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一种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鹏程 吴楚 +4 位作者 孙智 彭新 韩永世 孙长城 贾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55-57,61,共4页
为明确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关键词 核桃黑斑病 分离鉴定 形态学观察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地区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田间防治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鹏程 孙智 +4 位作者 王安 韩永世 彭新 孙长城 贾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45-48,共4页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是由多种病原生物共同作用引起的。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害的发生,本试验设计了8种防治方案,经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每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表明,第1次试验(4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显著,第2次试验(5月10...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是由多种病原生物共同作用引起的。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害的发生,本试验设计了8种防治方案,经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每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表明,第1次试验(4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显著,第2次试验(5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不显著;将2次试验进行比较,第1次效果优于第2次。试验表明,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应及早防治,以早期“46%可杀得叁千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600倍液”,后期“80%乙蒜素1 5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 综合防治 宜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枝干上一株黄色镰刀菌的鉴定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3
作者 王鹏程 方爱平 +6 位作者 屈定斌 彭新 姜李 金太星 孙长城 杨正容 贾切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101-105,共5页
近年来发生的核桃幼茎变黑腐烂病害严重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健康发展。为确定病原,提高施药防治效果,对核桃幼茎病原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宜昌核桃枝干黑腐病主要由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且对不同... 近年来发生的核桃幼茎变黑腐烂病害严重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健康发展。为确定病原,提高施药防治效果,对核桃幼茎病原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宜昌核桃枝干黑腐病主要由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且对不同真菌杀菌剂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40%氟硅唑乳油对黄色镰刀链菌的毒力相对最强,EC50为0.3837μg/mL;其次为43%戊唑醇悬乳剂,EC50为9.1921μg/mL;毒力最弱的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2010.961μg/mL。在生产实践中可考虑用40%氟硅唑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作为该种病害的主要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幼茎 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 分离鉴定 杀菌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