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对开展无陪护病房态度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莉 李银芳 邓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6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西部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对开展无陪护病房的态度,为无陪护病房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例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对无陪护病房持认可态度;其态度受传统观念及... 目的探讨西部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对开展无陪护病房的态度,为无陪护病房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例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对无陪护病房持认可态度;其态度受传统观念及亲情需要的影响;担忧无陪护病房增加经济上负担;对护理质量存在担忧;希望能够自愿选择是否入住等方面。结论开展无陪护病房是大势所趋,但应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不可操之过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西部地区 住院患者 无陪护病房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韩俊岭 韩莹 +4 位作者 张春艳 李朝晖 曲磊红 李莉 郑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ti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各组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肝纤维化指标、TGFβ1、IL-6、Leptin及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之间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TGFβ1、IL-6、Leptin及TNF-α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显著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TGFβ1、IL-6、Leptin及TNF-α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川芎嗪 酒精性肝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俊岭 杨艳红 +4 位作者 任凤杰 韩莹 谢长顺 郑岳 姚树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探讨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6例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和42... 目的:研究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探讨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6例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和42例正常对照胃黏膜细胞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组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之间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增强可能是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制之一,Hp感染未加重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胃黏膜细胞凋亡和增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孢子虫(菌)p55抗原嵌合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产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莲 栾和芝 +2 位作者 刘彤 赵雨杰 安春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4-777,786,共5页
目的构建肺孢子虫(菌)p55蛋白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分析、鉴定及纯化表达产物。方法自NCBI网站的蛋白数据库中获取p55抗原及4个变异体信息,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的抗原表位,设计包含多个可能抗原表位的多肽,根据遗传中心法则... 目的构建肺孢子虫(菌)p55蛋白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分析、鉴定及纯化表达产物。方法自NCBI网站的蛋白数据库中获取p55抗原及4个变异体信息,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的抗原表位,设计包含多个可能抗原表位的多肽,根据遗传中心法则及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密码子优化,将氨基酸序列转化为核苷酸序列,将人工合成的嵌合基因(CAG)片段连接到质粒pGEX-6p-1(含GST标签)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CAG,酶切、测序鉴定。pGEX-6p-1/CAG转化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CAG-GST。表达产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分析鉴定。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GEX-6p-1/CAG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69 000。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为CAG-GST。结论成功构建表达p55蛋白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CAG,建立表达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 p55蛋白 嵌合基因 重组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凌懿 刘慧玲 沈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2-262,共1页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对比分析石凌懿①刘慧玲①沈清②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子宫腺肌病,这一妇科常见病也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以往认为,子宫腺肌病为内在型子宫内膜...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对比分析石凌懿①刘慧玲①沈清②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子宫腺肌病,这一妇科常见病也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以往认为,子宫腺肌病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发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1期732-733,共2页
再发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分析交通部秦皇岛港口医院内科(066002)洪敏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急性心肌梗塞存活率的增加,再发性心肌梗塞亦逐渐增多,我院近10年收治急性心肌梗塞264例,其中初发233例,再梗塞31例,本... 再发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分析交通部秦皇岛港口医院内科(066002)洪敏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急性心肌梗塞存活率的增加,再发性心肌梗塞亦逐渐增多,我院近10年收治急性心肌梗塞264例,其中初发233例,再梗塞31例,本文对31例再发性心肌梗塞进行分析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再发性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kV高电压胸片摄影的效果与质量控制(附86例照片分析)
7
作者 周大桂 王澜 +1 位作者 冯春华 肖国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高电压胸片 照像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例老年三叉神经痛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利时 朱宏伟 李勇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老年人手术 手术方式 显微外科 疗效分析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显微血管减压术 安全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需求改变时线粒体的适应性代偿 被引量:2
9
作者 温含 葛新发 +1 位作者 庞洪波 张力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0-393,399,共5页
作为细胞能量供应中心的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同时还参与细胞凋亡、自噬、信号转导等生物活动,故其不仅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遗传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也与机体衰老以及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病... 作为细胞能量供应中心的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同时还参与细胞凋亡、自噬、信号转导等生物活动,故其不仅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遗传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也与机体衰老以及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机体会对能量产生不同的需求,为适应各种不同的能量需要,线粒体从形态变化、质量控制和数量三个方面对机体能量变化进行代偿,本文从这三方面对线粒体在能量需求不同时产生的适应性变化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融合-分裂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发生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愈疡饮协定方联合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白细胞介素-17、α-防御素、TGF-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媛媛 盖银玲 杨小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观察胃愈疡饮协定方联合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α-防御素、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秦皇岛港口医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目的:观察胃愈疡饮协定方联合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α-防御素、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秦皇岛港口医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胃愈疡饮协定方。2组均治疗8周(抗生素治疗仅在初始2周)。分别在治疗后6、12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Hp清除率和复发率以及IL-17、α-防御素、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反酸、嗳气和便溏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12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7和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α-防御素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愈疡饮协定方能有效的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显著提高Hp阳性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提高Hp清除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愈疡饮协定方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疗效 白细胞介素-17 Α-防御素 TGF-Β1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肺炎21例疗效分析
11
作者 刘五一 宋文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0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中医药疗法 清热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