外远隔部位转移率低,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相似,能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原位移植 裸鼠 动物模型 U87-MG细胞 HE染色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