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改革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3 位作者 王辉 宋姗姗 何慧丽 孙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平台。当前,各地区积极探索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本文从建设目标... 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平台。当前,各地区积极探索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本文从建设目标、评估周期、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结果及应用等维度总结了主要地区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举措;分析了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的效果,包括非省会城市实验室数量增加、新兴和特色领域实验室成为重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最后,为了进一步优化实验室体系,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提出动态管理实验室、优化体系布局、创新评价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重点实验室 重组 实践进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学习赋能数智化科技情报工作中的多源数据融合
2
作者 窦路遥 魏凤 +3 位作者 邓阿妹 周洪 辛竹琳 付豪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8,共8页
[研究目的]数智驱动背景下,面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计算资源限制问题,联邦学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转型升... [研究目的]数智驱动背景下,面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计算资源限制问题,联邦学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转型升级,实现数据共享与安全融合,提升科技情报分析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结合联邦学习技术特点与科技情报工作中多源数据融合的实践落脚点,从信息保密、信息优化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工作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再从跨组织、跨地域、跨领域、跨体量四个维度探讨联邦学习赋能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应用场景;继而从技术创新、多重模式、全域感知、多方协作角度提出促进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结论]通过联邦学习技术的应用,科技情报工作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融合和共享,推动科技情报系列分析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驱动 联邦学习 科技情报 多源数据融合 安全共享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政策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执行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协同视角
3
作者 吴佳纯 董克 马廷灿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20,共12页
[目的/意义]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政策是一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重要依据,对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数据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执行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 [目的/意义]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政策是一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重要依据,对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数据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执行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政策量化分析来揭示我国政府跨境数据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逻辑与实施途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我国跨境数据治理政策执行主体相对单一,第三方机构参与较少;在工具维度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环境型工具内容结构两极分化;在目标维度协调性不足,聚焦数据跨境安全、效率和规范管理,忽视了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研究认为,应当从工具平衡配置、多元主体协同以及优化目标组合角度完善政策体系,以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助力我国数据资源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执行主体 协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洪 辛竹琳 +2 位作者 付豪 张强 魏凤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86-2398,共13页
固态锂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其关键材料的研发对于提高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以全球固态锂电池专利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和整理固态锂电池专利文献中的材料信息,通过主要材料分布和... 固态锂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其关键材料的研发对于提高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以全球固态锂电池专利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和整理固态锂电池专利文献中的材料信息,通过主要材料分布和共现网络重点分析了固态锂电池的材料分布特点和潜在研发材料,通过机构-材料的分布和共现网络重点分析了主要研发机构的材料布局和研发重点,梳理了2021年以来固态锂电池专利中出现的新材料及其研发机构,揭示了固态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现有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锂、铝、镧、磷、硫化物等材料在固态锂电池专利中占据重要地位;大部分机构围绕核心材料进行创新和合作,在材料开发和应用方面具有相似的策略;少数重要机构积极开发固态锂电池的新材料并广泛布局相关专利,对固态锂电池的材料开发、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有推动作用。本文为固态锂电池材料的分析和挖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固态锂电池的材料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固态电解质 专利分析 关键材料 材料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技文献多维语义组织的混合倒排索引构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敏 李唯 范青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129,共9页
[目的/意义]为满足科研人员对科技文献内部细粒度语义信息进行高效查询的迫切需求,前期研究提出了面向科技文献的多维语义索引体系,然而基于HashMap的常见倒排索引会导致查询效率低下。本文旨在通过面向不同维度语义特征建立混合倒排索... [目的/意义]为满足科研人员对科技文献内部细粒度语义信息进行高效查询的迫切需求,前期研究提出了面向科技文献的多维语义索引体系,然而基于HashMap的常见倒排索引会导致查询效率低下。本文旨在通过面向不同维度语义特征建立混合倒排索引,以改进语义查询性能。[方法/过程]本文以Treap、B+树等多种数据结构探索适合不同语义维度的倒排索引构建方法,并将其组合形成多种适用于科技文献多维语义组织的混合倒排索引构建方法,并通过对比实验,在排序查询和布尔查询条件下分析验证不同类型倒排索引构建方法的查询性能。[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形成的8种混合倒排索引构建方法中,表2所示的C3(HHHB)被证明在排序查询条件下具有最高的效率,而C4(TTTB)则在布尔查询条件下被证明最为高效。本文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单一索引结构导致的查询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 语义组织 混合倒排索引 HashMap Treap B+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中三角三省碳排放及脱钩分析——基于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宏波 吕新华 +1 位作者 李富山 赵素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级难题。论文利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中三角湘鄂赣三省相关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Tapio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三角三省碳排放趋势及脱钩现状。研究表明:(1)2011—2020年,江西、湖北和湖南的碳强度分...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级难题。论文利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中三角湘鄂赣三省相关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Tapio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三角三省碳排放趋势及脱钩现状。研究表明:(1)2011—2020年,江西、湖北和湖南的碳强度分别下降了48.22%、66.15%和51.01%,能源强度则分别下降了31.02%、59.37%和52.15%。得益于碳强度的下降和能源效率的提升,中三角碳排放量变化不大,区域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均衡性得以增强。(2)中三角三省主要处于碳弱脱钩状态,没有负脱钩和复挂钩的现象出现。(3)三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量不多,能源结构降“碳”明显,江西、湖北和湖南煤炭消耗量占比分别下降到40.81%、37.33%和44.75%,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提高到31.23%、27.02%和26.70%。建议三省加强产业规划合作布局,完善以长江为主轴,赣江、汉江和湘江为补充的水运航道系统,强化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最终促进三省经济发展形成绿色低碳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中三角 碳排放 碳脱钩 能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网络结构特征的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杨金庆 罗曼 +2 位作者 程秀峰 夏立新 马廷灿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5-659,共15页
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是及时发现科技创新发展动态、追踪学科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学科新兴主题的涌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科学交流过程的影响还受网络自组织过程的影响。学科新兴主题的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嵌入了其特有性质。本文在... 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是及时发现科技创新发展动态、追踪学科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学科新兴主题的涌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科学交流过程的影响还受网络自组织过程的影响。学科新兴主题的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嵌入了其特有性质。本文在常见科学交流属性特征的基础上,融合学科主题在网络中的全局和局部网络结构特征,通过随机匹配生成标准实验数据集,先后运用多指标加权融合方法与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识别学科新兴主题。研究结果表明,多指标加权融合方法对识别影响力排序靠前的学科主题表现较好。但是,P@270高影响力主题仅占60%,低于随机森林分类识别模型的最优性能64.14%,这表明机器学习分类识别方法在拟合复杂过程方面具有优势,而多指标加权融合方法更适用于关注顶尖影响力主题的任务。机器学习可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吸纳引用频次较多、网络影响力较高、论文发表较多、关注作者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较强对高影响力主题识别起正向作用;与之相反,结构突变程度高对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有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新兴主题 主题网络 科技创新 科技情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泊松噪声和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多因素混合学习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蒋锋 路畅 王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针对风电功率数据高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噪声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PN)和改进的蛇优化算法(M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多因素混合学习方法。首先,利用CEEMDPN将风电功率序列分解为子序列;然后,引入曲线自适... 针对风电功率数据高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噪声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PN)和改进的蛇优化算法(M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多因素混合学习方法。首先,利用CEEMDPN将风电功率序列分解为子序列;然后,引入曲线自适应调整参数改进蛇优化算法;最后,运用MSO优化的极限学习机(ELM)对每个子序列进行预测并集成。为了验证CEEMDPN-MSO-ELM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龙源电力集团的风电功率数据进行超短期预测,实证结果表明,CEEMDPN算法能够加强风电功率序列的主频率部分并提高分解精度,MSO算法能够很好地平衡算法的寻优速度与收敛精度,从而有效提升ELM模型的预测性能,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均优于其他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蛇优化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搜索引擎人机结合的选题思路拓展研究
9
作者 王树义 曾雯 +2 位作者 戚淇 许隆鑫 岳芳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5,共13页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生成式AI搜索引擎与人机结合的方式拓展科研选题思路,以应对信息过载和研究选题困难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针对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生成式AI搜索引擎的选题工作流,通过实验和访谈的方法对选题过程进行验...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生成式AI搜索引擎与人机结合的方式拓展科研选题思路,以应对信息过载和研究选题困难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针对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生成式AI搜索引擎的选题工作流,通过实验和访谈的方法对选题过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并依据结果讨论“人在环中”在选题过程中的优势。[结论/发现]所有被试对选题拓展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在90分及以上(满分100分),生成式AI搜索引擎可以有效辅助科研选题,但需要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人在环中”可以充分发挥AI的优势,提升选题质量和效率,推动科学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创新/价值]基于生成式AI搜索引擎与人机结合的选题思路拓展方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题思路和方式,有助于缓解信息过载和研究选题困难的问题,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搜索引擎 人机结合 科研选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湿地植物保护与恢复
10
作者 赵素婷 周瑞 +1 位作者 袁赛波 厉恩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维护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该区域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普遍存在水体富营养...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维护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该区域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普遍存在水体富营养化、湖泊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从湖泊湿地植物保护修复的角度,梳理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总体情况及湿地植物保护现状,分析了这些湖泊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文过程改变、生境丧失、资源过度利用、水利富营养化、洪涝灾害、入侵种泛滥、流域综合治理及科研观测研究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地湿地植物保护修复的对策建议:优化水资源配置、恢复湿地生境、资源合理利用、改善水质、改善江湖关系、防治入侵生物、健全流域管理体系及加强观测研究等。以期推动流域系统治理、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湖泊水生态环境改善和湖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保护与恢复 水体富营养化 流域综合治理 浅水湖泊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的极核模式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永辉 马廷灿 冉从敬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9,共11页
理解基础研究非均衡发展特征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增长极”理论与基尼系数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的极核模式及其影响。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了以下核心发现:①中国各省份在基础研究发... 理解基础研究非均衡发展特征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增长极”理论与基尼系数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的极核模式及其影响。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了以下核心发现:①中国各省份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不均衡问题,表现为明显的极核发展模式,且这种模式在不同省份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②省域基础研究的极化模式与其整体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指出不同省份可能适用于不同的极化发展策略,尽管如此,某些典型省份的极核模式与其基础研究发展水平之间仍展现出特定的规律性与特征性。③提出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的极核模式评估方法,可以为国家及省级科技发展规划的优化提供量化的决策支持工具,为战略调整和资源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非均衡发展 增长极理论 基尼系数 省域发展模式 极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一体化管理、区域竞争力与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窦路遥 魏凤 +2 位作者 邓阿妹 辛竹琳 冯宇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2,共7页
城市韧性建设关键在应急一体化管理和区域竞争力。有助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减少灾害损失。该文基于组态思维整合应急一体化管理和区域竞争力9个相关要素,探讨影响城市韧性提升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①应急一体化管... 城市韧性建设关键在应急一体化管理和区域竞争力。有助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减少灾害损失。该文基于组态思维整合应急一体化管理和区域竞争力9个相关要素,探讨影响城市韧性提升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①应急一体化管理从成本可控性、资源协同性和政策支持性上影响城市韧性的提升,形成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调配和事后恢复的逻辑闭环;而区域竞争力也分别从经济、发展、交易、生活层面上实现对城市韧性的综合描述。②高城市韧性组态分为强竞争力预防型、损失应激预防型、营商优化建设型、宜居持续建设型、政策支持拔高型,低城市韧性组态分为管理效能欠缺型和应急损失过度型。③在受损可控的范围内,灾害损失的出现反而可能在应急实践中促进韧性提升;过高的管理型支出会出现管理无效率的可能,而过低的管理型支出会出现管理失调的可能,都会产生抑制城市韧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一体化管理 区域竞争力 城市韧性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发展态势与展望
13
作者 方杰 雷宏武 +3 位作者 时俊杰 白冰 李娜娜 赵晏强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缓解CO_(2)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从政策体系建设、...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缓解CO_(2)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从政策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研究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的发展现状,通过文本分析解读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对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指出:当前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枯竭油气藏封存、诱发地震机理与监测、泄漏监测与环境评价、CO_(2)封存与能源资源协同开发利用、快速矿化封存等方面;未来应重视CO_(2)封存与利用中复杂多场多相的耦合研究,致力于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系统,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CCUS产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 发展态势 研究热点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匹配与分型优化的企业研发合作伙伴推荐方法研究
14
作者 赵展一 钟永恒 +2 位作者 李贞贞 刘佳 席崇俊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60,共13页
从众多创新主体中为企业精准推荐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合作伙伴,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提高研发合作伙伴推荐结果的精准性和可解释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技术匹配与分型优化的企业研发合作伙伴推荐方法。该方法以技术匹配... 从众多创新主体中为企业精准推荐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合作伙伴,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提高研发合作伙伴推荐结果的精准性和可解释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技术匹配与分型优化的企业研发合作伙伴推荐方法。该方法以技术匹配度(包括技术相似度和互补度)为依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大规模潜在合作组对,利用波士顿矩阵从技术相似度和互补度两个维度对伙伴类型进行细分,并结合创新实力、合作偏好、邻近程度和品牌效应等指标,对分型结果进行评价,最终筛选出最佳伙伴。以燃料电池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应用,结果表明,类别-语义维度的识别算法F1值为93%,比基于类别维度、语义维度的识别算法F1值分别高出2个和4个百分点,可以准确反映创新主体间的技术匹配程度;支持将合作伙伴细分为优先合作型、重点关注型、变革补充型和多元扩张型4类;优化后的结果可为企业提供并有效区分多样化的选择,提升合作成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合作 技术匹配 技术相似 技术互补 分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菱属2种植物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蔡倩如 厚富霞 +3 位作者 赵素婷 徐雅丽 陈媛媛 樊香绒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以长江中下游常见的菱属植物四角菱和弓角菱的种子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3种贮藏温度(4℃、10℃和25℃)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及其生理特性的变化,探索菱属种子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在该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活力维持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4℃和10... 以长江中下游常见的菱属植物四角菱和弓角菱的种子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3种贮藏温度(4℃、10℃和25℃)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及其生理特性的变化,探索菱属种子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在该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活力维持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4℃和10℃条件下贮藏90 d后,种子才开始萌发,而25℃条件下种子不萌发,说明菱属种子需要一段时间低温打破休眠;同一贮藏时期,4℃条件下2种种子萌发率最高,且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10℃和25℃条件,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25℃条件,可溶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10℃和25℃条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淀粉在3种温度下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不管种子是否萌发,可溶性淀粉都会被持续消耗;在25℃贮藏条件下,种子丙二醛(MDA)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低,说明菱属种子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贮藏更容易老化;种子萌发率在不同种间存在差异,弓角菱种子显著高于四角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属 种子萌发 贮藏温度 萌发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战略与科技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娜娜 赵晏强 +2 位作者 秦阿宁 陈伟 李霞颖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27,共9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的负排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际CCUS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的负排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际CCUS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与研究热点,基于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重要国家/地区发布的CCUS相关政策和规划,采用战略规划解读方法对CCUS领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球CCUS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CCUS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战略规划 发展态势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决策支持系统理念与构建路径研究
17
作者 陈伟 徐静雯 +1 位作者 刘清 潘教峰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目的/意义]面对当前的决策需求态势和复杂环境,智库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新技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外循环和内循环两个体系思想的指导,提出决策支... [目的/意义]面对当前的决策需求态势和复杂环境,智库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新技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外循环和内循环两个体系思想的指导,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理念,研究建立决策问题集合与现实方案选项的逻辑映射框架,并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了双碳科技发展态势感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结果/结论]决策支持系统将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决策新需求。在数据方面,需要提升其同时存储并处理大量多源异构数据的能力。在实时性方面,需要提升其处理实时数据和信息的能力以支撑实时决策。在灵活性方面,需要增加更多定制化功能模块以实现个性化决策。在智能化方面,需要融合领域专业大模型、自主推理人工智能体、多模态知识挖掘及人机协同交互技术,通过数据驱动与算法优化,构建自主学习与自适应进化增强系统,实现决策支持方案从感知到评估全流程的动态优化,有效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双螺旋法 决策支持系统 过程融合法 逻辑层次法 “双碳”科技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隐私预算分配的幸福感预测方法
18
作者 罗妍婕 李琳 +1 位作者 吴小华 刘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2-378,共7页
幸福感预测旨在通过分析个体行为、情感和社会环境等数据,预测个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幸福感预测在线平台具有大量用户数据且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差分隐私机器学习作为缓解该风险的有效手段,需要进一步考虑用户对不同属性的... 幸福感预测旨在通过分析个体行为、情感和社会环境等数据,预测个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幸福感预测在线平台具有大量用户数据且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差分隐私机器学习作为缓解该风险的有效手段,需要进一步考虑用户对不同属性的隐私需求,且现有平均分配隐私预算的差分隐私方法向模型注入了噪声,导致模型性能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隐私预算分配的幸福感预测方法(APBA-DP)。首先根据用户的隐私偏好对属性分级,利用信息熵为属性分配个性化隐私预算;然后为幸福感预测模型建立属性映射层,基于个性化隐私预算进行差分隐私保护。在居民幸福感ESS和CGS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PBA-DP算法在一定隐私保护强度下,相比于传统差分隐私算法,准确率提升了2.3%~4.4%;同时,对其进行成员推理攻击的成功率相较于未进行差分隐私保护的模型平均降低了14.7%和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预测 差分隐私 隐私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提示学习的方面类别情感分析方法
19
作者 刘锦行 李琳 +1 位作者 吴任伟 刘佳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4-1341,共8页
基于方面类别的情感分析(ACSA)旨在辨别评论文本中的方面类别,并同时预测它们的情感极性,是情感分析领域重要的细粒度子任务。近年来,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微调(Fine-tuning)方法已经为方面类别情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然而,由... 基于方面类别的情感分析(ACSA)旨在辨别评论文本中的方面类别,并同时预测它们的情感极性,是情感分析领域重要的细粒度子任务。近年来,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微调(Fine-tuning)方法已经为方面类别情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然而,由于预训练任务和下游情感分类任务目标不一致,影响了情感分析质量提升的空间。目前基于提示模板的提示学习(Prompt learning)能够对其进行相应缓解,但人工设计单一的Prompt文本为ACSA任务提供的上下文有限,缺少丰富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提示学习的方面类别情感分析方法(MultiPrompt_ACSA)。在提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示模板工程和答案工程的多样化设计,结合ACSA的研究特点,提出了适配方面类别情感分析的提示学习方法。引入自回归预训练语言模型进行训练。基于Prompt的多样化设计集成多个不同提示模板下的情感分类结果。与其他模型(非预训练、预训练和提示学习三个类别)在SemEval 2015和SemEval 2016数据集上的结果相比,提出的方法在F1指标上有良好的效果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面类别情感分析 提示学习 Prompt多样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征研究——以MIT TR35中国区获奖者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永辉 马廷灿 岳名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以2017-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征研究,为国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从基本特征、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代表性科技成果4个维度构建获... 以2017-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征研究,为国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从基本特征、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代表性科技成果4个维度构建获奖者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与网络计量法探究获奖者成长特征与代表性科技成果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青年科技人才和女性科学家早期成长阶段需要更具导向性的科研资助,高层次教育背景与海外培养经历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摇篮”,顶尖高校/院所和经济发达地区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的聚集地,典型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辐射多个前沿科学领域,但不同时期中国青年科技人才代表性科技成果所属学科领域差异较大。2017-2018年获奖者代表性科技成果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量子物理及生物材料领域,2019-2021年获奖者较多关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生物材料、量子信息等前沿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特征 履历分析 网络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