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丽娜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期83-83,85,共2页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合理化实施,对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探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措施问题。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现状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孟海英 刘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66-67,共2页
从种薯准备、冬前整地扣棚、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秦皇岛市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双膜覆盖 栽培技术 河北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鲜食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香 聂庭彬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8期23-24,共2页
甘薯是秦皇岛市主栽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3 hm^(2)左右,主要以淀粉型品种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甘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鲜食型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2... 甘薯是秦皇岛市主栽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3 hm^(2)左右,主要以淀粉型品种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甘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鲜食型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已发展到3300 hm^(2)左右。为推动鲜食甘薯绿色高效生产,解决甘薯生产中存在的肥料施用不科学、农药使用不规范、商品薯率低等问题,在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创新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秦皇岛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冀东甘薯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综合试验推广站)在卢龙县连续4年开展鲜食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模式。现将该技术模式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产技术 鲜食甘薯 试验示范项目 种植结构调整 甘薯生产 肥料施用 甘薯品种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水稻旱种栽培技术
4
作者 刘香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2期18-18,共1页
1水稻旱种栽培的意义 1.1有利于实现节水种稻。水稻旱种采用早整地,节约耕、整地用水;4叶期前旱长,不需要育苗过程,节约育苗用水;中后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只在关键时期浇水,不需要保持水层,节约灌溉用水。示范点记录数据显示... 1水稻旱种栽培的意义 1.1有利于实现节水种稻。水稻旱种采用早整地,节约耕、整地用水;4叶期前旱长,不需要育苗过程,节约育苗用水;中后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只在关键时期浇水,不需要保持水层,节约灌溉用水。示范点记录数据显示,水稻旱种可节水50%以上。因此水稻旱种可以缓解本市插秧季节用水矛盾,节省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种 秦皇岛市 栽培 水资源利用率 技术 节水种稻 育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秉昌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8期32-33,共2页
本文是以农业技术在微信平台上的推广为例,通过对微信平台的优势和我国现如今农业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等2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推动农业技术在微信公众号的应用的措施和方法,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微信公众平台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秉昌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5期84-85,共2页
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为农业技术推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73-73,75,共2页
介绍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的要点,提出促进该技术推广的主要措施,以为甜玉米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 甜玉米 栽培技术 一年两茬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丁丽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45-46,共2页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在对秦皇岛市种植业结构开展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在对秦皇岛市种植业结构开展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种植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提出了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结构调整 成效 问题 对策 河北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菜架豆高效种植模式
9
作者 任丽娜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结合秦皇岛地区的自然条件,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蔬菜种植户的产量与收益,本研究对适宜该地区的日光温室番茄-生菜-架豆高效种植模式进行探讨,对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设施结构、主栽品种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结合秦皇岛地区的自然条件,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蔬菜种植户的产量与收益,本研究对适宜该地区的日光温室番茄-生菜-架豆高效种植模式进行探讨,对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设施结构、主栽品种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为该地区实现日光温室高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植 秦皇岛 日光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丽娟 《河北农业》 2019年第2期10-12,共3页
花生是秦皇岛市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左右,是继玉米之后的第二大农作物。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光热资源充足,具有花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多采用早春时节播种的春花生种植方式。
关键词 秦皇岛市 光热 花生 地膜覆盖 条件 河北省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丽娜 《种子科技》 2021年第8期60-61,共2页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应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保证水稻不被污染,提高水稻质量,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黎县春马铃薯二膜三膜覆盖栽培模式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秀艳 刘香 +3 位作者 李秉昌 丁丽娟 任丽娜 田梦君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为对比秦皇岛市昌黎县二季作区覆膜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优劣性,于2021—2023年在昌黎县进行二膜、三膜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两种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三膜覆盖模式... 为对比秦皇岛市昌黎县二季作区覆膜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优劣性,于2021—2023年在昌黎县进行二膜、三膜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两种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三膜覆盖模式整个生育期比二膜提前5~6 d,产量提高11.6%~16.3%,经济效益增幅11.7%~21.8%。三膜覆盖模式可作为优势模式在昌黎县推广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盖模式 二季作区 昌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卢龙县鲜食甘薯标准化生产的思考
13
作者 王秀艳 《河北农业》 2024年第5期51-52,共2页
甘薯引入中国已有400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一年甘薯半年粮”,甘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生产能力连年提高,甘薯早已淡出我们的主食食谱。但近年来,... 甘薯引入中国已有400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一年甘薯半年粮”,甘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生产能力连年提高,甘薯早已淡出我们的主食食谱。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习惯也随之变化,甘薯作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保健食品、药食同源食品,正在快速走上人们的餐桌,消费群体也从过去的“贫下中农”转变为“中产阶级以上”。因鲜食甘薯价格也一直较主粮作物有明显优势,鲜食甘薯产业在近十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高效农业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甘薯 高效农业 粮食生产能力 饮食消费 粮食安全 标准化生产 保健食品 卢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秉昌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为探明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指导秸秆还田下小麦施氮用量,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还田为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W)和秸秆粉碎全量还田(S)试验,副区为氮肥处理,设置3个施氮量,分别为160 kg/hm^(2)(N1);200 kg/hm^(2)(N2)... 为探明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指导秸秆还田下小麦施氮用量,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还田为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W)和秸秆粉碎全量还田(S)试验,副区为氮肥处理,设置3个施氮量,分别为160 kg/hm^(2)(N1);200 kg/hm^(2)(N2);240 kg/hm^(2)(N3),研究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秸秆不还田处理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WN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在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处理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施氮量200 kg/hm^(2)时产量最高,说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够显著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秸秆还田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城 张敏 +3 位作者 宋霄君 刘希伟 李秉昌 蔡瑞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7-22,共6页
大田条件下,以糯小麦农大糯50222和非糯小麦轮选9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0,100,200,300 kg·hm^(-2)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非糯小麦的差别。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 大田条件下,以糯小麦农大糯50222和非糯小麦轮选9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0,100,200,300 kg·hm^(-2)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非糯小麦的差别。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均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趋势与非糯小麦明显不同。适量施氮农大糯50222营养器官花前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移量增加,施氮过多则会降低;而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增施氮肥造成农大糯50222灌浆持续期变短,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及缓增期天数减少,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氮肥用量 物质转运 籽粒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几项措施
16
作者 丁丽娟 《河北农业》 2019年第1期33-34,共2页
干旱可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造成经济损失,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如何防止并减轻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已成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种植户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耕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的差异,农作... 干旱可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造成经济损失,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如何防止并减轻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已成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种植户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耕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的差异,农作物抵抗干旱的能力却截然不同。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全面提升农作物综合防旱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能力 农作物 高标准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