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秦蕾 李广鹏 +4 位作者 申培君 张兰芳 杨晓飞 彭梅娟 张野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6,共9页
目的观察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2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53... 目的观察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2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53例,予以PEG-IFN-α-2b(180μg/周,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研究终点为HBsAg阴转(疗程<48周)或48周(疗程≥48周),分别选取基线和研究终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IFN-γ的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数。选择HLA-A^(*)02限制性患者17例,纯化CD8^(+)T淋巴细胞,建立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与Hep G2.2.15细胞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通过检测上清中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Hep G2.2.15细胞死亡率,检测上清中HBV DNA水平、毒性分子和细胞因子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配体表达,评估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终点时,HBsAg阴转率为30.19%(16/53)。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T淋巴细胞)在基线和研究终点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终点时,患者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IFN-γ的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数较基线显著升高(U=177.50,t=11.90,U=186.50,P值均<0.001),发生HBsAg阴转的患者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IFN-γ的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数亦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阴转的患者(U=120.50,t=2.73,U=121.50,P值均<0.01)。在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研究终点时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均可诱导Hep G2.2.15细胞上清中HBV DNA显著下降(P值均<0.001),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仅在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诱导Hep G2.2.15细胞死亡比例升高(13.62%±3.27%vs 11.39%±2.40%,t=2.27,P=0.030),穿孔素和颗粒酶B分泌水平亦升高(t=72.50,U=52.50,P值均<0.05)。在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发生HBsAg阴转的患者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较未发生HBsAg阴转的患者诱导HBV DNA下降水平均更显著(P值均<0.05),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结论PEG-IFN-α-2b治疗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可获得较高的HBsAg阴转率,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增强,且与HBsAg阴转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CD8阳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创伤性颅脑损伤院前与急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阳 田小溪 +8 位作者 史正华 王继鹏 李立宏 刘明华 赵晓东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严重损伤,重型TBI导致的死亡通常发生在受伤后的最初几小时内,院前和急诊急救阶段对TBI的及时、有效处置是改善TBI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严重损伤,重型TBI导致的死亡通常发生在受伤后的最初几小时内,院前和急诊急救阶段对TBI的及时、有效处置是改善TBI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和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抽取全国急诊及神经外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成人创伤性颅脑损伤院前与急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TBI院前和急诊诊治2个部分,形成24条推荐意见,以便指导TBI院前和急诊相关的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急诊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面修复力医学
3
作者 兰智星 王宇晨 +7 位作者 高之浩 都慧聪 林昱遥 舒茂国 李靖 卢天健 徐峰 刘灏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9-759,共11页
力在临床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其内在原理仍未系统阐明。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力学因素对创面产生、变化、愈合等一系列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逐渐得到揭示。在已有理论、技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力在临床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其内在原理仍未系统阐明。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力学因素对创面产生、变化、愈合等一系列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逐渐得到揭示。在已有理论、技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面修复力医学”的概念,从创面生物力学、创面力学生物学、创面力治疗学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报道,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以期为创面护理和瘢痕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创面生物力学 创面力学生物学 创面力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相关脑神经及血管改变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思宁 毕佳俊 +4 位作者 于瀛 代盼 曹馨予 崔燕燕 颜林枫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失眠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长期失眠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炎症引起中枢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失眠导致认知损伤的病理学基础,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能通过神经血管偶联机制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和微环境变化,导... 失眠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长期失眠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炎症引起中枢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失眠导致认知损伤的病理学基础,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能通过神经血管偶联机制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和微环境变化,导致Aβ清除障碍。因此,尽早发现失眠相关脑血管及神经活动的特异性改变,对早期干预、延缓失眠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在大脑血管异常和神经活动的监测及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重点综述失眠相关脑血管和神经活动改变的MRI研究现状,为阐明失眠患者大脑神经和血管改变间的偶联关系提供线索,同时为揭示失眠相关认知损伤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神经活动 脑血管 神经血管偶联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部分回收取栓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5
作者 陈虎 王冰 +3 位作者 崔健 张涛 赵振伟 邓剑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唐都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采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ACA)闭塞患者38例,记录术后血管再通比例、首次再通... 目的 初步探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唐都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采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ACA)闭塞患者38例,记录术后血管再通比例、首次再通比例(FPE)、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标准评估血管再通率(mTICI 0~2a级为闭塞血管未开通,mTICI 2b~3级为成功再通)。FPE定义为1次取栓后mTICI 3级。术后3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预后,预后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结果 38例患者中血管成功再通36例(94.7%)(mTICI 2b~3级),FPE为73.7%(28/38)。术中发生2例轻度血管痉挛(5.3%),无需进一步治疗即可完全缓解。38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血管破裂或夹层,ACA取栓过程中未发生血栓逃逸,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及ACA闭塞相关区域脑实质出血。术后90 d mRS评分0~2分14例(36.8%),3~5分18例(47.4%),死亡6例(15.8%)。结论 初步经验提示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 大脑前动脉 闭塞 远端中等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与挑战
6
作者 廖成功 张贺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其在全部肺癌病例中约占13%~15%。初治SCLC患者虽然对化疗和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容易复发,导致患者生存率较低。2018年以来,随着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相继成功,SCLC进入了免疫...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其在全部肺癌病例中约占13%~15%。初治SCLC患者虽然对化疗和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容易复发,导致患者生存率较低。2018年以来,随着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相继成功,SCLC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同时,免疫治疗在局限期SCLC中也取得了初步成功。SCLC的免疫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免疫治疗整体上带来的生存获益有限,缺乏有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对复发/难治性SCLC缺少治疗手段,SCLC免疫治疗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回顾国内外SCLC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不同类型的免疫治疗药物、生物标志物及新型免疫治疗靶点,探讨SCLC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OXCUT调控FOXC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7
作者 钱振 张海涛 +1 位作者 付国强 董佳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1-758,764,共9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C1(forkhead box C1,FOXC1)基因启动子上游转录体(FOXC1 promoter upstream transcript,FOXCUT)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T-qPCR技... 目的探讨叉头框C1(forkhead box C1,FOXC1)基因启动子上游转录体(FOXC1 promoter upstream transcript,FOXCUT)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T-q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中FOXCUT的表达。敲低NSCLC细胞中FOXCUT的表达后,采用CCK-8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和FOXC1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构建FOXCUT沉默的H460细胞,裸鼠皮下注射,观察肿瘤生长。将FOXC1表达载体转染至FOXCUT敲低的细胞中上调FOXC1表达。采用LncBook 2.0、ENCORI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与FOXCUT和FOXC1相互结合的miRNAs。结果FOXCUT在NSCLC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正常组织:0.24±0.22 vs NSCLC组织:0.68±0.76,t=5.94,P<0.001),且FOXCUT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P<0.01)。干扰FOXCUT的表达显著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1)。敲低FOXCUT显著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下调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P<0.01)。敲低FOXCUT的细胞在裸鼠内形成肿瘤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敲低FOXCUT显著下调FOXC1的表达(P<0.01)。在FOXCUT敲低的细胞中过表达FOXC1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获得8个与FOXCUT和FOXC1共同作用的miRNAs分子。结论敲低FOXCUT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OXC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FOXCUT FOX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的价值
8
作者 刘锦 王虹 +3 位作者 朱小飞 崔武勋 陈昂 王玉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成像(3D APT)和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20年2月—2023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其中高分化组28例,中低分...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成像(3D APT)和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20年2月—2023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其中高分化组28例,中低分化组36例。术前采集MRI序列,包括小视野高分辨T2WI、rFOV DWI及3D APT。2名医师逐层勾画肿瘤实性部分,提取其表观扩散系数(rADC)及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值。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参数(MTRasym+rADC)诊断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单一及联合参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中低分化组MTRasym平均值[(2.93±0.61)%]高于高分化组[(1.74±0.63)%](t=-7.60,P<0.001),rADC平均值[(0.98±0.17)×10^(-3) mm^(2)/s]低于高分化组[(1.19±0.18)×10^(-3) mm^(2)/s](t=4.50,P<0.001)。与MTRasym及rADC相比,联合参数模型鉴别直肠腺癌组织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9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6、0.96。结论3D APT和rFOV DWI有助于鉴别直肠腺癌的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癌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定带参与帕金森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俊 田甜 +5 位作者 彭霏 纪英博 刘博语 李文柯 韩欣妍 林家骥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18,共7页
未定带(ZI)是位于丘脑底区后部内的一个叶状核团,与经典基底运动环路的调控联系紧密,在帕金森病(PD)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干预调控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ZI参与PD干预调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ZI和PD经典环路之间存在多种投射联... 未定带(ZI)是位于丘脑底区后部内的一个叶状核团,与经典基底运动环路的调控联系紧密,在帕金森病(PD)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干预调控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ZI参与PD干预调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ZI和PD经典环路之间存在多种投射联系、ZI在PD病程发展中的变化特点,调控和损毁ZI改善PD运动症状的现状,利用ZI治疗改善PD非运动症状(睡眠觉醒、精神情感)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中基于ZI的干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带 帕金森病 神经调控 功能外科 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闭安神汤中活性成分对孤独症脂质代谢异常的作用
10
作者 范明磊 李佳敏 +1 位作者 谢梦裴 杨奇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探究启闭安神汤(QAT)治疗孤独症(ASD)的有效活性成分,以及其对ASD行为和相关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Control组、PPA组和PPA+QAT组,采用侧脑室注射丙酸法构建孤独症大鼠模型,QAT给药... 目的:探究启闭安神汤(QAT)治疗孤独症(ASD)的有效活性成分,以及其对ASD行为和相关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Control组、PPA组和PPA+QAT组,采用侧脑室注射丙酸法构建孤独症大鼠模型,QAT给药组连续灌胃7 d,行为学检测大鼠社交、重复刻板和焦虑样行为;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分析大鼠差异代谢物及富集通路;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QAT参与调节ASD的有效活性单体成分。10只性成熟C57BL/6J小鼠随机雌雄同笼配对,采用孕鼠单次腹腔注射丙戊酸钠法构建孤独症小鼠模型,孕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VPA组和VPA+QUE组,给药组为孕鼠饮水中添加槲皮素(QUE),持续至围产期结束。行为学检测小鼠ASD样行为;试剂盒检测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形态。结果:QAT给药后能够改善PPA诱导的ASD样行为(P<0.05);UPLC-MS分析各组大鼠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脂质代谢途径;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有效活性单体成分为QUE。QUE给药能够改善VPA诱导的ASD样行为(P<0.05);QUE给药能够逆转VPA诱导的肝脏中AKP、TC及TG的指标异常变化(P<0.05),减少肝脏中的脂滴沉积。结论:QAT中的活性单体成分QUE对ASD行为及相关肝脏脂质代谢异常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闭安神汤 孤独症谱系障碍 槲皮素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通过脑-肠轴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范明磊 李佳敏 +1 位作者 谢梦裴 杨奇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38,共5页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内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结合并激活肝脏、肠道以及大脑中的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和法尼酯X受体(FXR)等特异性受体来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其中,脑-肠轴在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这种双向通...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内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结合并激活肝脏、肠道以及大脑中的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和法尼酯X受体(FXR)等特异性受体来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其中,脑-肠轴在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这种双向通讯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有关。但目前关于胆汁酸在中枢神经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现从胆汁酸代谢以及胆汁酸对脑-肠轴的影响等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深度分析胆汁酸受体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内在联系,为相关疾病的药物发现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脑-肠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灵活性相关神经通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白晓彦 胡博 崔光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认知灵活性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内在需求下灵活切换思维并调整策略做出适应性行为的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灵活性在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减退也是多种临床疾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认知灵活性背... 认知灵活性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内在需求下灵活切换思维并调整策略做出适应性行为的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灵活性在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减退也是多种临床疾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认知灵活性背后的神经机制仍不清楚。前额叶皮质(PFC)是实现执行功能以及大脑高级认知活动的关键脑区,其不同的亚区与皮质下结构如纹状体、丘脑和杏仁核等之间存在广泛的神经通路,参与调控不同类型或不同水平上的认知灵活性。本文汇总了不同动物模型的认知灵活性神经通路,期望为认知灵活性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灵活性 执行功能 神经通路 前额叶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F11: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13
作者 冯智博 唐希阳 +5 位作者 吕垚 王兆祥 张志翔 聂龙彦 茹韶辉 赵晋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1-378,共8页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着如免疫应答率低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挑战。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1(identification of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11,IGSF1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着如免疫应答率低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挑战。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1(identification of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11,IGSF1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作为T细胞活化的V型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抑制因子(V-domain immunoglobulin suppressor of T cell activation,VISTA)的特异性配体,其通过IGSF11/VISTA轴抑制T细胞功能,有潜力成为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靶标。IGSF11广泛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中,其调控机制因肿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别。已有研究证明阻断IGSF11与VISTA结合或对IGSF11进行特异性抑制,可产生抗肿瘤作用。IGSF11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其在不同肿瘤中的预后价值不同。本文将对IGSF11的结构特征、表达调控机制、与VISTA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进行系统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F11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通过代谢途径介导肿瘤免疫调控
14
作者 杜伟光 唐希阳 +4 位作者 周玉龙 李梦超 金泽 窦家琪 赵晋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0,共8页
免疫检查点包括一系列在免疫细胞的增殖、活化以及免疫调控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受体-配体对。尽管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 免疫检查点包括一系列在免疫细胞的增殖、活化以及免疫调控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受体-配体对。尽管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在临床中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仍然存在治疗无效和免疫耐药的问题。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免疫检查点蛋白在免疫调节过程中与细胞代谢相关。一方面免疫检查点连接改变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竞争免疫细胞所需的营养,另一方面免疫检查点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代谢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影响免疫细胞的激活。基于对既往文献的回顾,本文对PD-1、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TIM-3)、分化簇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CD47)、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如何调控细胞代谢重编程的机制进行综述,并且对靶向免疫检查点配体-受体对的a双重调控o及抑制代谢途径是否有效解决肿瘤免疫耐药的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肿瘤微环境 免疫代谢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质微环境改变介导骨关节痛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高佳路 闫舰飞 +4 位作者 卢伟诚 韩潇潇 覃文聘 许昊清(综述) 焦凯(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中关节疼痛是患者最显著的症状,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进展的早期即可出现显著病变,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软骨下骨病变在骨关节炎致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中关节疼痛是患者最显著的症状,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进展的早期即可出现显著病变,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软骨下骨病变在骨关节炎致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软骨下骨骨基质微环境中破骨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内皮细胞以及新生的神经、血管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骨关节炎的疼痛发生过程,因而通过调控软骨下骨骨基质微环境有望成为控制关节疼痛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软骨下骨 骨基质微环境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传感器在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栩垚 唐蕊华 +2 位作者 魏煜烜 杜奥琪 高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糖尿病作为一种重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血糖的升高及所带来的急慢性并发症对全身重要器官产生巨大危害.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诊治中的重要环节,兼顾经济、便捷、灵敏的血糖检测方法对糖尿病的病情监测至关重要.纸基传感器具有便捷、成本低廉... 糖尿病作为一种重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血糖的升高及所带来的急慢性并发症对全身重要器官产生巨大危害.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诊治中的重要环节,兼顾经济、便捷、灵敏的血糖检测方法对糖尿病的病情监测至关重要.纸基传感器具有便捷、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其在血糖检测方面也具有潜力.因此,本综述将对纸基传感器在血糖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包括纸基材料、纸基传感器编织方式及不同检测原理,此外,还介绍了纸基传感器在不同体液检测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葡萄糖纸基检测存在的现有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检测 纸基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17
作者 于雷 牛丽娜 +5 位作者 刘辉 焦凯 许荣宸 唐亚平 冯小倩 刘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通过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与疾病状况分析探索口腔健康提升新策略。方法:设计量表,对高原(≥3000 m)和平原(≤1000 m)各500名部队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并从各组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口腔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知信行... 目的:通过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与疾病状况分析探索口腔健康提升新策略。方法:设计量表,对高原(≥3000 m)和平原(≤1000 m)各500名部队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并从各组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口腔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知信行与疾病相关性。针对知信行并结合进行官兵口腔卫生需求调研,构建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的“感知-领悟-交融”(PCI)创新培训体系并检验效果。结果:高原组口腔健康总知晓率(53.61%)、正向态度率(55.00%)、正面行为率(40.29%),均显著低于平原组(P<0.05);而龋病率(73%)、楔状缺损率(34%)、智齿冠周炎率(16%)、牙龈出血率(74%)、牙结石率(81%)、唇炎率(37%)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5)。知信行与疾病呈显著负相关。2组官兵口腔卫生需求均达70%以上。创新培训体系显著提升了卫生人员口腔预防保健综合能力。结论:高原官兵口腔健康亟待提升,本研究的创新培训体系有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 知信行 高原 现状调查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式口腔机器人辅助上颌骨重建术后种植修复
18
作者 郭振兴 王悦 +5 位作者 郑敏敏 涂瑾 魏建华 白石柱 赵铱民 焦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对1例因肿瘤手术导致左上颌骨部分缺损后经腓骨移植重建的患者,通过应用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技术,在骨量极限的情况下完成多颗种植体的精准植入并完成即刻修复,手术微创、高效完成,显著降低了患者术中不适感和术后反应。术后6个月完成... 对1例因肿瘤手术导致左上颌骨部分缺损后经腓骨移植重建的患者,通过应用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技术,在骨量极限的情况下完成多颗种植体的精准植入并完成即刻修复,手术微创、高效完成,显著降低了患者术中不适感和术后反应。术后6个月完成终修复,恢复了患者口腔功能及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重建 口腔种植 手术机器人 即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样本CHGA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应激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19
作者 单尼奇 刘善收 +8 位作者 王玉玲 刘辉 汪帅 武祎琳 段楚君 范瀚尹 荆杨梦杰 庄然 张春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330,共7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唾液中嗜铬粒蛋白A(CHGA)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探究其在唾液样本检测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人CHGA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单克隆抗体(mAb);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优化唾液样本基质效...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唾液中嗜铬粒蛋白A(CHGA)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探究其在唾液样本检测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人CHGA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单克隆抗体(mAb);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优化唾液样本基质效应,并应用该方法检测应激人群唾液中的CHGA浓度。结果获得21株稳定分泌抗人CHGA的高效价杂交瘤细胞株。经方阵ELISA筛选出一对效果最佳的检测抗体,优化确定了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最佳检测抗体稀释度为1∶32000。该方法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验证结果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率均在15%以内,回收率在80%~120%之间。进一步对基质效应进行优化,使之适用于唾液样本检测;采集不同应激状态人群唾液样本,使用本研究方法检测CHGA水平,结果提示其具有反映应激强度的潜力。结论成功建立了可靠的唾液CHGA检测方法,并初步探索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应激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粒蛋白A(CHGA) 单克隆抗体(mAb) 生物标志物 应激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管理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20
作者 韩雅玲 丁世芳 +8 位作者 王海昌 陈韵岱 赵仙先 陶凌 黄岚 杨丽霞 王祖禄 荆全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2]。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2]。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许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遏制疫情蔓延。全军各医疗单位分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在地区疫情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为指导军队医院在COVID-19疫情期间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更好地救治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疗管理处委托全军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组织军内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3-1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11],以及辽宁心血管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制订的《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急性胸痛救治策略及人员防护的指导意见》[12],结合当前全国疫情及军队医院情况,本共识推荐COVID-19疫情期间,对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遵循如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心血管急危重症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