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旭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0-766,共7页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纽带。传统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其理论概念抽象、逻辑性强与学习难度较高等教学难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枯燥、自主性薄弱和效...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纽带。传统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其理论概念抽象、逻辑性强与学习难度较高等教学难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枯燥、自主性薄弱和效率不高的消极状态。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普及,高等医学教育正逐渐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型。“混合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技能、习惯、态度及社交能力等的养成均大有裨益。本文对“混合式”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开展现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混合式”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核心理念、课程目标、实践应用、潜在问题与优化建议,以期为“混合式”医学免疫学的教学研究和深入实践提供必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混合式”教学 高等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酸转移酶ST3GAL1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
2
作者 赵自豪 郑文静 +2 位作者 张玲玲 宋文杰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17,共10页
目的探讨ST3β-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1(ST3GAL1)与胶质瘤的临床相关性和诊疗价值,证实ST3GAL1对胶质瘤恶性表型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ST3GAL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评估其... 目的探讨ST3β-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1(ST3GAL1)与胶质瘤的临床相关性和诊疗价值,证实ST3GAL1对胶质瘤恶性表型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ST3GAL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评估其诊断及判断预后价值;通过敲降ST3GAL1验证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侵袭等恶性表型的影响。结果胶质瘤组织中ST3GAL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脑组织,且与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明,ST3GAL1可作为胶质瘤可行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ST3GAL1敲低后可降低胶质瘤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导致肿瘤细胞在G1期细胞周期停滞。结论ST3GAL1能够促进胶质瘤恶性表型,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作为胶质瘤诊疗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基因组图谱 ST3β-半乳糖苷α-2 3-唾液酸转移酶1(ST3GAL1) 胶质瘤 肿瘤细胞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丹 姜一弘 +4 位作者 王定川 王微 陈旭 王涛 林志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2-756,共5页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具有反复发热的共性,能够产生过量高反应性固有免疫细胞,引起全身或器官特异性的炎症。AID的主要诱因来自骨髓的固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仅已发现的遗传因素参与调控AID,表...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具有反复发热的共性,能够产生过量高反应性固有免疫细胞,引起全身或器官特异性的炎症。AID的主要诱因来自骨髓的固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仅已发现的遗传因素参与调控AID,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包括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调控、染色质重塑)也参与调节疾病的发生。我们主要总结了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AI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炎症性疾病 表观遗传 固有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神经元钙蛋白1(CALN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瀚 张津豪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2,共8页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神经元钙蛋白1(CALN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仙桃学术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CALN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价...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神经元钙蛋白1(CALN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仙桃学术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CALN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价其预后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临床诊断效能,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究CALN1在胶质瘤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探讨CALN1 mRNA与胶质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中CALN1表达显著降低,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负相关。与对照组比,CALN1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型和染色体1p/19q共缺失胶质瘤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ALN1低表达的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差,整体存活率、疾病相关存活率和无进展间隔期显著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CALN1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GSEA基因富集结果提示CALN1表达水平与有丝分裂和中性粒细胞脱颗粒负相关。免疫浸润分析显示CALN1低表达组中2型辅助T(Th2)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胶质瘤中CALN1表达水平与预后正相关,其表达异常降低可导致具有促肿瘤作用的免疫细胞浸润。CALN1可作为胶质瘤预后判断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胶质瘤 神经元钙蛋白1(CALN1) 免疫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在炎症相关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徐雨菲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4-838,共5页
经典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发挥促炎作用实现抗肿瘤免疫,但是通过改造CAR的结构设计也可以使其有类似M2的抗炎功能,从而治疗炎症性疾病。目前靶向M1型小胶质细胞的CAR-M疗法能够有效减少神经炎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抑郁症。随着... 经典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发挥促炎作用实现抗肿瘤免疫,但是通过改造CAR的结构设计也可以使其有类似M2的抗炎功能,从而治疗炎症性疾病。目前靶向M1型小胶质细胞的CAR-M疗法能够有效减少神经炎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抑郁症。随着关于CAR-M抗炎作用的研究不断发展,CAR-M细胞疗法为治疗炎症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 抑郁症 炎症 治疗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尚进 孙逸贤 +4 位作者 曹秀丽 郭辰峻 张毓飞 韩骅 郑敏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1-765,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功能调控因子引起越来越多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长度在200—100000 nt之间的RNA分子,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内,不编码蛋白质。在基因组转录产物中,lncRNA所占数量比例远远超过编码RNA的比例,与DNA...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功能调控因子引起越来越多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长度在200—100000 nt之间的RNA分子,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内,不编码蛋白质。在基因组转录产物中,lncRNA所占数量比例远远超过编码RNA的比例,与DNA、RNA、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内多种调控过程,在生命活动调控网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IncRNA目前是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神经干细胞 TUNA PNKY RMST NOTCH PT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正 韩骅 梁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4-948,共5页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过继治疗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无严格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并且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针对实体瘤的治疗中,CAR-T细胞疗法具有易脱靶性以...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过继治疗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无严格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并且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针对实体瘤的治疗中,CAR-T细胞疗法具有易脱靶性以及治疗效率低下的问题.合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提高了CAR-T细胞设计者们的热情,我们围绕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掣肘现状、合成生物学武装的新型CAR-T细胞的前沿进展进行讨论;并详细介绍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几种实体瘤靶点的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实体瘤 免疫治疗 靶点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脊髓损伤急性期不同来源巨噬细胞活化和功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鹏辉 梁世倩 +2 位作者 胡昳旸 秦鸿雁 王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CI)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方法:将6~8周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和脊髓损伤(SCI)组,SCI组利用改造的Dumont系结镊建立标准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在SCI急性期(1、3和7 d),利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CI)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方法:将6~8周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和脊髓损伤(SCI)组,SCI组利用改造的Dumont系结镊建立标准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在SCI急性期(1、3和7 d),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脊髓损伤区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MG)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其增殖和吞噬功能差异;利用real time RT-PCR比较其免疫应答差异。结果:在小鼠SCI急性期,脊髓损伤区周围中性粒细胞比例短暂升高,损伤后第3 d恢复至正常水平;高表达CX3CR1的MG和高表达Ly6C的BMDM比例在损伤第1 d大量增加,在第3 d时达到峰值,之后在第7 d时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体外实验中,原代培养的MG比BMDM具有更强的增殖、吞噬能力;然而,在LPS 100 ng/ml和IFN-γ20 ng/ml细胞因子刺激下,BMDM比MG分泌较多的促炎作用的分子:iNOS、TNF-α和IL-1β;在IL-420 ng/ml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MDM比MG分泌较少的抗炎作用分子Arg1、Mcr1和YM1。结论:在小鼠SCI急性期,脊髓损伤区中存在两种来源不同的巨噬细胞,即中枢MG和外周招募而来的BMDM,并且MG增加的速度和数量显著快于和多于BMDM。体外实验中,发现MG比BMDM具有更强的增殖、吞噬能力;在相同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MG分泌更多的抗炎细胞因子和较少的促炎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异质性 组织定居小胶质细胞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洋铭 郁双僮 +1 位作者 霍毅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是一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表达多功能合成受体的T细胞。CAR-T细胞在治疗肿瘤尤其是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存在治疗效果有限、易复发等问题,CAR-T细胞治...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是一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表达多功能合成受体的T细胞。CAR-T细胞在治疗肿瘤尤其是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存在治疗效果有限、易复发等问题,CAR-T细胞治疗也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前沿热点。随着CAR-T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细胞特异性疗法给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已在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初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