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变电磁法非线性优化反演算法对比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正玉 付能翼 +1 位作者 周洁 付志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4-753,共10页
瞬变电磁法(TEM)属于时间域电磁探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煤矿突水突泥调查以及岩溶调查等领域.传统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采用“烟圈”快速成像或者线性迭代方法,存在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极小值以及灵敏度矩阵计算量大等不... 瞬变电磁法(TEM)属于时间域电磁探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煤矿突水突泥调查以及岩溶调查等领域.传统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采用“烟圈”快速成像或者线性迭代方法,存在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极小值以及灵敏度矩阵计算量大等不足.本文提出将非线性优化算法应用到瞬变电磁数据反演中,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萤火虫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典型的三层和四层地电模型,分析两种算法的收敛特性和抗噪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PSO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但数据处理精度低,抗噪能力差;而萤火虫算法在抗噪性、数据处理精度等方面均优于PSO算法.最后,采用两种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反演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非线性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萤火虫算法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分量地震测量描述裂缝性储层——庆祝《石油物探》创刊30周年
2
作者 托马斯L.戴维斯 罗伯特D.本森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9,共7页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在落基山脉的三个油田开展了多分量地震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对这些油田储集层的天然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进行三维成像。在锡洛(Silo)油田,一块强横波各向异性(达7%)区域对应于白垩系尼奥布拉雷(Niobrara)上白垩统储层中...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在落基山脉的三个油田开展了多分量地震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对这些油田储集层的天然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进行三维成像。在锡洛(Silo)油田,一块强横波各向异性(达7%)区域对应于白垩系尼奥布拉雷(Niobrara)上白垩统储层中的张性裂缝带。该强横波各向异性区域与覆盖在下伏盐层溶化边缘上的上白垩统地层披盖相吻合。最新的水平井信息和产量数据都证实了上白垩统地层中的裂缝沿着平行于下伏盐层边缘的北西-南东走向而增加。 在南卡斯珀克雷科(Casper Creek)油田进行的多分量地震测量,查明了以往由井控无法确定的断层和裂缝带。通过断层和裂缝的双向定位,划分出宾夕法尼亚统特斯里普(Tensleep)砂岩储层。对该重油储层蒸汽注入过程的线性流动形式和热异常的观测,也证实了断层和裂缝带的存在。 在塞达希尔(Cedar Hill)煤成甲烷气田,煤层中天然张开裂缝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产量的急剧变化。最近开展的多分量三维地震测量,指出了煤层中裂缝的地层控制与差异压实作用有关。这项正在进行中的研究项目表明,储层中裂缝网的地球物理测定作为裂缝性储层经济开采的一项主要研究领域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测量 裂缝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