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下脂肪垫损伤中肌骨超声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鑫 白倩 +8 位作者 孟斌 张建祥 李勇 马保安 徐奎 刘涛 袁华 赵晨光 王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6-709,共4页
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髌下脂肪垫填充于膝前区髌骨、股骨和胫骨的缝隙之间,具有衬垫及润滑的作用,以限制膝关节的过度活动,防止摩擦和碰撞,并吸收震荡[1]。髌下脂肪垫损伤多因... 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髌下脂肪垫填充于膝前区髌骨、股骨和胫骨的缝隙之间,具有衬垫及润滑的作用,以限制膝关节的过度活动,防止摩擦和碰撞,并吸收震荡[1]。髌下脂肪垫损伤多因外伤、畸形、劳损、退行性改变和湿冷环境刺激等引起髌下脂肪垫充血、水肿、肥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2~7],表现为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更为显著,休息后减轻,发病率较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 剧烈活动 常见病因 肌骨超声 膝关节疼痛 功能受限 退行性改变 环境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脊髓型颈椎病全椎板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吉涛 陈佳 +2 位作者 李政 郝定均 单乐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全椎板切除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全椎板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超声骨刀组16例(A组,男9例,女7例,年龄58.4...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全椎板切除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全椎板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超声骨刀组16例(A组,男9例,女7例,年龄58.4±11.7岁)、高速磨钻组20例(B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6±12.4岁)。比较两组间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手术节段、术前JOA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1.7±76.5ml和196.5±93.2ml,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120.6±32.7min明显少于B组159.2±35.5min(P<0.05);术后引流量为164.5±84.2ml明显低于B组的236.2±93.4ml(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A组14.6±1.1分,B组14.5±1.6分)均优于术前(A组10.1±1.4分,B组10.8±2.1分,P<0.05),但两组间术前、术后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A组(75.1±12.3)% VS B组(70.4±16.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均无持续脑脊液漏及伤口感染病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全椎板切除术中应用超声骨刀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引流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高速磨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全椎板切除术 超声骨刀 磨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训新兵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智翔 王志学 +3 位作者 冯重阳 方环明 丁勇 李春宝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初步考察某部参训新兵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部参训新兵共计1958名,接诊以髋关节及周围疼痛为主要症状者。根据病史、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结果,筛查出患有FAI的新兵,通过测量α角及中心边... 目的初步考察某部参训新兵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部参训新兵共计1958名,接诊以髋关节及周围疼痛为主要症状者。根据病史、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结果,筛查出患有FAI的新兵,通过测量α角及中心边缘(CE)角对X线片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饮酒史)与FAI发病的关系。结果新训期间参训新兵FAI的发病率为11.13%(218/1958)。FAI在参训新兵人群中的发病与性别(P=0.020)相关,与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及饮酒史无关(P均>0.05),女性发病风险高于男性(OR=1.903,95%CI 1.107~3.269)。男性主要表现为凸轮畸形,女性主要表现为钳夹畸形。3000-m跑、战术动作等包含高度频繁屈髋动作的训练科目是FAI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FAI在参训新兵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女性发病风险高于男性,包含频繁过度屈髋动作的训练项目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发病率 新兵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与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4
作者 郭卫东 张小平 +5 位作者 鲍小明 闫康 乔欢欢 赵海恩 董鑫 廖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endoscopic,UBE)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endoscopic,UBE)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症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髓核摘除术42例,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4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3.3±1.18)个月。UBE组手术时间(57.12±6.35)min,术中出血量(29.31±3.6)mL;显微镜组手术时间(62.21±7.09)min,术中出血量(51.77±8.43)mL,UBE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和术后1个月ODI指数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随访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有2例,显微镜组有3例出现硬膜囊撕裂,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定:UBE组优3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2.9%(39/42);显微镜组优31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1.1%(41/4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UBE具有创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提取物对失重小鼠骨质疏松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轩辰 帖晓瑛 +1 位作者 刘玉林 王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6-1396,共11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PM)提取物对失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为治疗宇航员因失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OP)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方法:30只12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重... 目的:探讨何首乌(PM)提取物对失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为治疗宇航员因失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OP)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方法:30只12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重组和失重+PM(200 mg·kg^(-1)·d^(-1))组,每组10只。4周后,微型计算机断层成像(micro-CT)检测各组小鼠骨体积/组织体积比值、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隙。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失重小鼠BMS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1)PM)和10、20及40μmol·L^(-1)PM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各组BMSCs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Osterix、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unx-2、ALP、Osterix、PPAR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磷酸化MEK 1/2(p-MEK1/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失重组小鼠骨体积/组织体积比值降低(P<0.01),骨小梁数量减少(P<0.01),骨小梁的厚度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增加(P<0.01);与失重组比较,失重+PM组小鼠骨体积/组织体积比值升高(P<0.05),骨小梁数量增加(P<0.01),骨小梁厚度增加(P<0.05),骨小梁间隙降低(P<0.01);与失重组比较,失重+PM组小鼠BMSCs数量增加(P<0.01),成骨细胞数量增加(P<0.01),脂肪细胞数量减少(P<0.05),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40μmol·L^(-1)PM组小鼠BMSCs中Runx-2、ALP和Osterix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PARγ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1)PM组小鼠BMSCs中p-ME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0μmol·L^(-1)PM组比较,20μmol·L^(-1)PM组小鼠BMSCs中p-ME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20μmol·L^(-1)PM组比较,40μmol·L^(-1)PM组小鼠BMSCs中p-ME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PM提取物能够激活MEK/ER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失重小鼠骨组织间中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提高小鼠骨量,改善骨小梁微结构,缓解因失重导致的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失重 骨质疏松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大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时空 高浩然 +6 位作者 高全有 张小平 袁一方 钱澍 宋扬 周程沛 钱济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大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科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大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LSS 36例。透视定位症状侧椎板间隙中心,建立工作通道,大通道...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大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科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大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LSS 36例。透视定位症状侧椎板间隙中心,建立工作通道,大通道内镜下显露骨性解剖标志,扩大椎板窗及骨性侧隐窝,咬除肥厚黄韧带,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完成硬膜囊及神经根腹、背侧减压。对于中央管狭窄的患者,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9.3±14.4)min,术中出血量(14.4±3.7)ml,住院时间(7.2±1.2)d。36例随访(19.6±5.3)月。术前、术后第1天、3个月、半年、1年、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1~3)、2(0~3)、1(0~3)、1(0~3)、1(0~2)、1(0~2)分,腿痛VA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6(4~8)、2(0~3)、1(0~2)、1(0~2)、1(0~2)、0.5(0~2)分;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末次随访时ODI分别为(64.13±16.39)%、(16.43±2.88)%、(13.70±2.90)%、(9.83±3.01)%、(7.84±3.25)%。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和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7%(33/36)。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大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LSS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透视少、镜下操作空间更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板间入路 大通道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铭麒 陈旭 +2 位作者 高浩然 周程沛 钱济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 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路手术的代表,被誉为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切除术 减压治疗 颈椎病 经皮内镜 手术减压 颈椎前路 脊髓损伤 非创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时空 高全有 +5 位作者 周程沛 袁一方 钱澍 宋扬 钱济先 高浩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采用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患者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采用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患者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06.59±15.69)min;术中出血量50~120 mL,平均(92.73±22.29)mL;住院时间7~13 d,平均(8.82±1.53)d;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95±3.34)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和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1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失稳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探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艳立 郭茜 +2 位作者 李晓英 陈相轩 张云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单侧TKA的18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单侧TKA的18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是否发生DVT,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和非DV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33例患者纳入DVT组,DVT总发生率为17.6%,血栓均位于小腿远端,26例(78.8%)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DVT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肺栓塞和死亡,全部康复。DVT组中女性、年龄> 70岁、体质指数> 25.0 kg/m^2、凝血四项有2~4项异常、术前D-二聚体(D-dimer,D-D)水平> 1.5 mg/L、甘油三酯水平> 1.7 mmol/L、全身麻醉、手术时间> 1.5 h、骨水泥型假体、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 5 d的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非DVT组(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术前D-D水平> 1.5 mg/L、骨水泥型假体置入均为老年患者TKA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高龄(> 70岁)患者TKA术后DVT的发生率较高,女性、术前D-D水平> 1.5 mg/L、骨水泥型假体置入是老年患者TKA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运动抑制鼠软骨细胞自噬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永明 张圆 +5 位作者 衣鑫 程世阳 张进学 程坤 庄然 丁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7-434,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负重跑步训练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以及静水压加载对ATDC5小鼠成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低负荷运动组、高负荷运动组,应用大鼠跑台训练6周。收集大鼠膝关节行显微CT... 目的探讨不同负重跑步训练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以及静水压加载对ATDC5小鼠成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低负荷运动组、高负荷运动组,应用大鼠跑台训练6周。收集大鼠膝关节行显微CT(Micro-CT)分析胫骨平台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组织体积比(BS/BV)、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检测膝关节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Ⅱ型胶原蛋白α1链(COL2A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 1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在体外实验中,ATDC5细胞分为(0、1、4、10)MPa压力处理组,应用周期性静水压装置加压处理5 d,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同源物拮抗剂(BAK)、LC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结果Micro-CT显示运动组、低负荷运动组、高负荷运动组较安静组胫骨平台BV/TV逐步增加,而Tb.Sp逐渐降低;与安静组相比,低负荷运动组骨小梁数目显著增加。HE和番红-固绿染色均显示高负荷运动组软骨损伤明显;低负荷运动组COL2A1表达水平增加,高负荷运动组beclin 1和LC3显著降低;负荷运动组软骨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组。1 MPa压力处理组ATDC5细胞LC3增加,随着加载压力的升高,MMP3、BAK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结论适当负重运动可促进自噬,增加关节软骨结构强度,但高负荷运动可能抑制软骨细胞自噬并促进其凋亡,促使软骨细胞发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单节段邻近节段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
11
作者 郭卫东 张小平 +5 位作者 吴秋东 刘博 乔欢欢 闫康 赵海恩 廖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侧方钢板在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单节段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临床疗效,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1...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侧方钢板在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单节段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临床疗效,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10月腰椎融合术后单节段ASDis的患者46例,23例患者采用OLIF联合侧方钢板治疗为OLIF组,23例采用后路切开探查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为P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和椎间孔高度(intervertebral foramen height,IFH)、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为单节段ASDis,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3.7±1.1)个月。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7±4.6)min vs.(128.6±12.0)min;(58.6±5.7)mL vs.(313.3±47.5)mL,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各时间点腰部VAS评分及ODI较同组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腰部VAS评分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和各时间点的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随访时DH及IFH较同组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大腿表面麻木,经保守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13个月椎间融合,融合器未继续移位;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均获得椎间融合,融合率100%。PLIF组有2例出现脑脊液漏,卧床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伤口渗液,加强换药后伤口愈合;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未达到椎间隙融合,融合率96%。结论OLIF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单节段ASDis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尤其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短时间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 侧方钢板 邻近节段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