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镀铜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连续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1 位作者 黄曙明 沙志勇 《电镀与精饰》 CAS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研究了酸性镀铜液中连续滴定硫酸和硫酸铜的条件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滴定硫酸选用乙基橙或甲基橙作指示剂为佳。在后续的硫酸铜滴定中选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5-Br-DMPAP)或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 研究了酸性镀铜液中连续滴定硫酸和硫酸铜的条件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滴定硫酸选用乙基橙或甲基橙作指示剂为佳。在后续的硫酸铜滴定中选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5-Br-DMPAP)或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作指示剂为佳,在pH5.7的HAc-NaAc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铜( ),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镀铜液 硫酸 硫酸铜 连续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快速测定金-钴-镍-铟合金镀液中的钴 被引量:1
2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黄曙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研究了钴离子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柠檬酸铵介质中,钴离子与PAR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8×104L/(mol·c... 研究了钴离子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柠檬酸铵介质中,钴离子与PAR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8×104L/(mol·cm),钴质量浓度介于0~2.5μg/mL遵守比尔定律。用硫酸酸化后,配合物不分解,因而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金-钴-镍-铟合金镀液中钴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液 柠檬酸铵 钴离子 硫酸 快速测定 PAR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铟合金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快速测定黑镍镀液中的硫氰酸钾 被引量:1
3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黄曙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4期38-39,共2页
利用重铬酸钾氧化硫氰酸钾的反应,测定铬( )的吸光度,以求得硫氰酸钾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5nm处,硫氰酸钾的质量浓度介于0~1.8mg/mL遵守比尔定律,应用于黑镍镀液中硫氰酸钾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 利用重铬酸钾氧化硫氰酸钾的反应,测定铬( )的吸光度,以求得硫氰酸钾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5nm处,硫氰酸钾的质量浓度介于0~1.8mg/mL遵守比尔定律,应用于黑镍镀液中硫氰酸钾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黑镍镀液 硫氰酸钾 含量测定 重铬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铑溶液中铑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黄曙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用次氯酸钠作显色剂光度测定镀铑溶液中的铑。优选出最佳的测量波长 ,研究了酸度、显色剂浓度及干扰元素对测定的影响。铑的质量浓度介于 0~ 2 5 μg/m 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简便快速 ,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关键词 镀铑 次氯酸钠 光度法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钯-铜镀液中钯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黄曙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3年第5期26-28,共3页
研究了Pd2+与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5nm处。在此波长下测定钯,钯的质量浓度0.25~2.5μg/mL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5=2.9... 研究了Pd2+与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5nm处。在此波长下测定钯,钯的质量浓度0.25~2.5μg/mL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5=2.9×104L/mol·cm。电镀溶液中常见的金属离子无干扰。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应用于金-钯-铜镀液中钯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钯-铜镀液 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盐镀液中总焦磷酸根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研究了磷铋钼三元杂多酸的形成条件及其还原产物的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显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20~7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30=1.60×104L/(mol·cm)。磷浓度介于0~1.6μg/mL遵守比尔定律。焦磷酸... 研究了磷铋钼三元杂多酸的形成条件及其还原产物的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显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20~7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30=1.60×104L/(mol·cm)。磷浓度介于0~1.6μg/mL遵守比尔定律。焦磷酸盐镀液用H2SO4-H2O2消化后转变成正磷酸盐,用本法测定时镀液中的常见金属离子无干扰,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简便快捷,能广泛适应于各种焦磷酸盐镀液中总焦磷酸根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焦磷酸根 光度法 磷铋钼蓝 焦磷酸盐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镀铜-锡合金溶液中锡的快速测定
7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研究了在吐温-40存在下,苯芴酮与锡(IV)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0.05~0.2mol/L的硫酸介质中,锡(IV)与苯芴酮和吐温-40形成橙红色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10=1.46×... 研究了在吐温-40存在下,苯芴酮与锡(IV)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0.05~0.2mol/L的硫酸介质中,锡(IV)与苯芴酮和吐温-40形成橙红色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10=1.46×105L/(mol·cm)。在25mL显色液中,锡量介于0~15μg遵守比尔定律。镀液中常见杂质元素对测定无干扰。方法简便快捷,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氰化铜-锡合金镀液中全量锡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芴酮 氰化镀铜 镀液 锡合金 氰化铜 快速测定 硫酸介质 三元配合物 溶液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镀银溶液中的锑
8
作者 丘山 丘星初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研究了Sb(Ⅲ)离子与40(-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碘化钾和乳化剂OP存在下的盐酸介质中,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Sb(Ⅲ)形成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5~560nm处。在... 研究了Sb(Ⅲ)离子与40(-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碘化钾和乳化剂OP存在下的盐酸介质中,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Sb(Ⅲ)形成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5~560nm处。在锑的质量浓度为5μg/mL的显色液中,遵守比尔定律。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镀银溶液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