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AI肢体功能评估在高校学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基野 夏波 +2 位作者 巩博 汪阳 张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某高校2020—2022级学员连续单腿跳跃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过头深蹲测试的全程影像学资料,通过录像分析进行统计与描述。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测试过程的肢体动作捕捉与...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某高校2020—2022级学员连续单腿跳跃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过头深蹲测试的全程影像学资料,通过录像分析进行统计与描述。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测试过程的肢体动作捕捉与分析。结果51.7%以上的学员存在肢体运动功能异常,以踝关节灵活性受限为主(46.7%);且女学员的比例高于男学员。连续单脚跳跃测试筛查出的踝关节力线异常比例超过65%,其中15%以上学员在深蹲测试评估中结果为正常。结论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抗阻运动和动态运动过程中的肢体异常角度和位置信息。动态肢体动作识别与分析系统将为大规模筛查和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功能评估 人工智能 动力链 动态运动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硬膜下血肿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司玥 李玉骞 +4 位作者 李虎 杨阳 李林怿 邵永祥 李立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评估其潜在危险因素,为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12岁ASDH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评估其潜在危险因素,为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12岁ASD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创伤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CI)是基于CT影像上低密度区域及临床体征诊断。回顾与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术后MCI进行初步评价,得出影响MCI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病例67例,32例列入MCI组,非MCI组35例。两组年龄(t=2.016,P=0.048)、体质量(t=2.389,P=0.020)、多发伤(χ^(2)=11.121,P=0.001)、GCS(Z=-4.730,P<0.001)、血肿体积(χ^(2)=12.890,P=0.002)、中线偏移度(mid-line shift,MLS;χ^(2)=12.261,P=0.002)及围手术期休克(χ^(2)=14.41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CS(OR=0.322,P=0.002)、围手术期休克(OR=10.992,P=0.007)、多发伤(OR=6.547,P=0.046)与MLS (OR=46.974,P=0.025)是ASDH患儿发生MCI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休克、合并多发伤、GCS低评分和MLS大于10 mm是MCI的危险因素。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儿MCI发生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创伤性颅脑损伤 创伤后继发脑梗死 儿童 大面积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邹琼 吴曦 +2 位作者 张杨 万毅 陈长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970,共10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早期发现DN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重要。目前大多研究基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数据需满足其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近年来已无法很好满足其在DN预测领域的需求,有必...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早期发现DN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重要。目前大多研究基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数据需满足其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近年来已无法很好满足其在DN预测领域的需求,有必要尝试开展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在DN预测领域的应用。目的利用LASSO回归和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构建DN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3年4—8月,数据来源于公开的伊朗133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以是否患DN为因变量,分别用8∶2和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SSA-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与分析,并与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比预测性能以分析较优的DN模型。基于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score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指标进行模型评价。结果剔除9例1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纳入的有效样本量为12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73例(58.9%)被诊断为DN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T2DM患者DN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测试集=8∶2时,训练集(n=100)中有59例DN患者,测试集(n=24)含有14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糖尿病持续时间、HbA_(1c)、LDL和SBP共5个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79.17%、79.17%、87.50%、95.83%。F1-score分别为0.8462、0.8000、0.8000、0.8889、0.9600。训练集∶测试集=7∶3时,训练集(n=88)中有52例DN患者,测试集(n=36)含有21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LDL、HDL、SBP和DBP这7个影响因素。LR、KNN、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6.11%、86.11%、86.11%、72.22%、91.67%。F1-score分别为0.8718、0.8718、0.8649、0.7059、0.9091。结论LR、KNN和SVM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7∶3时性能较好,BP神经网络和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8∶2时性能较好。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SS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更佳,可及时准确识别T2DM DN患者,实现DN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从而预防并减缓对其身体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神经网络 计算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快速部署的启示
4
作者 陈杨 马亦飞 +2 位作者 刘振华 周开园 张建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2-525,共4页
文章针对美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建设的需求牵引与作用职能,通过研究分析美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在人员架构、作用职能、训练培养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建设提出启发建议,为实现联合作战条件下的保障打赢提供... 文章针对美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建设的需求牵引与作用职能,通过研究分析美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在人员架构、作用职能、训练培养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卫生机动力量建设提出启发建议,为实现联合作战条件下的保障打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医学 机动力量 快速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相关预测模型构建的机器学习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邹琼 张杨 +1 位作者 万毅 陈长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1-635,640,共6页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糖高大多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患糖尿病时持续存在的高血糖,会损害各种组织,特别是脑、肾、心脏、神经等[1]。目前,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新...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糖高大多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患糖尿病时持续存在的高血糖,会损害各种组织,特别是脑、肾、心脏、神经等[1]。目前,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新版糖尿病地图指出,在全球范围4.63亿糖尿病患者中,有2.319亿未诊断,未诊断率为50.1%,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国有超过6500万糖尿病患者尚未确诊,这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如果不能早发现、及时干预,将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极大地增加糖尿病相关医疗保健费用[3]。在糖尿病相关方面的预测分析研究领域,目前更多的是采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症状 代谢性疾病 机器学习 高血糖 相关并发症 全球范围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情况下足底压力及肌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秀丽 都志豪 +3 位作者 吴健 张军 杨文光 张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99,M0008,共6页
为了解不同身体负荷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肌电特征,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配套三维测力台和Vicon Nexus运动捕捉系统等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存在一个使足底压力逐渐趋于不变的阈值。通过人体保护补偿机制,高于阈值... 为了解不同身体负荷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肌电特征,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配套三维测力台和Vicon Nexus运动捕捉系统等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存在一个使足底压力逐渐趋于不变的阈值。通过人体保护补偿机制,高于阈值的负荷质量产生的压力,被肢体动作迅速分散,增加前后方向的冲力,降低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但同一肌肉的有效放电值(RMS)在不同运动形式下,随负荷质量增大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如胫骨前肌RMS在行走过程中,随负荷质量增加有少量增大趋势,跑步则是随负荷质量增大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负重 足底压力 肌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