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玮 焦体峰 +3 位作者 侯彩丽 赵欣娜 赵瑞祥 周靖欣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21,356,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聚乙烯醇( PVA)/聚丙烯酸( PAA)/氧化石墨烯( 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FT-IR)等技术对复合纤维材料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表征. 同时详细研究了制备过...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聚乙烯醇( PVA)/聚丙烯酸( PAA)/氧化石墨烯( 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FT-IR)等技术对复合纤维材料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表征. 同时详细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组分浓度、针头尺寸与加入量的最优条件. 结果表明,PVA的浓度在8%~9%范围内能够单独纺丝形成均匀的纤维结构,加入PAA/GO混合溶液后,控制适当粘度即可电纺成丝且热处理后形成的纤维由水溶性转变为非水溶. 本研究工作为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材料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晶种对氟硅酸钠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瑞祥 安永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48,共3页
介绍了间歇法工业生产氟硅酸钠过程中添加晶种对氟硅酸钠结晶的影响。按照是否添加晶种以及原料酸、盐的加入方式进行了6组工业试验,对6种反应模式所对应的氟硅酸钠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找出了优化的晶种添加数量。研究... 介绍了间歇法工业生产氟硅酸钠过程中添加晶种对氟硅酸钠结晶的影响。按照是否添加晶种以及原料酸、盐的加入方式进行了6组工业试验,对6种反应模式所对应的氟硅酸钠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找出了优化的晶种添加数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间歇法氟硅酸钠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满足不同客户要求的优质产品。推荐采用添加晶种、酸和盐按比例同时加入的半连续法,推荐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细沙状的氟硅酸钠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酸钠 晶种添加数量 氟硅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氟硅酸镁工艺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瑞祥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82,共4页
为了寻求工业生产氟硅酸镁的最佳工艺条件,降低能耗并提高产品质量,系统研究并优化了利用磷肥工业副产氟硅酸和氧化镁粉生产氟硅酸镁晶体颗粒产品的工艺参数。列举了氟硅酸镁产品的粒径以及粒度分布等物化性能指标,得到了氟硅酸镁产品... 为了寻求工业生产氟硅酸镁的最佳工艺条件,降低能耗并提高产品质量,系统研究并优化了利用磷肥工业副产氟硅酸和氧化镁粉生产氟硅酸镁晶体颗粒产品的工艺参数。列举了氟硅酸镁产品的粒径以及粒度分布等物化性能指标,得到了氟硅酸镁产品最大产率的最佳工艺参数:直接将氧化镁粉计量加入合成槽,并确定其加入的顺序,氟硅酸质量分数为16%,m(氧化镁)/m(氟硅酸)为0.244-0.260,合成温度控制在40-50℃,得到浓度较高的产品溶液;蒸发温度为35-45℃,蒸发浓缩的晶浆进入MSMPR冷却结晶槽;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30℃,结晶槽搅拌器的转动频率控制在20-40 Hz,产品粒径可以控制在0.16-0.37 mm,该研究可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工艺技术方面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工业 副产氟硅酸 氧化镁粉 氟硅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钠产品结块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瑞祥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8,共3页
氟硅酸钠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其用途相当广泛。氟硅酸钠的质量优良、性能稳定是用户大量有效使用的保证。详细分析了氟硅酸钠结块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从反应、干燥工艺控制入手,优化了加料方式,得到便于离心分离的产品,产品的颗粒形状不... 氟硅酸钠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其用途相当广泛。氟硅酸钠的质量优良、性能稳定是用户大量有效使用的保证。详细分析了氟硅酸钠结块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从反应、干燥工艺控制入手,优化了加料方式,得到便于离心分离的产品,产品的颗粒形状不同、粒度分布不同,直接影响产品的干燥操作。产品的最终含水量越少和包装前温度越低,产品越不易结块。产品的码放高度和存放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均能对产品结块造成影响。通过优化反应、干燥、冷却工艺控制可以防止产品结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控制 氟硅酸钠 结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