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性大熊猫妊娠期孕酮变化规律的研究
1
作者 沈洁娜 张丹辉 +4 位作者 王晓宇 张涛 李蓉 高更更 雷颖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8,共8页
为判断雌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真/假妊娠及探索大熊猫胚胎滞育各环节(胚囊发育的停滞、维持、再激活)孕酮的变化规律,对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2019—2023年参与繁殖的11只大熊猫累计30次的妊娠期孕酮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判断雌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真/假妊娠及探索大熊猫胚胎滞育各环节(胚囊发育的停滞、维持、再激活)孕酮的变化规律,对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2019—2023年参与繁殖的11只大熊猫累计30次的妊娠期孕酮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假孕大熊猫配种后,早期阶段(0~8 d)孕酮水平差异显著(P<0.05),第0天(首次配种当天)、第2天孕酮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滞育期(93.1±5.9)d,滞育期的长短可能与光周期有关。孕酮于峰值[(17.8±0.9)d(真孕)(/16.7±1.4)d(假孕)]前快速上升,峰值后[(22.0±0.7)d]产仔。研究结果表明,真/假孕大熊猫妊娠期孕酮变化规律极其类似,很难判断真/假妊娠,但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大熊猫所处的妊娠阶段,可预测大熊猫预产期,提高大熊猫妊娠率,防止胎儿早期流产,可为研究大熊猫胚胎滞育分子进化机制,揭示物种进化的环境适应机制和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胚胎滞育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咪静在大熊猫镇静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创学 张强 +1 位作者 赵鹏鹏 张国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4,共5页
在大熊猫保育和繁殖实践中,镇静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应对野外救援、转运或兽医治疗过程中。因此,选择安全且有效的镇静药物对于保证大熊猫福利及医疗操作成功至关重要。多咪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兽医镇静的药物,在大熊猫的... 在大熊猫保育和繁殖实践中,镇静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应对野外救援、转运或兽医治疗过程中。因此,选择安全且有效的镇静药物对于保证大熊猫福利及医疗操作成功至关重要。多咪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兽医镇静的药物,在大熊猫的应用上尚缺乏系统的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方法,对20只大熊猫进行不同剂量多咪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通过对比观察多咪静在5、10、12.5μg/kg剂量下的镇静效果,同时监测大熊猫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对药物的生理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咪静在10μg/kg的剂量下为大熊猫提供了满意的镇静效果,并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生理参数,而在12.5μg/kg剂量下则观察到轻微的生理参数变化,表明剂量需谨慎选择。研究同时跟踪了大熊猫在镇静后24 h至1周内的健康状况,未发现明显副作用,验证了多咪静在短期内对大熊猫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为野生动物兽医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并强调了药物剂量个体化的重要性,对大熊猫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福利保护及医疗工作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咪静 大熊猫镇静 剂量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兽医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雄性大熊猫繁殖行为监测与种公兽培育
3
作者 赵鹏鹏 赵卫平 +2 位作者 张丹辉 沈洁娜 雷颖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水平是维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关键。圈养大熊猫的选择性择偶交配和自然交配受孕率低是制约秦岭大熊猫圈养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种公兽的成功培育是提高圈养繁殖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4只秦岭大熊猫雄性个体进行... 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水平是维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关键。圈养大熊猫的选择性择偶交配和自然交配受孕率低是制约秦岭大熊猫圈养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种公兽的成功培育是提高圈养繁殖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4只秦岭大熊猫雄性个体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体重和粪便量监测、精子质量检测、日常行为和繁殖行为培训以及最佳放对时间确定等试验,成功培育大熊猫种公兽2只,5年期间成功繁育幼仔15胎21仔,受孕率由2018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66.7%。研究结果为大熊猫种公兽培育技术推广、提高圈养大熊猫繁育数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种公兽 培育 繁殖行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肠道菌群年龄演替规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蔚 张强 +7 位作者 瞿嘉豪 吴亚平 胡若辰 贾若艺 郭如海 马清义 潘广林 王兴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19-263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年龄段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的演替规律。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采集16只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层次聚类方法分为5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表...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年龄段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的演替规律。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采集16只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层次聚类方法分为5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大熊猫共有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0.44%)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8.69%),且随年龄增长,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共有优势菌属为埃希菌属-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57.35%)和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15.17%),且性别差异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呈现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8~22岁达最高;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不同分组对样品差异的解释具有可信度。13~14岁成年大熊猫特有的优势菌属——魏斯菌属(Weissella,9.975%)为肠道益生菌,34岁老年大熊猫在氨基酸转运和代谢、信号转导、防御机制等通路的相对丰度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其特有的优势菌属——八叠球菌属(Sarcina,53.29%)为条件致病菌。综上,该研究认为大熊猫肠道菌群多样性随年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不同年龄段共有和特有优势菌丰度及菌群功能存在差异,随年龄变化呈现一定演替规律,提示在大熊猫不同年龄阶段(尤其是老年阶段)的饲养过程中可补充相应缺乏的营养物质,以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大熊猫 肠道菌群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的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丹辉 马军权 +2 位作者 沈洁娜 刘宝元 周恩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33,共4页
2015年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有6只大熊猫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严重的神经症状,其中5只死亡。为研究引起大熊猫死亡的病因,采集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对1例病死大熊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初检使用犬瘟热病毒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为... 2015年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有6只大熊猫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严重的神经症状,其中5只死亡。为研究引起大熊猫死亡的病因,采集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对1例病死大熊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初检使用犬瘟热病毒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为阳性。大体病理学观察发现病死大熊猫爪垫变厚开裂,皮下淋巴结肿大,气管和肺泡腔内有泡沫状黏液渗出,肺脏淤血、出血和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表现,脑组织淤血,可见有大小不一出血点。脾头部位肿大,脾头边缘可见小的梗死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肺脏小血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浆液渗出,细支气管上皮脱落。大脑白质空泡化,神经细胞核内可见包涵体,小胶质细胞增生。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犬瘟热病毒实时荧光检测结果呈阳性。综合分析患病大熊猫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确诊大熊猫种群感染了犬瘟热病毒。提示应加强犬瘟热的预防,提高大熊猫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大熊猫初乳XO和PAO活性测定及其与牛、羊乳的比较
6
作者 付尚辰 雷颖虎 +3 位作者 赵鹏鹏 张丹辉 沈洁娜 刘永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8-1265,共8页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羊乳中这两种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乳中XO活性高于PAO活性;X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大熊猫初乳>羊乳;PA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羊乳>大熊猫初乳。大熊猫初乳通过XO、PAO和乳过氧化物酶LPO系统的协同抗菌机制在新生幼崽肠道微生物和先天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且以XO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冷冻乳 黄嘌呤氧化酶(XO) 多胺氧化酶(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朱鹮雏鸟新城疫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侯佳 徐光岚 +3 位作者 张军风 刘文旺 雷颖虎 高更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44,共4页
2018年5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突然有10只人工育雏的朱鹮雏鸟在短暂厌食后相继死亡,经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测诊断为新城疫。剩余18只朱鹮雏鸟经检测12只新城疫阳性,后经抗NDV异源高免血清治疗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后,16只雏... 2018年5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突然有10只人工育雏的朱鹮雏鸟在短暂厌食后相继死亡,经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测诊断为新城疫。剩余18只朱鹮雏鸟经检测12只新城疫阳性,后经抗NDV异源高免血清治疗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后,16只雏鸟成活。朱鹮感染新城疫偶有报道,但尚无成功治愈的案例。这次朱鹮雏鸟新城疫的诊治为今后珍稀濒危鸟类的新城疫治疗,提供了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新城疫 高免血清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γ干扰素的重组乳酸菌辅助治疗猫感染性腹泻
8
作者 孙培文 王瑜琪 +6 位作者 张丹辉 王威 王煜煜 庞坤 高利华 华进联 李娜 《动物医学进展》 2025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2岁豹猫常年顽固性腹泻,粪便稀软,因近日突然大便失禁,粪便不成形且有鲜血和黏膜样物排出而入院诊治。临床检查显示其基本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显示除轻度脱水外未见其他异常,粪便镜检呈现寄生虫、细菌、真菌阳性,通过瑞士染色镜检发... 2岁豹猫常年顽固性腹泻,粪便稀软,因近日突然大便失禁,粪便不成形且有鲜血和黏膜样物排出而入院诊治。临床检查显示其基本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显示除轻度脱水外未见其他异常,粪便镜检呈现寄生虫、细菌、真菌阳性,通过瑞士染色镜检发现呈“笑脸”状的贾第虫滋养体,因此确诊为寄生虫及细菌混合感染性腹泻。通过口服表达IFN-γ的重组乳酸菌、甲硝唑和碱式碳酸铋等药物对患猫进行治疗。患猫在治疗7 d后粪便形态恢复正常,停药3 d后复查粪便结果显示正常。表达IFN-γ的乳酸菌相较于常规益生菌可以有效辅助猫寄生虫和细菌性腹泻的治疗,帮助患猫在更短的时间内痊愈,并促进肠道健康和菌群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乳酸菌 IFN-γ 贾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