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苷及其衍生物合成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君涛 汪凤臣 +3 位作者 杜鹏飞 盛韵脂 冯自立 陈旺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8-254,共7页
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含人参皂苷Rb1、Rd、Rg1、Re和三七皂苷R1等常量成分,以及人参皂苷CK、F1、F2等微量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β-葡萄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等生物酶... 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含人参皂苷Rb1、Rd、Rg1、Re和三七皂苷R1等常量成分,以及人参皂苷CK、F1、F2等微量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β-葡萄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等生物酶催化或化学方法实现从常量成分向微量成分的定向转化,主要作用位点是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C-3、C-20位和原人参三醇型皂苷的C-6、C-20位糖苷键。研究显示,三七皂苷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转移和侵袭、调控细胞周期和能量代谢、促进肿瘤微血管正常化、逆转多药物耐药和化疗药物增敏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效果。总结了三七皂苷的32种单体皂苷结构;并综合分析了酶法和化学法转化三七皂苷结构的机制、作用位点和基团。同时,探讨了三七皂苷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此外,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究三七皂苷的构效关系和药代动力学,以期高效、多向地开发基于三七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药物,以优化其药效,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衍生物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性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玲义 兰阿峰 +2 位作者 郭素芬 曹乐 彭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35-46,69,共13页
通过研究菌株Zb-21[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WX-6[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特性,以明确其生长规律。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镰刀菌生长状态影响显著,菌株Zb-21在pH值为7、温度为20℃时生长最... 通过研究菌株Zb-21[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WX-6[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特性,以明确其生长规律。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镰刀菌生长状态影响显著,菌株Zb-21在pH值为7、温度为20℃时生长最快,在30℃时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最高;菌株WX-6在pH值为6~10、温度为20℃时生长最快、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最高。培养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b-21在以D-麦芽糖为碳源,无氮源,硫酸镁为微量元素,Czapek培养基中加维生素B1时菌丝生长最快;在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微量元素为硫酸亚铁、加维生素C,培养基为CPDA时产孢量最高;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微量元素为硫酸亚铁,加入维生素C,培养基为CA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菌株WX-6在以蔗糖为碳源,酵母浸粉为氮源,微量元素为硫酸镁,无维生素,培养基为Czapek或CA时菌丝生长最快;在以β-环糊精为碳源,微量元素为硫酸镁,复合维生素B,培养基为CPDA时产孢量最高;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微量元素为硫酸镁,加入维生素B1,培养基为CPDA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在含磷酸盐的供试培养基中,菌株Zb-21在琼脂与磷酸盐分开灭菌时菌丝生长最快,CPDA培养基共同灭菌时产孢量最高;菌株WX-6在琼脂与磷酸盐共同灭菌的Czapek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CPDA培养基共同灭菌时产孢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产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镇巴腊肉熏制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柯美伶 韩帅 +5 位作者 朱联旭 任宏强 吴国飞 王令 张涛 路宏朝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共9页
镇巴腊肉是陕西省的一种传统腌腊肉制品。为探究镇巴腊肉在熏制过程中的代谢物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熏制前期(8、16 d)、中期(24 d)和后期(32、40 d)的腊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差异代谢物与腊肉风味形成的关系... 镇巴腊肉是陕西省的一种传统腌腊肉制品。为探究镇巴腊肉在熏制过程中的代谢物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熏制前期(8、16 d)、中期(24 d)和后期(32、40 d)的腊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差异代谢物与腊肉风味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鉴定出94种共表达的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发现氨基酸、脂质代谢是主要的代谢途径。进一步对腊肉熏制各阶段代谢物的时间表达趋势分析发现,随着熏制时间的延长,镇巴腊肉中的有机杂环化合物(例如乌药碱)含量逐渐减少,而对腊肉风味有显著贡献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物(如精氨酸、赖氨酸和胆固醇)含量则逐渐增加。综上所述,熏制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提升镇巴腊肉的风味物质含量,且安全性和质量也逐渐提高。本研究结果为优化镇巴腊肉的传统加工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产品实现现代化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巴腊肉 非靶向代谢组学 熏制时间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和专利计量的天麻食品研发态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铭柯 杨艺娜 +3 位作者 田文豪 贾凡凡 李柯锐 陈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1,共9页
通过中国知网和IncoPat分析文献和专利数据,深入挖掘天麻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天麻食品的中文发文量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尤其是近3年快速增长;天麻食品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网络两极分化;研究热点包括活性... 通过中国知网和IncoPat分析文献和专利数据,深入挖掘天麻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天麻食品的中文发文量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尤其是近3年快速增长;天麻食品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网络两极分化;研究热点包括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工艺优化等。中国申请天麻食品专利最多,其中,贵州省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创新开发了多种形态的天麻食品,韩国侧重于天麻食品组合物;天麻保健食品以颗粒、片剂等剂型为主,以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最多。未来,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合作,加速天麻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应深入挖掘其在健康领域的多重潜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文献计量 专利分析 活性成分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茶区5个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5
作者 杨晨曦 付静 +2 位作者 刘佳 赵欣蕊 沈小萌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0-27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的品质差异。以汉中茶区5个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陕茶1号、平阳特早、碑坝群体种、翠峰)的夏季和秋季鲜叶为原料制成寿眉白茶。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的品质差异。以汉中茶区5个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陕茶1号、平阳特早、碑坝群体种、翠峰)的夏季和秋季鲜叶为原料制成寿眉白茶。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等技术方法对白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翠峰品种的夏季和秋季白茶感官审评得分均为最高,分别为91.6分和89.8分。夏季白茶和秋季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6.78%~50.50%、42.30%~49.62%,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6.71%~22.59%、17.60%~24.32%,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1%~5.46%、2.94%~3.33%,酚氨比分别为3.43~2.15、5.69~8.18,咖啡碱含量分别为3.39%~5.36%、3.40%~4.49%,儿茶素总量分别为14.91%~21.42%、13.29%~20.34%,其中翠峰夏季白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5.46%)和咖啡碱含量(5.36%)最高。不同茶树品种的夏季和秋季白茶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02种,其中已知挥发性成分82种,包括醛类28种、醇类19种、酮类14种、酸类7种、呋喃类6种、酯类5种、吡嗪类2种和氧化环类物质1种,醛类相对含量最高,为33.70%~36.86%,其次是醇类为24.80%~26.78%,其中翠峰夏季白茶中的正丙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相对含量最高。挥发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区别不同茶树品种及季节的白茶。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5个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均有显著差异,翠峰夏季白茶的适制性最好。本研究可为揭示汉中茶区白茶品质特点、夏秋季茶品类多样化开发和鲜叶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白茶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酵素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
6
作者 党娅 乔雨雨 +1 位作者 雷格格 杨彬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0-370,共11页
以蓝莓果汁为对照,研究蓝莓酵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将高脂血症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蓝莓酵素高剂量组、蓝莓酵素中剂量组、蓝莓酵素低剂量组和蓝莓果汁组,使用药物干预4周,... 以蓝莓果汁为对照,研究蓝莓酵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将高脂血症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蓝莓酵素高剂量组、蓝莓酵素中剂量组、蓝莓酵素低剂量组和蓝莓果汁组,使用药物干预4周,定期测量小鼠体重。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体重、血清血脂水平、脏器变化及蓝莓酵素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肝脏、肾脏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切片。之后以高脂血症小鼠粪便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蓝莓酵素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组成、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酵素可以抑制小鼠的体重增加(P<0.05);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P<0.01),增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含量(P<0.01);减轻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器官重量(P<0.01),降低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保护肝脏组织器官(P<0.01)。蓝莓果汁组对小鼠体重作用效果不明显,对TC、TG、LDL-C、HDL-C含量与高脂饮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蓝莓酵素能明显改善肝脏、肾脏及结肠组织病变,使组织损伤正常化,改善高脂血症状,影响了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能力,调节了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改变了高脂血症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酵素 高脂血症 降血脂 肠道菌群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法水解淫羊藿总黄酮制备淫羊藿苷元工艺优化
7
作者 张芬 刘格歌 +1 位作者 保会珍 陈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4-1617,共4页
目的 优化双酶法水解淫羊藿总黄酮制备淫羊藿苷元工艺。方法 将蜗牛酶和α-L-鼠李糖苷酶混合后水解总黄酮,制备苷元。以淫羊藿苷元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pH值、底物与酶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结果 最佳条件为pH值5.5,总黄酮、... 目的 优化双酶法水解淫羊藿总黄酮制备淫羊藿苷元工艺。方法 将蜗牛酶和α-L-鼠李糖苷酶混合后水解总黄酮,制备苷元。以淫羊藿苷元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pH值、底物与酶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结果 最佳条件为pH值5.5,总黄酮、蜗牛酶、α-L-鼠李糖苷酶比例1∶1∶4,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6 h,淫羊藿苷元质量浓度为0.96 mg/mL,得率为68.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浓度高,可为工业化生产淫羊藿苷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元 淫羊藿总黄酮 蜗牛酶 α-L-鼠李糖苷酶 制备工艺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肉制品微生物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宁波 王令 +1 位作者 路宏朝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82,共12页
为了探究肉制品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结合1980~2022年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和1977~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对肉制品微生物领域842篇... 为了探究肉制品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结合1980~2022年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和1977~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对肉制品微生物领域842篇中文文献和1530篇英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年度发文量,核心文献,核心发文国家、作者、机构以及期刊分布,关键词共现聚类等角度,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显示,有关肉制品微生物的研究,国内外发文量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外文文献量增长更为显著,外文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中文论文;发文国家主要以美国、西班牙、巴西和中国等为主力军;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如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美国农业科学研究院(ARS)、江南大学等;全球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微生物对肉制品风味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微生物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参与代谢的机理以及食品安全性等方面。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为我国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和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肉制品 微生物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浆水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功能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阳 王珊珊 +4 位作者 高琪 甄子辰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149,共8页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发酵不同阶段的汉中浆水进行细菌与真菌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较为稳定,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先增加后趋于稳定。3个发酵时期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厚壁菌门...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发酵不同阶段的汉中浆水进行细菌与真菌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较为稳定,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先增加后趋于稳定。3个发酵时期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细菌属为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腐败乳杆菌属(Loigo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寡碳乳杆菌属(Pauci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等;优势真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优势真菌属主要有双胞菌属(Cystofilobasidium)、白冬孢酵母属(Leucosporidium)、镰刀菌属(Fusarium)、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Holtermanniella等。整个发酵过程中优势菌属相对含量有明显波动,参与发酵的真菌种类多于细菌。微生物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细菌中涉及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的通路比例分别为(74.11±0.11)%、(12.07±0.19)%、(3.71±0.10)%,代谢功能主要分布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核苷酸、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该研究揭示了汉中地区浆水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为浆水的食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浆水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玉兰花挥发油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娅 解修超 +1 位作者 徐易洁 邓百万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提取紫玉兰花朵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中的组分,探讨其挥发油的生物活性,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己烷萃取法提取紫玉兰花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并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MTT... 为提取紫玉兰花朵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中的组分,探讨其挥发油的生物活性,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己烷萃取法提取紫玉兰花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并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MTT法初步研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从紫玉兰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2%,主要为烯烃类(17种,16.9%)、烷烃类(8种,18.43%)、酯类(6种,3.46%)、酚醇类(6种,4.18%)、醛酮类(4种,1.9%)、杂环类(1种,9.26%)醚类(1种,1.09%)及其他类别(3种,3.76%),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是加尔加拉文(二苯基四氢呋喃衍生物),相对含量达9.26%,其次是烷烃类的二十六烷、二十四烷以及正二十三烷,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05%、4.57%和3.28%,余下物质的相对含量均低于2.5%。活性检测表明挥发油样品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l、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有抑菌活性,当挥发油浓度为1000.0μg·mL^(-1)时,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达14.8 mm;对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达到84.3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兰花 挥发油 GC-MS 抑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乳酸菌细菌素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甄子辰 刘阳 +3 位作者 王珊珊 路宏朝 王令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8-388,共11页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具有无抗药性、可生物降解、抑菌效果好等优点,在食品、医药、饲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00~2023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具有无抗药性、可生物降解、抑菌效果好等优点,在食品、医药、饲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00~2023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有关乳酸菌细菌素领域的文献,得到627篇中文文献和2543篇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和期刊,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等角度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显示:2000~2022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西班牙、印度、中国的发文量在国家排行前三。CNKI数据库与WOS数据库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李平兰和巴西圣保罗大学Todorov SD。发文量最高的期刊分别是《食品工业科技》与《Journal of Appled Micbiogy》。CNKI数据库中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文章多是从不同食品样本中分离、筛选、鉴定获得产细菌素的乳酸菌,进一步评价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并探讨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突现词分析表明细菌素抑菌机制、细菌素与益生菌的联系是目前研究热点。WOS数据库中关键词“胃肠道”、“基因特征”、“单增核李斯特菌”、“抑菌活性”出现频次较高,主要热点是抑制抗生素耐药细菌的乳酸菌细菌素的挖掘及其基因特征的解析。通过文献综合分析,为我国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和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乳酸菌 文献计量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胞外多糖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席进成 甄子辰 +4 位作者 刘阳 王珊珊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8-407,共10页
本文基于科学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201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领域4047篇英文文献和1212篇中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 本文基于科学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201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领域4047篇英文文献和1212篇中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高被引文献、发文期刊、发文机构、发文国家、关键词共现和突现等角度,阐述EPS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表明,EPS领域整体发文量逐年上升,主要集中于Dertli Enes、De Philippis Roberto和Xu Chunping等少数核心作者,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WOS和CNKI数据库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分别是Strategies for combating bacterial biofilms:A focus on antibiofilm agent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和《生物膜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探究》。期刊发文量前三的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Carbohydrate Polymers。机构发文量前三的是法国科学院(CNRS)、埃及知识库(EKB)、中国科学院。发文国家主要集中于中国、印度和美国,但中国在EPS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EPS的发酵条件优化、活性功能开发和乳酸菌生产EPS是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EPS的生物学功能挖掘、生物合成和产业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对EPS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VOSviewer 胞外多糖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种子共生萌发与非共生萌发比较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琦 曹小勇 +1 位作者 宋斯文 曾海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6,103,共5页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草药,但由于其种子较小,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繁殖,导致野生资源匮乏。本研究对铁皮石斛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共生萌发和非共生萌发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胶膜菌属真菌(Tulasnella sp.)促进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共...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草药,但由于其种子较小,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繁殖,导致野生资源匮乏。本研究对铁皮石斛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共生萌发和非共生萌发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胶膜菌属真菌(Tulasnella sp.)促进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共生萌发种子萌发率高、生长快,播种21 d萌发率达90%,而非共生萌发的种子此时萌发率仅36%。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共生萌发效果优于非共生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共生萌发 非共生萌发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木屑黑木耳袋栽基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豆豆 李德毓 +2 位作者 彭浩 王梦姣 兰阿峰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3-27,31,共6页
黑木耳产业对栎木资源的依赖是该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突出表现,因而选取果树替代传统栎木是促进黑木耳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潜在途径。本文选取苹果树木屑、桃树木屑、桔树木屑和核桃树木屑为黑木耳主要栽培基质,通过菌丝生... 黑木耳产业对栎木资源的依赖是该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突出表现,因而选取果树替代传统栎木是促进黑木耳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潜在途径。本文选取苹果树木屑、桃树木屑、桔树木屑和核桃树木屑为黑木耳主要栽培基质,通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色泽以及锁状联合数目等指标考核最佳果木木屑袋栽基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在桃树木屑袋料基质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5.62 mm/d)比对照组(5.24 mm/d)提高了7.25%;菌丝生长势较好,边缘整齐、浓密、色泽洁白且锁状联合数目较多;选取78%、82%、86%和90%等4个不同桃树木屑配比,通过不同袋料基质对桃树木屑黑木耳袋栽基质进行优化研究,最佳果木黑木耳袋栽基质配方为:桃树木屑78%、米糠19%、红糖1.5%、石膏粉1%、石灰粉0.5%,此时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速度(10.06 mm/d)比对照组的生长速度(5.88 mm/d)提高了71.09%,且锁状联合数目最多。本研究结果表明,桃树可替代栎木进行黑木耳袋料栽培,为黑木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袋栽基质 果木枝条 桃树木屑 锁状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纤梭菌耐热葡聚糖外切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15
作者 王珊珊 刘阳 +3 位作者 任艳艳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研究旨在开发耐热纤维素酶,以提高畜禽对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从蛋白质信息数据库UniProt中获取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葡聚糖外切酶CelS的序列信息,经信号肽删除和密码子优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C... 研究旨在开发耐热纤维素酶,以提高畜禽对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从蛋白质信息数据库UniProt中获取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葡聚糖外切酶CelS的序列信息,经信号肽删除和密码子优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CelS的过量表达。通过自诱导表达条件优化,有效提高了CelS可溶表达的比例。将胞内上清液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和热处理分离纯化获得可溶CelS,将胞内沉淀通过洗涤、变性和复性后获得包涵体复性CelS。酶学特性检测发现,两种表达形式CelS的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最适反应温度均为70℃,最适反应pH值为5.5~6.0,对无定形纤维素(PASC)的活性最高,对结晶纤维素(Avicel)和玉米秸秆(CS)次之。CelS与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葡聚糖内切酶EG12B协同作用水解CS,比单独水解酶活力提高了81.8%。试验结果表明,重组CelS表现出优越的耐热性能和纤维素水解活性,为进一步开发酶制剂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提高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纤梭菌 葡聚糖外切酶 可溶表达 包涵体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低糖奶茶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小萌 付静 +2 位作者 杨晨曦 赵锦 李星宇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以茶(红茶、速溶红茶)、乳(纯牛奶、纯羊奶、牛奶粉、羊奶粉)、蔗糖(白砂糖)、D-果糖、蜂蜜与甜味剂(木糖醇、麦芽糖醇、甜叶菊、三氯蔗糖)、稳定剂(蔗糖酯、单甘酯、瓜尔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等为原料研发一款低糖奶茶... 以茶(红茶、速溶红茶)、乳(纯牛奶、纯羊奶、牛奶粉、羊奶粉)、蔗糖(白砂糖)、D-果糖、蜂蜜与甜味剂(木糖醇、麦芽糖醇、甜叶菊、三氯蔗糖)、稳定剂(蔗糖酯、单甘酯、瓜尔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等为原料研发一款低糖奶茶(红茶)。试验根据不同组合奶茶感官审评结果,分别筛选出茶、乳、糖、稳定剂种类为速溶红茶、纯牛奶、蜂蜜、木糖醇、蔗糖酯和单甘酯。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蜂蜜和木糖醇替代蔗糖的比例及速溶红茶、纯牛奶、代糖添加量,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低糖奶茶配方。对配方奶茶中蔗糖、蛋白质、脂肪和咖啡碱以及稳定系数进行测定,计算出低糖奶茶的热能值。结果表明,低糖奶茶最佳配方中速溶红茶、纯牛奶的添加量分别为0.351%和23.977%;蜂蜜与木糖醇的配比为1.489,添加量为4.423%;蔗糖酯与单甘酯1∶1复配,总添加量为0.1%。感官评分为94.375分,糖含量为0.11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0.25 g/100 g,脂肪含量为0.01 g/100 g,热量为6.473 kJ/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低糖 配方 响应面优化 感官评价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诱导子和温度对黑果枸杞悬浮细胞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17
作者 曾海涛 仇莹莹 +3 位作者 徐皓 唐琪 陈梦娇 郑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黑果枸杞富含花青素,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的药食同源植物。以黑果枸杞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体系,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和温度对黑果枸杞悬浮细胞中花青素含量的影响。黑果枸杞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体系为W... 黑果枸杞富含花青素,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的药食同源植物。以黑果枸杞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体系,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和温度对黑果枸杞悬浮细胞中花青素含量的影响。黑果枸杞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体系为WPM+0.5 mg/L激动素+2.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0.0 g/L蔗糖+6.0 g/L琼脂,悬浮细胞培养的最优体系为WPM+0.5 mg/L激动素+2.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0.01 mg/L萘乙酸+20.0 g/L蔗糖,其生长曲线呈“S”形,活细胞数量在悬浮培养第18天时达到峰值,为7.93×10^(5)个/mL。30 g/L蔗糖、200 mg/L茉莉酸甲酯、2 mg/L脱落酸及16℃单一处理均能显著促进悬浮细胞花青素产量的提升(P<0.05),2 mg/L脱落酸诱导效果最佳。在16℃和3种外源激素的复合处理下,200 mg/L茉莉酸甲酯+16℃的复合诱导处理能显著促进细胞花青素积累(P<0.05),含量是16℃单因素处理的1.13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黑果枸杞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促进花青素积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悬浮细胞培养 花青素 外源诱导子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键桥Cys^(2nd)-Cys^(6th)缺失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特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梦 王圆 +2 位作者 张照锋 陈长清 李游山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笔者对AmCI,AsATI和AsC/E-1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并利用点突变技术对其关键位点Cys^(2nd)和Cys^(6th)进行替换,结合原核表达和胶内活性染色分析,探讨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的... 笔者对AmCI,AsATI和AsC/E-1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并利用点突变技术对其关键位点Cys^(2nd)和Cys^(6th)进行替换,结合原核表达和胶内活性染色分析,探讨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的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AmCI,AsATI和AsC/E-1及其突变体在上清中皆有表达.胶内活性染色结果显示,AmCI和AsC/E-1不仅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还能强烈抑制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但对胰蛋白酶没有抑制作用.AsATI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却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将Cys^(2nd)和Cys^(6th)分别替换为Asp和Leu后,AmCI,AsATI和AsC/E-1原有的抑制活性皆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AsATI的突变体产生了微弱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至关重要.笔者希望该研究不仅可为AmCI,AsATI和AsC/E-1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还能为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特异性的定向改造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AmCI AsATI AsC/E-1 二硫键桥 抑制活性 抑制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嫁接研究进展与展望
19
作者 马燕丽 秦公伟 +2 位作者 徐国辉 徐皓 秦祖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蓝莓作为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近年来在我国的栽培面积正逐步扩增,同时蓝莓老园区也开始出现品种更新问题。嫁接是果树品种更新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苗木繁育常用的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蓝莓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及其他影响蓝莓嫁接成活率... 蓝莓作为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近年来在我国的栽培面积正逐步扩增,同时蓝莓老园区也开始出现品种更新问题。嫁接是果树品种更新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苗木繁育常用的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蓝莓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及其他影响蓝莓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蓝莓嫁接亲和性机理研究、嫁接后蓝莓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变化以及嫁接后蓝莓果实产量和品质变化相关进展,并对未来蓝莓嫁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蓝莓嫁接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为蓝莓生产实践提供可靠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变育种在木本果树中的应用与展望
20
作者 秦祖鑫 秦公伟 +2 位作者 马燕丽 贾卓文 林盼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3期9-14,共6页
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育种技术,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本文综述了木本果树辐射诱变育种概况、诱变源的选择、材料的选用、诱变剂量的确定、突变体的鉴定方法,提出了目前辐射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育种技术,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本文综述了木本果树辐射诱变育种概况、诱变源的选择、材料的选用、诱变剂量的确定、突变体的鉴定方法,提出了目前辐射诱变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路径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育种工作研究方案的设计和重点研究内容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育种 木本果树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