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秭归县人民医院呼吸道主要分离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1
1
作者 龚萍 龚莲 +8 位作者 宋淼 杨成林 史海霞 孙天赐 刘丹 刘晓峰 郝明金 陈绪林 王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5-670,共6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呼吸道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本地社区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4-2018年呼吸道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采用E试验... 目的了解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呼吸道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本地社区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4-2018年呼吸道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采用E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8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得流感嗜血杆菌421株、肺炎链球菌237株和卡他莫拉菌197株,共855株.门诊标本占89.5%,冬(34.5%)、春(36.1%)季高于夏(15.6%)、秋(13.8%)季,男性(66.1%)高于女性(33.9%),≤4岁占50.9%,≥46岁占39.2%.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和产酶率上升明显;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卡他莫拉菌儿童株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非敏感率显著高于成人株.结论在5年间流感嗜血杆菌对部分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临床在参考耐药监测资料经验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送检标本培养,药敏结果可作为合理调整给药方案的依据,以降低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卡他莫拉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秭归县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龚萍 李彩华 +5 位作者 孙天赐 宋淼 龚莲 史海霞 邓力 陈绪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2017年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按2017年版CLSI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获得临床分离菌1 96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3%,革兰阴性菌... 目的了解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2017年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按2017年版CLSI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获得临床分离菌1 96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3%,革兰阴性菌80.7%。流感嗜血杆菌株5.5%(108/1967)、肺炎链球菌4.9%(96/1967)和卡他莫拉菌2.5%(50/1967)等社区获得性肺炎菌株占1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菌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的19.6%和69.0%。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菌株为91.7%、5.2%和3.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革兰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但已出现个别的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2.3%和15.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8%和0.8%、0.6%和0.6%、25.0%和25.9%、1.7%和2.3%。检出广泛耐药菌10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9株、大肠埃希菌1株。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已出现个别的耐药菌株。医院应对细菌耐药性重视,对多重耐药菌株应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细菌耐药性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龚萍 龚莲 +5 位作者 王廷波 郑勇 张爱群 何锦屏 金晓花 梅雪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了解2014年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细菌作药物敏感性试验,以2014年版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总计1 33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 目的了解2014年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细菌作药物敏感性试验,以2014年版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总计1 33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7.2%和72.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0.4%和66.7%,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菌株各占64.9%、24.3%和10.8%。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出现1株万古霉素耐药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但耐药菌株亦已出现。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31.3%。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和0.4%;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9.3%和32.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9%和1.8%。广泛耐药(XDR)菌株5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结论革兰阳性菌(除屎肠球菌1株耐万古霉素外)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但耐药菌株亦已出现。随着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和提高,拟将2级医院纳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夯实网底建设,防止细菌耐药性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重症日本斑点热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分析
4
作者 张庆勇 龚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日本斑点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诊治重症日本斑点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4年9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日本斑点热患者病例资料,选取重症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目的分析重症日本斑点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诊治重症日本斑点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4年9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日本斑点热患者病例资料,选取重症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共收治日本斑点热患者19例,其中轻症10例,重症9例,9例(100%)重症患者均有野外活动史。患者主要临床表现除发热、皮疹、乏力、纳差、焦痂等症状外,所有患者均存在多个脏器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显示:5例(55.6%)白细胞计数增高,9例(10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9例(100%)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8例(88.9%)血小板降低。9例(100%)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9例(100%)丙氨酸转氨酶增高,8例(88.9%)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6例(66.7%)总蛋白降低,9例(100%)清蛋白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3例(33.3%)血钠降低,9例(100%)血钙降低,8例(88.9%)尿素升高,6例(66.7%)肌酐升高,9例(100%)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增高,4例(44.4%)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治疗方面:所有患者均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6例(66.7%)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8例(88.9%)患者输入血小板、血浆等成分血制品,9例(100%)患者输白蛋白,并进行护肝、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各脏器的支持治疗,最终6例(66.7%)患者治愈。结论重症日本斑点热除引起发热、皮疹、焦痂等典型症状外,均引起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及时应用多西环素及各脏器支持治疗,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得到有效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日本斑点热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日本立克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立克次体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1例
5
作者 张庆勇 龚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4,共3页
日本立克次体可引起人类及动物的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该病是由携带日本立克次体的蜱虫或恙螨叮咬传播所致。1984年,在日本德岛县发现首例病例而得名,近年来我国浙江、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区均有散发病例报道,且发病呈... 日本立克次体可引起人类及动物的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该病是由携带日本立克次体的蜱虫或恙螨叮咬传播所致。1984年,在日本德岛县发现首例病例而得名,近年来我国浙江、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区均有散发病例报道,且发病呈现上升态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日本斑点热 多器官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侧齿曲霉引起慢性骨髓炎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龚萍 郝明金 +4 位作者 林雪冰 龚莲 史海霞 柳远春 陈东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2-353,共2页
在所有年龄段患者的各种类型骨与关节感染中,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真菌骨髓炎较为少见,偶见丝状真菌感染。本实验室从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死骨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白色侧齿曲霉(Parengyodontium album),原始病灶死骨组织病理切片荧光... 在所有年龄段患者的各种类型骨与关节感染中,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真菌骨髓炎较为少见,偶见丝状真菌感染。本实验室从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死骨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白色侧齿曲霉(Parengyodontium album),原始病灶死骨组织病理切片荧光及银染色:镜下均找到单个或莲藕状真菌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侧齿曲霉 慢性骨髓炎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