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下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的《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微 张宇丝 +4 位作者 唐康 张赟 刘侃 张瑞 庄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6-382,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教育部向各大高校提出将线下授课转为线上教学的要求。本教研室积极响应、迅速动员,建立起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的《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体系,该体系具备以"视频课程为主,线上答疑为辅"的SPO...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教育部向各大高校提出将线下授课转为线上教学的要求。本教研室积极响应、迅速动员,建立起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的《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体系,该体系具备以"视频课程为主,线上答疑为辅"的SPOC课程主体,配套线上讨论和章节测试的反馈提升环节,并以学员分组展示、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进行质量效果评价。与此同时,还将新冠肺炎热点与免疫学知识有机结合,贯穿线上教学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室也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现将构建线上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归纳梳理,为疫情过后线下教学的调整和改进,以及今后这种教学模式的延续,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线上教学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绿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痴呆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艾卫敏 金坤 +4 位作者 汤姆 赵天舒 黄忠甫 邹振兴 邓小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5-383,共9页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总黄酮(SLJB⁃HT)的提取及其对痴呆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溶剂回流、大孔树脂柱色谱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制备了深绿卷柏总黄酮部位,经改良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构建D⁃半乳糖(D⁃gal)和氯化铝(AlCl_(3)...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总黄酮(SLJB⁃HT)的提取及其对痴呆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溶剂回流、大孔树脂柱色谱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制备了深绿卷柏总黄酮部位,经改良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构建D⁃半乳糖(D⁃gal)和氯化铝(AlCl_(3))诱导痴呆小鼠模型,将8周龄昆明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痴呆模型组(D⁃gal,120 mg/kg,i.p+AlCl_(3),10 mg/kg,i.g,D⁃gal+Al)和处理组(SLJB⁃HT,80 mg/kg,i.g+D⁃gal+AlCl_(3))。模型组和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AlCl_(3)(1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双蒸水灌胃,每天一次。从第4周开始处理组小鼠每天SLJB⁃HT混悬液(80 mg/kg)灌胃,其余两组双蒸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利用旷场实验检测动物焦虑样行为,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实验检测其识别记忆以及空间记忆能力。结果:(1)深绿卷柏总黄酮中的黄酮含量为43.3%(433 mg/g)。(2)D⁃gal和AlCl_(3)联合给药(D⁃gal+Al)可以诱导痴呆小鼠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旷场中间区的活动减少,而处理组(SLJB⁃HT)小鼠在旷场中间区的活动则明显多于痴呆小鼠,且处理组小鼠在旷场中间区移动距离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表明处理组小鼠的焦虑程度较低。(3)与对照组和处理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与旧物体的互动更多。小鼠在新奇臂中的时间百分比(%),模型组的新异臂探索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但与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与处理组的交替正确率均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处理组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升高,探索行为正确率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SLJB⁃HT可以减轻痴呆小鼠模型脑的记忆和认知缺陷,并降低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卷柏 总黄酮 痴呆模型 行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桂诺贝尔奖的神经科学家(1900年~1965年) 被引量:2
3
作者 金坤 张勇 +3 位作者 姬晓凯 张凯歌 李辉 张富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43-248,共6页
本文介绍总结了上世纪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半个多世纪内神经科学领域内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突出科学贡献。该文是发表于本刊2020年36卷第6期706~710页和2021年37卷第1期116~120页的《折桂诺贝尔奖的神经科学家》等两文的续篇。
关键词 诺贝尔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化学传递 额叶切除(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紫薇 徐菲菲 +6 位作者 吕云华 韩明伟 马瑞雪 侯诗源 刘梓谕 吴兴安 刘蓉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8-852,共5页
单核巨噬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患者比轻症感染患者肺部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更高,肾、脾、脑、心、淋巴结的损伤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密切... 单核巨噬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患者比轻症感染患者肺部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更高,肾、脾、脑、心、淋巴结的损伤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表明宿主感应到病原体的威胁,诱导宿主的单核巨噬细胞来到感染部位发挥免疫清除作用,但这也可能给宿主带来过度炎症反应;除了炎症反应之外,由单核巨噬细胞上表达的组织凝血活酶造成宿主凝血系统异常也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 单核巨噬细胞 致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的恶心和呕吐研究模型:条件性味觉厌恶与条件性味觉回避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勇 金坤 张富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80-584,共5页
恶心是一种强烈想要呕吐的不愉快感觉,而呕吐是肠道和胃内容物通过口腔强行排出体外的动作。尽管恶心和呕吐经常同时出现,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神经通路介导的。条件性味觉厌恶(CTAver)和条件性味觉回避(CTAvoi)经常被用作啮齿动物恶心和呕... 恶心是一种强烈想要呕吐的不愉快感觉,而呕吐是肠道和胃内容物通过口腔强行排出体外的动作。尽管恶心和呕吐经常同时出现,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神经通路介导的。条件性味觉厌恶(CTAver)和条件性味觉回避(CTAvoi)经常被用作啮齿动物恶心和呕吐的代名词,CTAver和CTAvoi的关联脑区、表现形式、检测分析方法均有所不同。但以前的大多数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是笼统的观察与描述受试动物的恶心和呕吐行为,而不是对这两种生理过程进行严格的区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别从解剖结构、神经环路以及它们与呕吐有关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等方面阐述了恶心和呕吐的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 呕吐 条件性味觉厌恶 条件性味觉回避 最后区 迷走神经背核 孤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肢去负荷大鼠前扣带回皮质神经元Fos表达的时间模式
6
作者 张卓超 金坤 +4 位作者 张勇 张婷 李辉 张富兴 董加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模型动物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神经元激活状况及其变化的时间模式。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所有动物采用吊尾、头低位方式使后肢去负荷(hind-limb unloading,HU)方式模拟失重生理。第一...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模型动物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神经元激活状况及其变化的时间模式。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所有动物采用吊尾、头低位方式使后肢去负荷(hind-limb unloading,HU)方式模拟失重生理。第一、二组分别经HU处理1 d和4 d。第三、四组动物分别经过HU 1 d和4 d,并进行双轴旋转运动刺激2 h。然后,动物灌流固定、取脑、切片(厚度25μm),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ABC)法对ACC内神经元Fos蛋白进行免疫反应,3,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水合物(DAB)为呈色剂。统计分析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结果:(1)1-d HU组、4-d HU和1-d HU-旋转组和4-d HU-旋转组动物ACC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分别是344.98±90.620、389.111±133.774、486.47±182.152和464.444±286.881。(2)HU处理1 d到4 d ACC神经激活数目有增加趋势,旋转刺激后ACC内神经元也有被激活趋势,但统计分析显示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U处理使ACC内神经元有被激活趋势,但随HU处理时间的延长,ACC神经元活动对HU刺激产生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 后肢去负荷 扣带前回皮质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