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的肉制品微生物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宁波 王令 +1 位作者 路宏朝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82,共12页
为了探究肉制品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结合1980~2022年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和1977~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对肉制品微生物领域842篇... 为了探究肉制品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结合1980~2022年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和1977~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对肉制品微生物领域842篇中文文献和1530篇英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年度发文量,核心文献,核心发文国家、作者、机构以及期刊分布,关键词共现聚类等角度,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显示,有关肉制品微生物的研究,国内外发文量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外文文献量增长更为显著,外文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中文论文;发文国家主要以美国、西班牙、巴西和中国等为主力军;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如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美国农业科学研究院(ARS)、江南大学等;全球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微生物对肉制品风味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微生物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参与代谢的机理以及食品安全性等方面。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为我国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和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肉制品 微生物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微塑料的生物学毒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玉菲 李盼 +4 位作者 薛振 路宏朝 王令 王珊珊 张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微塑料已经成为海洋、河流、湖泊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类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最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全面把握微塑料毒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We... 微塑料已经成为海洋、河流、湖泊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类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最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全面把握微塑料毒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微塑料毒性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微塑料毒性研究领域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以外文文献发展为主,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和机构均来自于中国,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力。微塑料毒性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是生物毒性、海洋环境、生态毒性和毒性效应等,早期研究以微塑料环境污染为主,之后集中于生态毒性作用,近年主要为其暴露而引发的疾病及其致病机制等方面。研究已经明确,微塑料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代谢系统等多种疾病,由于塑料目前的不可替代性,本研究建议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微塑料污染的管控、塑料替代品开发、微塑料生物毒性的预防及微塑料损伤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毒性 文献计量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乳酸菌细菌素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甄子辰 刘阳 +3 位作者 王珊珊 路宏朝 王令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8-388,共11页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具有无抗药性、可生物降解、抑菌效果好等优点,在食品、医药、饲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00~2023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具有无抗药性、可生物降解、抑菌效果好等优点,在食品、医药、饲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00~2023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有关乳酸菌细菌素领域的文献,得到627篇中文文献和2543篇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和期刊,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等角度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显示:2000~2022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西班牙、印度、中国的发文量在国家排行前三。CNKI数据库与WOS数据库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李平兰和巴西圣保罗大学Todorov SD。发文量最高的期刊分别是《食品工业科技》与《Journal of Appled Micbiogy》。CNKI数据库中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文章多是从不同食品样本中分离、筛选、鉴定获得产细菌素的乳酸菌,进一步评价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并探讨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突现词分析表明细菌素抑菌机制、细菌素与益生菌的联系是目前研究热点。WOS数据库中关键词“胃肠道”、“基因特征”、“单增核李斯特菌”、“抑菌活性”出现频次较高,主要热点是抑制抗生素耐药细菌的乳酸菌细菌素的挖掘及其基因特征的解析。通过文献综合分析,为我国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和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乳酸菌 文献计量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胞外多糖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席进成 甄子辰 +4 位作者 刘阳 王珊珊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8-407,共10页
本文基于科学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201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领域4047篇英文文献和1212篇中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 本文基于科学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201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领域4047篇英文文献和1212篇中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高被引文献、发文期刊、发文机构、发文国家、关键词共现和突现等角度,阐述EPS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表明,EPS领域整体发文量逐年上升,主要集中于Dertli Enes、De Philippis Roberto和Xu Chunping等少数核心作者,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WOS和CNKI数据库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分别是Strategies for combating bacterial biofilms:A focus on antibiofilm agent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和《生物膜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探究》。期刊发文量前三的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Carbohydrate Polymers。机构发文量前三的是法国科学院(CNRS)、埃及知识库(EKB)、中国科学院。发文国家主要集中于中国、印度和美国,但中国在EPS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EPS的发酵条件优化、活性功能开发和乳酸菌生产EPS是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EPS的生物学功能挖掘、生物合成和产业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对EPS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VOSviewer 胞外多糖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镇巴腊肉熏制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柯美伶 韩帅 +5 位作者 朱联旭 任宏强 吴国飞 王令 张涛 路宏朝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共9页
镇巴腊肉是陕西省的一种传统腌腊肉制品。为探究镇巴腊肉在熏制过程中的代谢物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熏制前期(8、16 d)、中期(24 d)和后期(32、40 d)的腊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差异代谢物与腊肉风味形成的关系... 镇巴腊肉是陕西省的一种传统腌腊肉制品。为探究镇巴腊肉在熏制过程中的代谢物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熏制前期(8、16 d)、中期(24 d)和后期(32、40 d)的腊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差异代谢物与腊肉风味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鉴定出94种共表达的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发现氨基酸、脂质代谢是主要的代谢途径。进一步对腊肉熏制各阶段代谢物的时间表达趋势分析发现,随着熏制时间的延长,镇巴腊肉中的有机杂环化合物(例如乌药碱)含量逐渐减少,而对腊肉风味有显著贡献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物(如精氨酸、赖氨酸和胆固醇)含量则逐渐增加。综上所述,熏制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提升镇巴腊肉的风味物质含量,且安全性和质量也逐渐提高。本研究结果为优化镇巴腊肉的传统加工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产品实现现代化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巴腊肉 非靶向代谢组学 熏制时间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塑料对陆生哺乳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盼 杨玉菲 +4 位作者 薛振 王令 路宏朝 王珊珊 张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6,共9页
微纳米塑料(micro-nano plastics,MNPs)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分布广泛、难以降解,在生物体内持久存在,同时也能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通过食物链进行污染物的转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严重威胁,已经受到广泛关注。MNPs对水生动物的毒... 微纳米塑料(micro-nano plastics,MNPs)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分布广泛、难以降解,在生物体内持久存在,同时也能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通过食物链进行污染物的转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严重威胁,已经受到广泛关注。MNPs对水生动物的毒性研究起步较早,对陆生哺乳动物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MNPs在动物体内的蓄积、分布、生殖毒性、炎症反应、神经毒性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系统分析了MNP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主要风险点,并基于已有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了MNPs生物学毒性研究未来的方向,以期为MNPs毒理学机制解析、生物学危害防范、毒性损伤修复及相关药物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塑料 肠道菌群 生殖毒性 炎症反应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纤梭菌耐热葡聚糖外切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7
作者 王珊珊 刘阳 +3 位作者 任艳艳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研究旨在开发耐热纤维素酶,以提高畜禽对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从蛋白质信息数据库UniProt中获取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葡聚糖外切酶CelS的序列信息,经信号肽删除和密码子优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C... 研究旨在开发耐热纤维素酶,以提高畜禽对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从蛋白质信息数据库UniProt中获取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葡聚糖外切酶CelS的序列信息,经信号肽删除和密码子优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CelS的过量表达。通过自诱导表达条件优化,有效提高了CelS可溶表达的比例。将胞内上清液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和热处理分离纯化获得可溶CelS,将胞内沉淀通过洗涤、变性和复性后获得包涵体复性CelS。酶学特性检测发现,两种表达形式CelS的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最适反应温度均为70℃,最适反应pH值为5.5~6.0,对无定形纤维素(PASC)的活性最高,对结晶纤维素(Avicel)和玉米秸秆(CS)次之。CelS与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葡聚糖内切酶EG12B协同作用水解CS,比单独水解酶活力提高了81.8%。试验结果表明,重组CelS表现出优越的耐热性能和纤维素水解活性,为进一步开发酶制剂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提高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纤梭菌 葡聚糖外切酶 可溶表达 包涵体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浆水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功能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阳 王珊珊 +4 位作者 高琪 甄子辰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149,共8页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发酵不同阶段的汉中浆水进行细菌与真菌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较为稳定,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先增加后趋于稳定。3个发酵时期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厚壁菌门...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发酵不同阶段的汉中浆水进行细菌与真菌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较为稳定,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先增加后趋于稳定。3个发酵时期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细菌属为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腐败乳杆菌属(Loigo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寡碳乳杆菌属(Pauci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等;优势真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优势真菌属主要有双胞菌属(Cystofilobasidium)、白冬孢酵母属(Leucosporidium)、镰刀菌属(Fusarium)、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Holtermanniella等。整个发酵过程中优势菌属相对含量有明显波动,参与发酵的真菌种类多于细菌。微生物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细菌中涉及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的通路比例分别为(74.11±0.11)%、(12.07±0.19)%、(3.71±0.10)%,代谢功能主要分布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核苷酸、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该研究揭示了汉中地区浆水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为浆水的食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浆水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巴腊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左瑶 朱联旭 +5 位作者 路宏朝 任宏强 王令 王珊珊 吴国飞 张涛 《肉类研究》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镇巴腊肉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对细菌表型及相关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镇巴腊肉生产加工过程中,真菌丰度大于细菌丰度,并随着发酵时间及加工工艺变化,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镇巴腊肉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对细菌表型及相关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镇巴腊肉生产加工过程中,真菌丰度大于细菌丰度,并随着发酵时间及加工工艺变化,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镇巴腊肉中丰度最高的细菌为厚壁菌门(Firm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细菌属随着加工步骤推进由原料肉样品中的大肠-志贺氏菌属演替为腌制时期和熏制时期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乳杆菌属(Latilactobacillus);丰度最高的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属由镰刀菌属(Fusarium)和被孢霉属演替为镰刀菌属(Mortierella)和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基于菌落演替变化及细菌表型和功能预测,发现镇巴腊肉在加工过程中有害微生物不断减少,利于发酵的微生物逐渐增加,促进镇巴腊肉风味物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巴腊肉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