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抑郁失眠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决策力的影响
1
作者 杨柳 武业琛 +1 位作者 王珊珊 张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析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抑郁失眠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决策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58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有抑郁失眠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8例,有抑郁失眠症;对照组502例,无... 目的:探析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抑郁失眠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决策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58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有抑郁失眠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8例,有抑郁失眠症;对照组502例,无抑郁失眠症。比较两组实操技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基线资料。结果:观察组无菌操作、口腔护理、心肺复苏、静脉输注、配药无误、手术技能、疾病筛查与诊断实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延迟记忆、注意力集中、执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30~39岁、大专学历、工作年限在5~10年、平均工作时长>50 h/周、轮班、急诊科、ICU、儿科、税后月平均收入<5000元、离异或丧偶及未婚、睡眠<6 h/d、近1年内是否有过医患纠纷或患方暴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无子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医护人员出现抑郁失眠症,需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其抑郁情绪、失眠症状,避免因抑郁失眠症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造成过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抑郁 失眠 决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T-I对首发抑郁障碍伴失眠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武业琛 张铮 +8 位作者 张小丽 贾丽妍 赵颖逾 杨兆辉 陈妍华 赵丽 胡岳 梁银 王兴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2期82-87,共6页
目的观察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首发抑郁障碍伴失眠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首发抑郁障碍伴失眠59例,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胶囊、酒石酸唑吡坦联... 目的观察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首发抑郁障碍伴失眠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首发抑郁障碍伴失眠59例,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胶囊、酒石酸唑吡坦联合CBT-I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胶囊、酒石酸唑吡坦治疗。干预12周后比较2组干预前后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治疗期间镇静药物停用情况和治疗安全性。结果干预12周后,2组QIDS-SR16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问卷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干预12周后,2组SAS评分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研究组入睡潜伏期(SL)、睡眠后总觉醒时间(WASO)、觉醒次数(NW)均显著缩短或减少,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SE)显著延长或增加,对照组干预12周后SE增加、WASO缩短,且研究组SL、NW短于或小于对照组,S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镇静药物停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安全性均较好。结论CBT-I能改善首发抑郁障碍伴失眠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并能有效减少镇静药物使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失眠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 睡眠质量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