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禹州市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小莉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3期41-41,共1页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禹州市已连续4年对农民实施小麦、玉米良种补贴,连续2年对农民实施棉花良种补贴。使农民群众种植小麦、棉花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几年来,禹州市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试验更新...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禹州市已连续4年对农民实施小麦、玉米良种补贴,连续2年对农民实施棉花良种补贴。使农民群众种植小麦、棉花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几年来,禹州市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试验更新,麦棉套种已成为旱作区实现粮棉双增收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种
高产栽培技术
禹州市
“三农”工作
良种补贴
实践经验
农民
旱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禹州市2015-2016年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报告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新娟
《河南农业》
2017年第25期32-33,共2页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小麦全蚀病于1998年传入禹州市,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探索小麦全蚀病防治途径,筛选合理、对路的防治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禹州市农业技术人员于2...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小麦全蚀病于1998年传入禹州市,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探索小麦全蚀病防治途径,筛选合理、对路的防治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禹州市农业技术人员于2015年进行了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
药剂防治
禹州市
试验报告
农业技术人员
毁灭性病害
小麦生产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禹州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优选配方示范初报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燕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期18-18,23,共2页
为客观评价禹州市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进一步校正施肥技术参数及优化肥料配方,为配方施肥这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我们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安排了本次示范。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禹州市
优选配方
示范
小麦
技术参数
施肥效果
肥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禹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模式与思考
4
作者
连照五
《河南农业》
2019年第7期61-61,共1页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山区、岗区、平原区各占1/3,耕地面积7.73万hm^2。全市有26个乡镇办、653个行政村,总人口13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120万人。全市常年种植小麦5.33万hm^2、玉米4.67万hm^2、红薯1万hm^2,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新型主...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山区、岗区、平原区各占1/3,耕地面积7.73万hm^2。全市有26个乡镇办、653个行政村,总人口13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120万人。全市常年种植小麦5.33万hm^2、玉米4.67万hm^2、红薯1万hm^2,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新型主体不断涌现。近几年,禹州市的水果、中药材、花生、大豆面积也有所增加,逐渐呈现规模化和连片化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市
专业化
统防
种植结构
耕地面积
农业人口
平原区
行政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禹州市玉米套种技术
5
作者
刘小莉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1期52-52,共1页
禹州市的玉米生产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良种配套、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玉米单产、总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玉米生产
禹州市
套种技术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良种配套
配方施肥
玉米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抓关键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
被引量:
1
6
作者
魏倞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3期62-63,共2页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一座桥”,它一头连着科技,一头连着生产,桥断路阻,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只能是束之高阎。就农业生产而言,一项新技术、一个新品种、一项新成果,只有通过推广转化,形成大范围的辐射,才能释放...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一座桥”,它一头连着科技,一头连着生产,桥断路阻,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只能是束之高阎。就农业生产而言,一项新技术、一个新品种、一项新成果,只有通过推广转化,形成大范围的辐射,才能释放其内在的能量,实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但面对常变的气候、动态的作物、突发的病虫、不同的肥力、复杂的品种、技能的差别等,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具体推广工作中就必须经常川页天时、查地力、看庄稼,确立核心技术、狠抓高效技术、巧用应变技术、强化优质技术、落实基础技术、注重推广创新、提高推广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转化
农业科技含量
农业生产
推广工作
经济效益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禹州红薯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新彩
《河南农业》
2019年第1期62-62,共1页
禹州市地处伏牛山余脉豫东平原过渡带,全市面积97.4km^2,山、岗、平地各占1/3,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适中,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11种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尤以红薯“三粉”(粉面、粉条、粉皮)、中药材为禹州的...
禹州市地处伏牛山余脉豫东平原过渡带,全市面积97.4km^2,山、岗、平地各占1/3,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适中,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11种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尤以红薯“三粉”(粉面、粉条、粉皮)、中药材为禹州的农业名片,享誉10多个省、市,为禹州市农业走出去、壮起来和农民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发展现状红薯自清朝道光年间引入禹州种植以来,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耐旱,耐瘠薄,生产潜力大,被农民称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禹州市红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hm^2,鼎盛时期种植面积为2.4万~2.53万hm^2。红薯加工始于19世纪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年加工产值12亿~15亿元,并由此带动机械制造、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一条龙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加工
种植面积
农民致富
种植历史
季风气候区
优势农产品
禹州市
豫东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被引量:
1
8
作者
胡雨薇
郝俊杰
+6 位作者
贾新合
马奇祥
崔小伟
高俊山
李宾
郭利娟
王庆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8-91,共4页
选用对棉花黄萎病表现不同抗性的棉花材料,应用相互嫁接的方法将抗病和感病棉花品种组合在一起构建嫁接系统,将其种植在连作多年的棉田,调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身嫁接苗与自根苗抗性差异不显著;相互嫁接植株抗/感(接穗/...
选用对棉花黄萎病表现不同抗性的棉花材料,应用相互嫁接的方法将抗病和感病棉花品种组合在一起构建嫁接系统,将其种植在连作多年的棉田,调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身嫁接苗与自根苗抗性差异不显著;相互嫁接植株抗/感(接穗/砧木,下同)和感/抗组合抗病效果明显强于感/感组合,但较抗/抗组合抗病性下降。研究认为,抗病材料无论作砧木还是接穗,均能抑制黄萎病的发生,说明抗病材料植株整体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相互嫁接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0
9
作者
黄凌
《种业导刊》
2011年第8期19-19,21,共2页
红薯耐瘠薄,是良好的先锋作物和间、套、轮种作物。针对禹州市红薯生产现状,提出了包括选用良种、精心育苗、大田栽植、留种和贮藏等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脱毒红薯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
被引量:
5
10
作者
魏倞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一、引言 小麦生产是禹州市粮食作物的一大优势,常年种植面积在5300hm2左右,总产量2.6亿kg左右,均占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因此,小麦生产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的稳定。由于...
一、引言 小麦生产是禹州市粮食作物的一大优势,常年种植面积在5300hm2左右,总产量2.6亿kg左右,均占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因此,小麦生产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的稳定。由于受长期中产阶段传统栽培技术的影响,致使禹州市小麦生产连续多年产量徘徊在350-38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栽培技术
小麦生产
综合配套
高产栽培
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
农业经济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利敏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3期53-53,共1页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并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蔬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蔬菜
种植技术
基因工程生物
农业生态系统
认证机构
有机食品
生长调节剂
生态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高产区不同播量对产量影响试验
被引量:
1
12
作者
师小周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1期31-32,共2页
一、试验目的 近年来,由于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大、小麦拌种面积小、土壤病虫害基数大、整地质量差,造成小麦播量居高不下。根据调查,禹州市小麦高产区播量在12.5~15kg/667m2,有的地块播量在15kg/667m2以上。播量偏大既浪费种子...
一、试验目的 近年来,由于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大、小麦拌种面积小、土壤病虫害基数大、整地质量差,造成小麦播量居高不下。根据调查,禹州市小麦高产区播量在12.5~15kg/667m2,有的地块播量在15kg/667m2以上。播量偏大既浪费种子,增加投入成本,又消耗地力养分,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拌种
小麦产量
高产区
播量
影响试验
玉米秸秆还田
抗倒伏能力
试验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2018年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分析报告
被引量:
1
13
作者
魏萍
刘小莉
《河南农业》
2019年第4期6-6,共1页
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对河南省14个玉米主产县324个农户(全部为一般农户)所种植的207.55hm^2玉米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汇总显示,2018年河南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呈“三增”态势,即单产、成本、收益同比均呈上升态势。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玉米生产
河南
经济信息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机械免耕配套种植技术
14
作者
张燕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3期48-48,共1页
小麦机械免耕种植技术是保护性蒯乍工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机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近两年,禹州市的小吕乡、褚河镇、郭连...
小麦机械免耕种植技术是保护性蒯乍工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机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近两年,禹州市的小吕乡、褚河镇、郭连镇、山货乡开展了小麦免耕种植技术,每667m2增产在15%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种植技术
机械免耕
小麦
配套
工艺体系
土壤质地
劳动效率
农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王淑凤
《河南农业》
2011年第11期45-45,共1页
一、增施肥料.以肥补晚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小麦眙里富,底肥要上足”。因为晚播小麦一般前作养分消耗多。土壤速效养分少,再加上晚播小麦前期苗小苗弱吸肥能力差。因此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以补充土壤中有效养分...
一、增施肥料.以肥补晚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小麦眙里富,底肥要上足”。因为晚播小麦一般前作养分消耗多。土壤速效养分少,再加上晚播小麦前期苗小苗弱吸肥能力差。因此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以补充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高产栽培技术
土壤速效养分
应变
增施肥料
养分消耗
吸肥能力
有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抓技术创新是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
16
作者
李建房
魏倞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9期37-37,共1页
玉米是一种能吃能喝又能干的高产稳产作物,也是河南省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多年的示范推广及高产田创建表明,在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和确定合理密度的前提下,栽培技术创新对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至关重要。
关键词
栽培技术创新
玉米
高产稳产
粮食作物
合理密度
优良品种
科学选择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禹州市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小莉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3期41-41,共1页
文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禹州市已连续4年对农民实施小麦、玉米良种补贴,连续2年对农民实施棉花良种补贴。使农民群众种植小麦、棉花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几年来,禹州市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试验更新,麦棉套种已成为旱作区实现粮棉双增收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麦棉套种
高产栽培技术
禹州市
“三农”工作
良种补贴
实践经验
农民
旱作区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禹州市2015-2016年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报告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新娟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7年第25期32-33,共2页
文摘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小麦全蚀病于1998年传入禹州市,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探索小麦全蚀病防治途径,筛选合理、对路的防治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禹州市农业技术人员于2015年进行了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
药剂防治
禹州市
试验报告
农业技术人员
毁灭性病害
小麦生产
传播速度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禹州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优选配方示范初报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燕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期18-18,23,共2页
文摘
为客观评价禹州市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进一步校正施肥技术参数及优化肥料配方,为配方施肥这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我们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安排了本次示范。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禹州市
优选配方
示范
小麦
技术参数
施肥效果
肥料配方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禹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模式与思考
4
作者
连照五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9年第7期61-61,共1页
文摘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山区、岗区、平原区各占1/3,耕地面积7.73万hm^2。全市有26个乡镇办、653个行政村,总人口13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120万人。全市常年种植小麦5.33万hm^2、玉米4.67万hm^2、红薯1万hm^2,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新型主体不断涌现。近几年,禹州市的水果、中药材、花生、大豆面积也有所增加,逐渐呈现规模化和连片化种植。
关键词
禹州市
专业化
统防
种植结构
耕地面积
农业人口
平原区
行政村
分类号
S884.1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禹州市玉米套种技术
5
作者
刘小莉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1期52-52,共1页
文摘
禹州市的玉米生产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良种配套、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玉米单产、总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玉米生产
禹州市
套种技术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良种配套
配方施肥
玉米单产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抓关键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
被引量:
1
6
作者
魏倞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3期62-63,共2页
文摘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一座桥”,它一头连着科技,一头连着生产,桥断路阻,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只能是束之高阎。就农业生产而言,一项新技术、一个新品种、一项新成果,只有通过推广转化,形成大范围的辐射,才能释放其内在的能量,实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但面对常变的气候、动态的作物、突发的病虫、不同的肥力、复杂的品种、技能的差别等,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具体推广工作中就必须经常川页天时、查地力、看庄稼,确立核心技术、狠抓高效技术、巧用应变技术、强化优质技术、落实基础技术、注重推广创新、提高推广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转化
农业科技含量
农业生产
推广工作
经济效益
新品种
分类号
F3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禹州红薯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新彩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9年第1期62-62,共1页
文摘
禹州市地处伏牛山余脉豫东平原过渡带,全市面积97.4km^2,山、岗、平地各占1/3,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适中,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11种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尤以红薯“三粉”(粉面、粉条、粉皮)、中药材为禹州的农业名片,享誉10多个省、市,为禹州市农业走出去、壮起来和农民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发展现状红薯自清朝道光年间引入禹州种植以来,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耐旱,耐瘠薄,生产潜力大,被农民称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禹州市红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hm^2,鼎盛时期种植面积为2.4万~2.53万hm^2。红薯加工始于19世纪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年加工产值12亿~15亿元,并由此带动机械制造、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一条龙发展。
关键词
红薯加工
种植面积
农民致富
种植历史
季风气候区
优势农产品
禹州市
豫东平原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被引量:
1
8
作者
胡雨薇
郝俊杰
贾新合
马奇祥
崔小伟
高俊山
李宾
郭利娟
王庆东
机构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河南省
农业
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8-91,共4页
基金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05-002)
国家棉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8)
文摘
选用对棉花黄萎病表现不同抗性的棉花材料,应用相互嫁接的方法将抗病和感病棉花品种组合在一起构建嫁接系统,将其种植在连作多年的棉田,调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身嫁接苗与自根苗抗性差异不显著;相互嫁接植株抗/感(接穗/砧木,下同)和感/抗组合抗病效果明显强于感/感组合,但较抗/抗组合抗病性下降。研究认为,抗病材料无论作砧木还是接穗,均能抑制黄萎病的发生,说明抗病材料植株整体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抵抗能力。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相互嫁接
抗性
Keywords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reciprocal grafting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6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0
9
作者
黄凌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种业导刊》
2011年第8期19-19,21,共2页
文摘
红薯耐瘠薄,是良好的先锋作物和间、套、轮种作物。针对禹州市红薯生产现状,提出了包括选用良种、精心育苗、大田栽植、留种和贮藏等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脱毒红薯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
被引量:
5
10
作者
魏倞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文摘
一、引言 小麦生产是禹州市粮食作物的一大优势,常年种植面积在5300hm2左右,总产量2.6亿kg左右,均占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因此,小麦生产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的稳定。由于受长期中产阶段传统栽培技术的影响,致使禹州市小麦生产连续多年产量徘徊在350-380kg/667m2。
关键词
传统栽培技术
小麦生产
综合配套
高产栽培
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
农业经济
人民生活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利敏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3期53-53,共1页
文摘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并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蔬菜产品。
关键词
有机蔬菜
种植技术
基因工程生物
农业生态系统
认证机构
有机食品
生长调节剂
生态学原理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高产区不同播量对产量影响试验
被引量:
1
12
作者
师小周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1期31-32,共2页
文摘
一、试验目的 近年来,由于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大、小麦拌种面积小、土壤病虫害基数大、整地质量差,造成小麦播量居高不下。根据调查,禹州市小麦高产区播量在12.5~15kg/667m2,有的地块播量在15kg/667m2以上。播量偏大既浪费种子,增加投入成本,又消耗地力养分,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
小麦拌种
小麦产量
高产区
播量
影响试验
玉米秸秆还田
抗倒伏能力
试验目的
分类号
S512.10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2018年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分析报告
被引量:
1
13
作者
魏萍
刘小莉
机构
河南省
农业
农村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9年第4期6-6,共1页
文摘
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对河南省14个玉米主产县324个农户(全部为一般农户)所种植的207.55hm^2玉米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汇总显示,2018年河南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呈“三增”态势,即单产、成本、收益同比均呈上升态势。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玉米生产
河南
经济信息
农户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机械免耕配套种植技术
14
作者
张燕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3期48-48,共1页
文摘
小麦机械免耕种植技术是保护性蒯乍工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机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近两年,禹州市的小吕乡、褚河镇、郭连镇、山货乡开展了小麦免耕种植技术,每667m2增产在15%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
免耕种植技术
机械免耕
小麦
配套
工艺体系
土壤质地
劳动效率
农艺措施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王淑凤
机构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1年第11期45-45,共1页
文摘
一、增施肥料.以肥补晚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小麦眙里富,底肥要上足”。因为晚播小麦一般前作养分消耗多。土壤速效养分少,再加上晚播小麦前期苗小苗弱吸肥能力差。因此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以补充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足,
关键词
晚播小麦
高产栽培技术
土壤速效养分
应变
增施肥料
养分消耗
吸肥能力
有效养分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抓技术创新是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
16
作者
李建房
魏倞
机构
遂平县
农业
科学技术实验站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9期37-37,共1页
文摘
玉米是一种能吃能喝又能干的高产稳产作物,也是河南省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多年的示范推广及高产田创建表明,在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和确定合理密度的前提下,栽培技术创新对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至关重要。
关键词
栽培技术创新
玉米
高产稳产
粮食作物
合理密度
优良品种
科学选择
河南省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禹州市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刘小莉
《河南农业》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禹州市2015-2016年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报告
陈新娟
《河南农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禹州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优选配方示范初报
张燕
《河南农业》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禹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模式与思考
连照五
《河南农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禹州市玉米套种技术
刘小莉
《河南农业》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抓关键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
魏倞
《河南农业》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禹州红薯发展的思考
张新彩
《河南农业》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胡雨薇
郝俊杰
贾新合
马奇祥
崔小伟
高俊山
李宾
郭利娟
王庆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黄凌
《种业导刊》
201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
魏倞
《河南农业》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王利敏
《河南农业》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小麦高产区不同播量对产量影响试验
师小周
《河南农业》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河南省2018年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分析报告
魏萍
刘小莉
《河南农业》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小麦机械免耕配套种植技术
张燕
《河南农业》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王淑凤
《河南农业》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抓技术创新是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
李建房
魏倞
《河南农业》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