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身蝴蝶鲤和龙凤鲤杂交试验
1
作者 李同庆 裴向军 +1 位作者 马军志 张志华 《河北渔业》 2025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增加蝴蝶鲤品种,试验通过温室和锅炉调节水温培育,一年两次对短身蝴蝶鲤雌鱼与黑色、红色和黄色的龙凤鲤雄鱼进行杂交,催产亲鱼185组,使蝴蝶鲤由传统的“石膏白”体色向多彩体色突破性转变,繁育出分黑白色、黑红和黄色的蝴蝶鲤品种。... 为增加蝴蝶鲤品种,试验通过温室和锅炉调节水温培育,一年两次对短身蝴蝶鲤雌鱼与黑色、红色和黄色的龙凤鲤雄鱼进行杂交,催产亲鱼185组,使蝴蝶鲤由传统的“石膏白”体色向多彩体色突破性转变,繁育出分黑白色、黑红和黄色的蝴蝶鲤品种。共孵化水花925万尾,培育出全长10~15 cm的优质商品苗种350万尾,成活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鲤 龙凤鲤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夏季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婧美 徐晨曦 +3 位作者 赵春龙 赵吉 周会文 崔粉娥 《河北渔业》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解北戴河近岸海域夏季水质状况,2020—2022年7、8月份对北戴河近岸海域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近三年北戴河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良好,pH值、COD、油类、磷酸盐、无机氮基本维持在一类水质标准。文章分析了北戴河近岸海域海... 为了解北戴河近岸海域夏季水质状况,2020—2022年7、8月份对北戴河近岸海域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近三年北戴河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良好,pH值、COD、油类、磷酸盐、无机氮基本维持在一类水质标准。文章分析了北戴河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人为污染、海洋生物污染和陆域污染等,并对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控制污染与开发、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防治水母灾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海域环境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规格全雌牙鲆池塘养殖效果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朝徽 司飞 +5 位作者 任建功 徐岩 刘霞 于清海 傅少华 徐晨曦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5期31-35,共5页
为了解全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池塘养殖适合的入池规格,本试验研究了大规格(5 cm)和小规格(3 cm)全雌牙鲆入池后的体长、体重、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池塘养殖,出池时大规格(5 cm)全雌牙鲆平均体长24.08 cm、... 为了解全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池塘养殖适合的入池规格,本试验研究了大规格(5 cm)和小规格(3 cm)全雌牙鲆入池后的体长、体重、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池塘养殖,出池时大规格(5 cm)全雌牙鲆平均体长24.08 cm、平均体重183.66 g,小规格(3 cm)全雌牙鲆平均体长21.88 cm、平均体重139.53 g,池塘放养大规格全雌牙鲆生长速度较小规格全雌牙鲆生长速度快;但小规格全雌牙鲆成活率(60.57%)明显高于大规格全雌牙鲆成活率(48.91%);大规格苗种池塘投入养殖成本比小规格苗种池塘高1万元左右,而平均利润率低30%以上,平均单产量利润低2.45元/kg。结果表明:5月上中旬池塘放养小规格(3 cm)全雌牙鲆即可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雌牙鲆 池塘养殖 生长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野生及养殖牙鲆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海涛 范宁宁 +3 位作者 万玉美 孙桂清 吴彦 徐晨曦 《河北渔业》 2019年第11期1-7,27,共8页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传统形态学和现代框架结构特征数据,利用方差、聚类、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雌核发育牙鲆、野生牙鲆、养殖牙鲆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雌核发育牙鲆、野生牙鲆、养殖牙鲆间38个指标存...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传统形态学和现代框架结构特征数据,利用方差、聚类、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雌核发育牙鲆、野生牙鲆、养殖牙鲆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雌核发育牙鲆、野生牙鲆、养殖牙鲆间38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先和野生牙鲆聚成一支,二者再与养殖牙鲆聚到一支。共得到9个主成分,表明三种牙鲆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牙鲆鱼体纵向和头部性状指标间。雌核发育、野生、养殖牙鲆的判别准确率P1均为90%,其判别准确率P2分别为96.43%、90%、84.38%,综合判别率为90%。研究表明:方差、聚类、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三种牙鲆差异分析比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聚类 主成分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对大菱鲆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师皓晨 万玉美 +4 位作者 孙桂清 赵海涛 崔兆进 吴彦 陈秀玲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2期1-4,25,共5页
在水温(15±2)℃条件下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Cu^(2+)胁迫对体重(8.19±1.47)g,体长(6.0±0.4)cm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水中Cu^(2+)浓度的升高,大菱鲆幼鱼表现出更多显著的急躁... 在水温(15±2)℃条件下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Cu^(2+)胁迫对体重(8.19±1.47)g,体长(6.0±0.4)cm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水中Cu^(2+)浓度的升高,大菱鲆幼鱼表现出更多显著的急躁狂游、抬头频繁、跳跃、鳃盖起伏剧烈和分泌黏液等应激行为,随胁迫时间增加,大菱鲆幼鱼的死亡率显著升高。Cu^(2+)对大菱鲆幼鱼的48 h、72 h和96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926、1.733和1.221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0.1221 mg/L。暴露时间为48 h、72 h和96 h回归方程分别为y=2.065 x+4.0371,y=4.0953 x+4.0223和y=8.7459 x+4.243。Cu^(2+)对大菱鲆幼鱼属于中等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急性毒性 Cu^(2+) LC_(50) 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规格大菱鲆血常规分析
6
作者 原永珠 任海 +4 位作者 高桂生 徐晨曦 陈秀玲 靳晓敏 房海 《河北渔业》 2020年第5期6-8,24,共4页
通过人工方法结合Pentr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三种不同规格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重要血液生理指标,以期探讨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血液指标特点。结果显示:350 g组大菱鲆粒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百分比、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70 g组... 通过人工方法结合Pentr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三种不同规格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重要血液生理指标,以期探讨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血液指标特点。结果显示:350 g组大菱鲆粒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百分比、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70 g组(P<0.05);70 g组大菱鲆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350 g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与鱼体规格正相关且350 g组与20 g组间红细胞压积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三种不同规格大菱鲆间血栓细胞系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因大菱鲆红细胞系及白细胞系部分血液指标在不同规格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难以得出正常参考范围;血栓细胞系受鱼体规格影响较小,可作为大菱鲆血液常规指标基础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血液指标 血常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环刺螠与刺参工厂化立体生态混养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秀玲 张丽敏 +2 位作者 徐晨曦 尹向辉 魏滨 《河北渔业》 2019年第6期8-9,共2页
为了改变目前工厂化养殖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的现状,2018年4月-12月在秦皇岛龙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个废弃的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了单环刺螠( Urechis unicinctus )与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工厂化立体生态混养试验。单环刺螠和刺... 为了改变目前工厂化养殖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的现状,2018年4月-12月在秦皇岛龙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个废弃的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了单环刺螠( Urechis unicinctus )与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工厂化立体生态混养试验。单环刺螠和刺参均属于底栖动物,二者的食性也比较接近,都具有滤水和净化水质的功能。但栖息空间有所不同。在养殖池中,刺参生活在水体底层的沙子上面,主要摄食水中的藻类、有机碎屑和腐殖质等;单环刺螠在水底潜沙生活,不仅摄食配合饲料,还摄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和腐殖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单环刺螠 混养试验 刺参 生态 水产养殖 有机碎屑 养殖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成伟 《今日畜牧兽医》 2019年第9期45-45,44,共2页
水产养殖在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也会对周边的水域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会限制其规模... 水产养殖在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也会对周边的水域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会限制其规模化的发展,也不利于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也是当前相关行业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前的水产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环境污染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刺参-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菊花心江蓠生态混养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晨曦 陈秀玲 +5 位作者 高晓田 张丽敏 刘鸣扬 赵春龙 崔兆进 付仲 《河北渔业》 2022年第3期24-26,共3页
为提高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效益,构建了一种刺参-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菊花心江蓠生态混养模式,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的单产高达3191.25 kg/hm^(2),其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单产1875 kg/hm^(2),日本对虾(Pe... 为提高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效益,构建了一种刺参-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菊花心江蓠生态混养模式,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的单产高达3191.25 kg/hm^(2),其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单产1875 kg/hm^(2),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504 kg/hm^(2),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307.5 kg/hm^(2),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50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 生态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反季节养殖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艳艳 宋学章 +5 位作者 张爱华 孙福先 孙家强 王海凤 张庆荣 肖国娟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2期12-14,共3页
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节能环保养殖模式,试验采取低温养殖、余热回收等措施,开展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反季节低温养殖试验,养殖周期94~109 d,对虾养成规格50~80尾/kg。平均售价98元/kg,平均产量12 kg/m^(2),平均成本42.1元/kg,平均... 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节能环保养殖模式,试验采取低温养殖、余热回收等措施,开展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反季节低温养殖试验,养殖周期94~109 d,对虾养成规格50~80尾/kg。平均售价98元/kg,平均产量12 kg/m^(2),平均成本42.1元/kg,平均纯利润670.9元/m^(2),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工厂化 反季节 低温 养殖 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工厂化盐度驯化高效养殖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晨曦 付仲 +5 位作者 孙绍永 孙桂清 陈秀玲 张丽敏 云天来 裴向军 《河北渔业》 2022年第8期17-18,26,共3页
为进一步拓展河北省冷水鱼产业链,有效提升冷水鱼肉质品质及养殖效益,引进平均规格200 g/尾优质大规格史氏鲟鱼种,进行鲟鱼工厂化盐度驯化高效养殖试验,咸化后鲟鱼平均规格1.165 kg/尾,成活率92.3%,平均产量10.75 kg/m^(2);比常规养殖... 为进一步拓展河北省冷水鱼产业链,有效提升冷水鱼肉质品质及养殖效益,引进平均规格200 g/尾优质大规格史氏鲟鱼种,进行鲟鱼工厂化盐度驯化高效养殖试验,咸化后鲟鱼平均规格1.165 kg/尾,成活率92.3%,平均产量10.75 kg/m^(2);比常规养殖鲟鱼平均产量增加2.35 kg/m^(2),单位产值提高200元/m^(2),按目前市场价格估算,效益增加75元/m^(2),效益提高70%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盐度驯化 工厂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加州鲈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晓田 赵春龙 +2 位作者 张立坤 胡永波 肖国娟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1期18-20,共3页
为了解不同开口饵料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上浮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饵料进行开口饵料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活卤幼的加州鲈仔鱼存活率和体长净增长最高,分别为45%和0.18 cm;其次为微粒子配合饲料,存活率和体... 为了解不同开口饵料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上浮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饵料进行开口饵料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活卤幼的加州鲈仔鱼存活率和体长净增长最高,分别为45%和0.18 cm;其次为微粒子配合饲料,存活率和体长净增长分别为3%和0.09 cm;而分别投喂冰冻海水轮虫、海水鱼育苗专用配合饲料和营养虾奶粉的加州鲈仔鱼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仔鱼 开口饵料 成活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急性毒性
13
作者 王鑫 赵海涛 +4 位作者 万玉美 孙桂清 崔兆进 吴彦 陈秀玲 《河北渔业》 2022年第3期4-7,26,共5页
为了解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急性毒性,选用体长(6.00±0.40)cm,体质量(8.19±1.47)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在水温(15.0±2.0)℃条件下,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r(Ⅵ... 为了解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急性毒性,选用体长(6.00±0.40)cm,体质量(8.19±1.47)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在水温(15.0±2.0)℃条件下,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r(Ⅵ)胁迫下大菱鲆幼鱼死亡率的概率单位与Cr(Ⅵ)的浓度对数的48 h、72 h和96 h回归方程分别为y=13.167 x-20.76,y=6.2083 x-5.2783和y=6.25 x-4.0067。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90.449、45.248、27.606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2.76 mg/L。Cr(Ⅵ)对大菱鲆幼鱼的毒性级别为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Cr(Ⅵ)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冬季闲置小棚养殖海参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岭 肖国娟 +4 位作者 孙绍永 云天来 张志伟 孙庆冬 王德彬 《河北渔业》 2022年第6期15-16,共2页
为探索海参养殖新模式,解决南美白对虾养殖小棚冬季闲置问题,开展了小棚冬季养殖海参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养殖期间海参只有10 d时间进行了冬眠,该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小棚闲置时间,实现了海参低成本、高效健康养殖,并且将利润最大化,海参... 为探索海参养殖新模式,解决南美白对虾养殖小棚冬季闲置问题,开展了小棚冬季养殖海参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养殖期间海参只有10 d时间进行了冬眠,该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小棚闲置时间,实现了海参低成本、高效健康养殖,并且将利润最大化,海参平均单产4978.13 kg/hm^(2),平均利润29.34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闲置小棚 养殖 海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对池塘嗜水气单胞菌抑制效果试验
15
作者 肖国娟 《科学养鱼》 2020年第11期49-50,共2页
嗜水气单胞菌能引起鱼类出血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和夏季,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常用化学消毒剂、中药制剂、抗生素等。近年来,具有水质调节和拮抗病原菌作用的微生物制剂逐渐发展起来。目前通过体外试验,已经筛... 嗜水气单胞菌能引起鱼类出血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和夏季,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常用化学消毒剂、中药制剂、抗生素等。近年来,具有水质调节和拮抗病原菌作用的微生物制剂逐渐发展起来。目前通过体外试验,已经筛选出很多具有病原菌拮抗作用的菌种,但其使用效果往往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从青鱼塘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对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SSW-LA),通过在青鱼塘的应用试验,探索其最佳的适用条件及施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微生物制剂 拮抗作用 施用方法 水产养殖 化学消毒剂 解淀粉芽孢杆菌 出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塘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辨析
16
作者 肖国娟 刘军锋 王建坤 《科学养鱼》 2020年第4期71-72,共2页
近年,我国地表水体蓝藻水华大面积暴发,我们通过对水文水质、气候气象条件的长期监测,为蓝藻水华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而水华发生主导因子却仍无定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河蟹养殖塘是蓝藻水华的重灾区,微生物制剂、生物酶和活力碳等针... 近年,我国地表水体蓝藻水华大面积暴发,我们通过对水文水质、气候气象条件的长期监测,为蓝藻水华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而水华发生主导因子却仍无定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河蟹养殖塘是蓝藻水华的重灾区,微生物制剂、生物酶和活力碳等针对蓝藻控制的产品仅能起到短期抑制效果,充分说明蟹塘的水质特点适宜蓝藻的大量增殖。因此,我们以蟹塘水质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蓝藻水华不可控和相对可控两种类型的池塘,探索蓝藻水华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为避免研究结论的片面性,我们选择了长期条件下水体重度富营养化却未发生蓝藻水华的鱼塘(优势种主要为绿藻和硅藻)进行参照,辩证分析蓝藻水华的水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水文水质 富营养化 微生物制剂 河蟹养殖 水质特点 气象条件 地表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
17
作者 肖国娟 李春岭 +2 位作者 郭金龙 孙庆冬 田文芳 《河北渔业》 2021年第4期15-17,44,共4页
为寻找安全高效的抑制蓝藻方法,以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为出发菌株,验证了其在不同浓度(1×105个/mL、1×106个/mL、1×107个/mL)、不同温度(25℃、35℃)、不同pH值(7、7.5、8)下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 为寻找安全高效的抑制蓝藻方法,以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为出发菌株,验证了其在不同浓度(1×105个/mL、1×106个/mL、1×107个/mL)、不同温度(25℃、35℃)、不同pH值(7、7.5、8)下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娄彻氏链霉菌在35℃、pH值为7.5~8时的抑藻作用较强,其合适的抑藻浓度为1×106~107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
18
作者 李春岭 肖国娟 +5 位作者 云天来 李国强 张志伟 张玉忠 孙月双 孙绍永 《河北渔业》 2022年第7期12-14,共3页
为解决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P5仔虾质量下降、规格不整齐、各阶段发育变态拖期、出成率低等问题,开展了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培育的P5仔虾体长变异系数小于5%,培育周期较原有缩短30 h,出成率提高... 为解决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P5仔虾质量下降、规格不整齐、各阶段发育变态拖期、出成率低等问题,开展了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培育的P5仔虾体长变异系数小于5%,培育周期较原有缩短30 h,出成率提高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P5仔虾 生态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源非脱羧勒克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19
作者 陈启民 陈博 +1 位作者 肖国娟 费芳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46-48,共3页
为明确秦皇岛某水产养殖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突发死亡的原因,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从患病大菱鲆病灶组织中分离出优势菌,进行生理生化检测、16S rRNA序列分析与鉴定,通过攻毒试验与药敏分析为其防治奠定基... 为明确秦皇岛某水产养殖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突发死亡的原因,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从患病大菱鲆病灶组织中分离出优势菌,进行生理生化检测、16S rRNA序列分析与鉴定,通过攻毒试验与药敏分析为其防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大菱鲆重要组织中均分离出相似优势菌株,生理生化分析与分子检测结果均表明该优势菌为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攻毒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即为本次病症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等高敏,对氨苄西林等中敏,对苯唑西林等耐药。本研究首次在养殖海水鱼中检出非脱羧勒克菌,药敏分析结果为其防治提供了有效依据,提示养殖生产中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分离鉴定 药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