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CeO_(2)掺杂对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Zn-Al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玉杰 刘友好 +4 位作者 张鹏杰 徐光青 刘家琴 衣晓飞 吴玉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采用喷涂工艺在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制备了不同纳米CeO2掺杂量的CeO2/Zn-Al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盐雾试验箱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eO2/Zn-Al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eO2纳... 采用喷涂工艺在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制备了不同纳米CeO2掺杂量的CeO2/Zn-Al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盐雾试验箱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eO2/Zn-Al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eO2纳米颗粒较均匀弥散分布于Zn-Al涂层中,不仅能够增加Zn-Al涂层的硬度,而且可以提高Zn-Al涂层的屏蔽性能,CeO2/Zn-Al复合涂层耐中性盐雾试验能力高达720 h。添加的CeO2颗粒能够隔绝Zn-Al涂层中的锌铝薄片之间的直接接触,起到绝缘作用,延长了腐蚀介质渗入钕铁硼基体的腐蚀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磁体 纳米CeO_(2)颗粒 Zn-Al涂层 耐腐蚀性能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Nd-Fe-B磁体的性能与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玉杰 刘友好 +5 位作者 徐光青 张鹏杰 刘家琴 陈静武 衣晓飞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8-944,共7页
采用Ho部分取代Nd,制备了不同Ho含量的Ho-Nd-Fe-B磁体,研究了Ho含量对Ho-Nd-Fe-B磁体的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o的添加有助于改善主相和富稀土相之间的浸润性,优化晶界富稀土相的分布,提高了磁体的内禀矫顽力,... 采用Ho部分取代Nd,制备了不同Ho含量的Ho-Nd-Fe-B磁体,研究了Ho含量对Ho-Nd-Fe-B磁体的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o的添加有助于改善主相和富稀土相之间的浸润性,优化晶界富稀土相的分布,提高了磁体的内禀矫顽力,并改善了磁体的温度稳定性,但磁体的剩磁有所下降。当Ho含量(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21.0%时,H_(cj)由1281 kA/m增加到1637 kA/m,B_(r)由1.342 T降至0.919 T;在20~100℃范围内,磁体的剩磁温度系数|α|和矫顽力温度系数|β|分别由0.119%/℃和0.692%/℃降低到0.049%/℃和0.540%/℃;在180℃烘烤2 h后的磁通不可逆损失由54.80%降低到2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d-Fe-B磁体 磁性能 温度稳定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钕铁硼磁体磁通不可逆损失的检测
3
作者 曹玉杰 吴玉程 +5 位作者 刘友好 徐光青 张鹏杰 刘家琴 陈静武 衣晓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磁通不可逆损失是永磁电机用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机的设计和磁体性能的选择。对比研究了不同测试条件下磁体的磁通不可逆损失。结果表明:磁通不可逆损失的测量结果主要受托盘性质(材质/规... 磁通不可逆损失是永磁电机用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机的设计和磁体性能的选择。对比研究了不同测试条件下磁体的磁通不可逆损失。结果表明:磁通不可逆损失的测量结果主要受托盘性质(材质/规格)、磁体摆放间距和烘烤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准确的磁通不可逆损失测量结果,测量过程中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烧结钕铁硼 磁通不可逆损失 开路/闭路 托盘材质/规格 间距 烘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处理工艺对NdFeB表面真空蒸镀Al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鹏杰 吴玉程 +4 位作者 曹玉杰 徐光青 刘家琴 衣晓飞 陈静武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9,共11页
为了开发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低损伤、环境友好型镀膜前处理工艺,在分别采用抛光、酸洗(50 s)、吹砂、吹砂+酸洗(5 s)4种不同工艺处理的烧结NdFeB磁体表面真空蒸镀Al薄膜。经不同工艺前处理的NdFeB基体和涂层的形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 为了开发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低损伤、环境友好型镀膜前处理工艺,在分别采用抛光、酸洗(50 s)、吹砂、吹砂+酸洗(5 s)4种不同工艺处理的烧结NdFeB磁体表面真空蒸镀Al薄膜。经不同工艺前处理的NdFeB基体和涂层的形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采用拉伸试验对Al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进行测试;NdFeB基体的自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吹砂前处理后NdFeB基体表面存在一层晶粒损伤层,导致镀Al薄膜试样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9.54 MPa)最差。而采用吹砂+酸洗(5 s)前处理后NdFeB表面镀Al试样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可达13.58 MPa。酸洗(50 s)及喷砂+酸洗(5 s)前处理后基体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基本相同(21μA·cm^(-2)),仅为抛光及喷砂前处理基体试样的20%。在4种工艺当中,吹砂+酸洗(5 s)前处理工艺获得最高的结合力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NDFEB磁体 前处理工艺 真空蒸镀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盐对水合肼化学镀镍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小平 宋玉 +4 位作者 陈静武 黄涛 汪兵 张星燕 王向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4-302,共9页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金属盐的化学镀镍层组织和性能,选出最佳金属盐,并开发出一种以水合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新配方。方法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形貌表征手段,测厚法、质量法等速度表征手段,及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等...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金属盐的化学镀镍层组织和性能,选出最佳金属盐,并开发出一种以水合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新配方。方法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形貌表征手段,测厚法、质量法等速度表征手段,及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等耐蚀性表征手段,分别研究硫酸镍(NiSO_4·6H_2O)、碳酸镍(NiCO_3·2Ni(OH)_2·4H_2O)和氨基磺酸镍(Ni(NH_2SO_3)_2·4H_2O)三种金属盐对Fe基体化学镀镍层形貌、沉积速度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以水合肼为化学镀镍液中的还原剂,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时,镀层形貌依次为硫酸镍最优,氨基磺酸镍次之,碳酸镍较差。采用厚度法计算得到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碳酸镍平均镀速为5.33μm/h,氨基磺酸镍为4.83μm/h,硫酸镍为4.00μm/h。耐蚀性能与形貌对应,硫酸镍镀层盐雾实验出现锈点时间最晚,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其自腐蚀电位最正,腐蚀电流最小,耐蚀性能最好,而氨基磺酸镍次之,碳酸镍最差。结论将耐蚀性能作为选择金属盐标准,选择硫酸镍金属盐时,化学镀镍沉积速度最慢,此时形成的镀镍层形貌最好,耐蚀性能最佳,因此硫酸镍为水合肼化学镀镍金属盐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水合肼 金属盐 硫酸镍 耐蚀性 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