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晓东 赵丽 +2 位作者 田小卫 李福学 王学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PIS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家族史、卒中次数、短暂... 目的探讨引起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PIS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家族史、卒中次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吸烟、饮酒等共20个因素进行2χ或t检验,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其影响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①有高血压病史者,PIS组73例(66%),非PIS组35例(32%),P<0.01。②有糖尿病史者,PIS组46例(42%),非PIS组9例(8%),P<0.01。③入院时高血糖者,PIS组51例(46%),非PIS组13例(12%),P<0.01。④卒中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者,PIS组31例(28%),非PIS组9例(8%),P<0.01。⑤入院时感染发热者,PIS组17例(16%),非PIS组5例(4%),P<0.05。⑥有冠心病史者,PIS组17例(16%),非PIS组5例(4%),P<0.05。⑦有TIA发作史者,均发生在PIS组,P<0.05。⑧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IS组为7±4,非PIS组为5±4,P<0.05。将20个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水平为界,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个危险因素依次排列顺序为,既往糖尿病史、入院时感染发热、既往高血压史、有TIA发作史。此4个因素可进入回归模型。结论糖尿病、合并感染、高血压和TIA是PIS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PIS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脑梗死患者缺血耐受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晓东 赵丽 王学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6-97,共2页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神经细胞可起保护作用。间隔一定时间以后,不仅能使严重脑缺血所致的缺血性损伤的体积缩小,而且可使神经功能损害减轻,此即所谓“缺血耐受”(ischemic tolerance,IT)现象,因其与...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神经细胞可起保护作用。间隔一定时间以后,不仅能使严重脑缺血所致的缺血性损伤的体积缩小,而且可使神经功能损害减轻,此即所谓“缺血耐受”(ischemic tolerance,IT)现象,因其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而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我们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观察,以探讨TIA在脑缺血耐受方面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脑缺血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