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小红 刘淑霞 +4 位作者 刘云 闫红敏 刘高峰 赵春玲 李宗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总结川崎病(KD)流行特点,探讨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7-2008年禹州市三所医院确诊的186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KD流行特点,比较KD并发CAL病例和非CAL病例暴露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总结川崎病(KD)流行特点,探讨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7-2008年禹州市三所医院确诊的186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KD流行特点,比较KD并发CAL病例和非CAL病例暴露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L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治疗KD患儿逐年上升,1~3岁为KD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66:1,合并CAL发生率33.1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环境、发病至就诊时间、总发热天数、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用量和时间、血清白蛋白(ALB)含量、血小板(PLT)数与KD并发CAL相关联(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LB、PLT、发热天数进入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D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3岁男性儿童是发生KD的高危人群;KD主要危害冠状动脉,年龄≤2岁、ALB<40g/L、PLT>500×109/L、热程>10d是KD并发CAL的显著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流行病学 冠状动脉损害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