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土镍矿酸浸废水中铁镁分离与回收利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牟文宁 崔富晖 +3 位作者 黄志鹏 沈洪涛 罗绍华 翟玉春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3,共5页
以红土镍矿酸浸产生的废水为原料,采用氧化-中和水解法沉淀铁,氢氧化钙沉淀法沉镁制备无机填料,为红土镍矿酸浸废水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提供依据。研究了沉铁过程中温度和反应终点pH值对沉铁率及镁损失率的影响,获得适宜的沉铁条件为:... 以红土镍矿酸浸产生的废水为原料,采用氧化-中和水解法沉淀铁,氢氧化钙沉淀法沉镁制备无机填料,为红土镍矿酸浸废水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提供依据。研究了沉铁过程中温度和反应终点pH值对沉铁率及镁损失率的影响,获得适宜的沉铁条件为:温度40℃、pH=4.0,此时沉铁率可达99.86%,镁损失率约为2%。同时研究了沉镁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镁钙摩尔比对镁沉淀率和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50℃、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时间2 h、镁钙摩尔比1∶1.2时,沉镁率可达99.53%,钙利用率为96.46%。采用XRD和SEM分析了沉镁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表明其为[Mg(OH)_2-CaSO_4·2H_2O]混合物,可用作无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酸浸 废水 沉铁 沉镁 铁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氧硫混合矿焙烧-浸出过程铜、镍、铁的转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富晖 牟文宁 +2 位作者 顾兴利 许茜 翟玉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71-1478,共8页
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日趋枯竭,铜镍氧硫混合矿的利用将会愈发受到关注。通过对原矿进行差热-热重、XRD以及热力学分析,揭示焙烧过程矿石矿相的转变历程,研究铜镍氧硫混合矿焙烧过程中矿物粒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铜、镍、铁转化的影响... 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日趋枯竭,铜镍氧硫混合矿的利用将会愈发受到关注。通过对原矿进行差热-热重、XRD以及热力学分析,揭示焙烧过程矿石矿相的转变历程,研究铜镍氧硫混合矿焙烧过程中矿物粒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铜、镍、铁转化的影响,探索浸出过程中溶剂、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对铜、镍、铁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粒度为74~80μm、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2 h、选择水作为浸出溶剂、浸出温度为60℃、液固比为6:1、浸出时间2 h时,镍和铜的浸出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6.25%和96.27%,铁的浸出率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氧硫混合矿 焙烧 浸出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实验条件对锰矿法制备介孔纳米四氧化三锰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滕飞 罗绍华 +4 位作者 辛海霞 王庆 康雪 牟文宁 翟玉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6-671,共6页
采用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锰矿法,以软锰矿焙烧熟料溶出液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空气为氧化剂,制备四氧化三锰。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Mn_3O_4物相、形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XRD、SEM和BET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所... 采用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锰矿法,以软锰矿焙烧熟料溶出液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空气为氧化剂,制备四氧化三锰。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Mn_3O_4物相、形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XRD、SEM和BET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所得产物物相组成没有明显影响,经过超声处理的样品结晶度更好;不同的实验条件所得产物均为介孔结构的纳米级四氧化三锰,但对产物形貌和比表面积有较大影响。实验最佳条件为:不经过超声,未加任何添加剂,Mn_SO_4反加到NH_3·H_2O中的沉淀-氧化两步法。所得产物由球状颗粒和细棒状组成,球状颗粒的粒径最小,大部分小于50 nm,比表面积为35. 05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溶液 氨水 四氧化三锰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硫酸焙烧法提取铁制备α-Fe2O3光催化剂 被引量:5
4
作者 牟文宁 卢俊达 +3 位作者 罗绍华 雷雪飞 梁金生 段昕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6-210,共5页
铁尾矿中富含铁、硅等有价元素,可作为制备功能性材料的原料。为考察硫酸焙烧法提取铁制备α-Fe2O3光催化剂的可能性,研究了焙烧过程中酸矿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铁提取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焙烧条件为:酸矿比2∶1、焙烧温度280℃、... 铁尾矿中富含铁、硅等有价元素,可作为制备功能性材料的原料。为考察硫酸焙烧法提取铁制备α-Fe2O3光催化剂的可能性,研究了焙烧过程中酸矿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铁提取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焙烧条件为:酸矿比2∶1、焙烧温度280℃、焙烧时间2 h,此时铁的提取率为89.80%。焙烧熟料经浸出、过滤制得含铁的硫酸盐溶液,采用中和沉淀法制备含铁的前驱体,再经400℃煅烧2 h制得粒径为40~50 nm、分散性较好的α-Fe2O3光催化剂。α-Fe2O3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时,暗反应20 min吸附率为56%,光催化120 min时的降解率可达99%,表明α-Fe2O3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该研究结果实现了铁尾矿中铁的综合利用,促进光催化剂的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硫酸焙烧法 α-Fe2O3光催化剂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焙烧红土镍矿工艺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洁 崔富晖 +2 位作者 辛海霞 申晓毅 翟玉春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9,74,共8页
本文采用硫酸铵焙烧-水浸工艺,将红土镍矿与硫酸铵混合焙烧,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物料配比和矿粉粒度对镍、镁、铝和铁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影响焙烧效果的各因素顺序为:物料配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矿... 本文采用硫酸铵焙烧-水浸工艺,将红土镍矿与硫酸铵混合焙烧,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物料配比和矿粉粒度对镍、镁、铝和铁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影响焙烧效果的各因素顺序为:物料配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矿粉粒度.优化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120min,物料配比2∶1,矿粉粒度小于80μm,镍、镁和铝提取率大于98%,铁提取率大于94%.研究了焙烧过程镍、镁、铝和铁与硫酸铵反应过程的动力学.镍、镁、铝和铁的反应速率均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9.93 k J·mol^(-1)、18.96 k J·mol^(-1)、17.86 k J·mol^(-1)和20.83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硫酸铵 焙烧-水浸 综合利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铁尾矿基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牟文宁 辛海霞 +2 位作者 雷雪飞 康雪 罗绍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3,148,共6页
以铁尾矿为原料,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表面改性经交联反应制备铁尾矿基复合材料。通过研究改性过程中铁尾矿粒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制备的铁尾矿基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各因素影响复合材料吸水率的主次顺... 以铁尾矿为原料,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表面改性经交联反应制备铁尾矿基复合材料。通过研究改性过程中铁尾矿粒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制备的铁尾矿基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各因素影响复合材料吸水率的主次顺序为:改性温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矿粉粒度,最佳改性条件为:矿粉粒度95~105μm,温度20℃,搅拌时间6 h,改性剂浓度0.25%。所制备的铁尾矿基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可达76.8%,保水性能随着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呈降低趋势;吸盐水率为68.6%,耐盐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铁尾矿 表面改性 吸水性能 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硫酸体系对不同类型粉煤灰铝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辛海霞 徐玉君 +5 位作者 崔富晖 吴艳 林捷 任杭 牟文宁 翟玉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3,共6页
以内蒙古某电厂2种不同类型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硫酸混合体系焙烧粉煤灰提取其中的铝,在分析粉煤灰成分和物相的基础上,研究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物料配比对2种粉煤灰中铝提取率的影响。通过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熟料溶出... 以内蒙古某电厂2种不同类型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硫酸混合体系焙烧粉煤灰提取其中的铝,在分析粉煤灰成分和物相的基础上,研究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物料配比对2种粉煤灰中铝提取率的影响。通过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熟料溶出渣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硫酸体系对不同类型粉煤灰中铝的提取影响差异较大,在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2.0 h、硫酸铵和硫酸加入质量为理论质量2倍的条件下,疏松多孔型粉煤灰和光滑致密型粉煤灰的铝提取率分别为98%和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焙烧 提取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某高硅铁尾矿碱浸硅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牟文宁 辛海霞 +1 位作者 雷雪飞 罗绍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8-191,共4页
承德某高硅铁尾矿Si O2含量为65.27%,主要含硅矿物为石英和高岭石。为高附加值地开发利用该铁尾矿,从回收硅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a OH为浸硅剂,硅的转化率随着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Na OH初始浓度的增... 承德某高硅铁尾矿Si O2含量为65.27%,主要含硅矿物为石英和高岭石。为高附加值地开发利用该铁尾矿,从回收硅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a OH为浸硅剂,硅的转化率随着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Na OH初始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各因素对硅转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Na OH初始浓度>液固比;在浸出温度为140℃,浸出时间为5 h,Na OH初始浓度为55%,液固比为5.5∶1情况下,硅的转化率达96.14%,为承德高硅铁尾矿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铁尾矿 NaOH碱浸 含硅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温碱性熔炼技术的熔体物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牟文宁 辛海霞 +1 位作者 雷雪飞 翟玉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1,100,共5页
基于有色金属资源的低温碱性熔炼技术,采用半球点法、旋转柱体法、阿基米德法和拉筒法,分别测定了NaOH体系、NaOH-Na2CO3体系和NaOH-Na2CO3-Na2SO4体系的熔化温度和高温密度、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并研究了不同碱组分含量对各体系物化... 基于有色金属资源的低温碱性熔炼技术,采用半球点法、旋转柱体法、阿基米德法和拉筒法,分别测定了NaOH体系、NaOH-Na2CO3体系和NaOH-Na2CO3-Na2SO4体系的熔化温度和高温密度、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并研究了不同碱组分含量对各体系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熔化温度、粘度、表面张力和密度均随着Na2CO3和Na2SO4含量增加而增大,三个体系的熔化温度、粘度、表面张力和高温密度的大小顺序为:NaOH-Na2CO3-Na2SO4体系>NaOH-Na2CO3体系>NaOH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碱性熔炼 NaOH-Na2CO3-Na2SO4体系 熔化温度 粘度 表面张力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