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蒙脱石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增烨 冯博 刘丽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8,共14页
蒙脱石因具有2∶1型的层状结构、表面多种类型的活性位点和良好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而被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对蒙脱石形态结构进行调控可提高蒙脱石的吸附能力。该文首先从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两方面介绍了蒙脱石的改性方法及性能调控,重点... 蒙脱石因具有2∶1型的层状结构、表面多种类型的活性位点和良好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而被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对蒙脱石形态结构进行调控可提高蒙脱石的吸附能力。该文首先从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两方面介绍了蒙脱石的改性方法及性能调控,重点归纳了改性蒙脱石吸附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机理;接着,综述了改性蒙脱石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改性蒙脱石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合成更加环保高效、可分离回收、循环使用的复合改性蒙脱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改性 复合 吸附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功能化及对金属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丽 冯博 +1 位作者 文洋 古启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63-5078,共16页
硅基介孔材料是一类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新兴材料,其具有可调孔径、高比表面积、有序孔体系、易于功能化的稳定骨架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发展至今,这些材料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展,尤其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和金属分离方面有着显著的... 硅基介孔材料是一类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新兴材料,其具有可调孔径、高比表面积、有序孔体系、易于功能化的稳定骨架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发展至今,这些材料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展,尤其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和金属分离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工作,其中M41S和SBA系列介孔材料的研究最为广泛;综述了硅基介孔材料的制备要素,包括模板剂、硅源、合成条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材料合成的影响;材料改性是研究的热点,对无机、有机和其他改性三个部分的研究工作做了总结,阐述了功能化修饰在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作用;最后探讨了这些材料在金属吸附方面的应用及其对金属的吸附特性和机理,并展望了硅基介孔材料在合成和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为其在实际中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介孔 合成 复合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对选矿废水中Cr(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吉昀 冯博 +2 位作者 陈燕 刘建英 杨增烨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将粉煤灰、硅藻土复合焙烧改性后制得吸附剂——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选矿废水中的Cr(Ⅵ),考察了溶液Cr(Ⅵ)初始浓度、p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对吸附剂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 将粉煤灰、硅藻土复合焙烧改性后制得吸附剂——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选矿废水中的Cr(Ⅵ),考察了溶液Cr(Ⅵ)初始浓度、p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对吸附剂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硅藻土复合焙烧改性后,材料孔隙增加,比表面积增大;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在溶液Cr(Ⅵ)初始浓度10 mg/L、pH=2、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投加量20 g/L、吸附温度60℃、吸附时间6 h条件下,500℃焙烧2 h制得的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可达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硅藻土 含铬废水 焙烧改性 吸附 物理吸附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氮掺杂碳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4
作者 张涛 王强忠 +1 位作者 肖志华 饶先发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0-674,共5页
硬碳材料资源丰富、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望成为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必要选择价格低廉的原料,采用大规模的制备方法来制备硬碳。以紫花苜蓿(ALf)叶为前驱体,经过低温热解和盐酸活化制得氮掺杂的多孔硬碳(ALs),用作锂... 硬碳材料资源丰富、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望成为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必要选择价格低廉的原料,采用大规模的制备方法来制备硬碳。以紫花苜蓿(ALf)叶为前驱体,经过低温热解和盐酸活化制得氮掺杂的多孔硬碳(ALs),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热解温度为700℃制备的硬碳材料(ALs-700),氮的质量分数高达4.82%。氮元素的掺杂为材料提供了额外的容量、更快的扩散动力学和更高的电子电导率,更适用于高倍率下Li^(+)的嵌脱。ALs-700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以3.0 C的电流在0.01~2.50 V循环300次,充电比容量为121.45 mAh/g,容量保持率为1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硬碳 紫花苜蓿(ALf) 氮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