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瓜白粉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盛 杨渡 +9 位作者 李承业 潘竟海 李妍娥 杨静飞 严丽 刘同业 侯秀芳 李新辉 于建新 王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针对打瓜白粉病在新疆严重危害的现状,研究6种杀菌剂对打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6种药剂的防效差异。【结果】两次施药后第14 d,10%苯醚菌酯悬浮剂5000倍液防效最高,防效达73.80%。10%苯醚菌酯... 【目的】针对打瓜白粉病在新疆严重危害的现状,研究6种杀菌剂对打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6种药剂的防效差异。【结果】两次施药后第14 d,10%苯醚菌酯悬浮剂5000倍液防效最高,防效达73.80%。10%苯醚菌酯悬浮剂10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400 g/L氟硅唑乳油7 500倍液和25%乙嘧酚悬浮剂1 500倍液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 d分别达69.69%、69.56%、68.48%和67.32%。【结论】4种药剂防效较好,推荐在生产中交替使用。提出了打瓜白粉病防治原则,明确了该病的初侵染来源和防治始期。防治打瓜白粉病的关键是抓住发病始期,选用高效杀菌剂及时喷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瓜 白粉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史维芳 马瑞 叶尔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A01期129-130,共2页
论述了阿勒泰地区无公害辣椒主要栽培技术,包括:肥力、密度和产量指标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辣椒 无公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瓜白粉病的发生及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安沛 马俊义 +4 位作者 李新辉 马惠 祝青凤 王德奎 朱晓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0-1052,共3页
打瓜白粉病是打瓜上最严重病害之一,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探讨白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008年通过调查得出,福海县打瓜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为7月初,气候条件适宜时,7月底8月初病害达到高峰值,发病率可达100%,发生面积广... 打瓜白粉病是打瓜上最严重病害之一,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探讨白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008年通过调查得出,福海县打瓜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为7月初,气候条件适宜时,7月底8月初病害达到高峰值,发病率可达100%,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2007年通过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福星、敌力康,防治效果达77.02%、73.90%。因此,控制好打瓜白粉病的严重危害,必须抓住防治关键时期,于病害发生前期,即6月底7月初进行喷药预防,以后每隔7~10 d喷药防治一次,喷3~6次,可以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瓜白粉病 发生 杀菌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瓜类由链格孢霉(Alternaria)侵染所致两类叶斑病的纪录及鉴别 被引量:5
4
作者 贾菊生 李新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纪录了新疆瓜类作物由真菌Alternaria侵染所致的两类叶斑型的病害。一类鉴定为系由A cucumerina(Ell.etHv )Elliott侵染引起的黑轮斑病 ,另一类鉴定为系由A .cucurbitaeLetendreetRoum侵染引起的褐轮斑病。将两类叶斑病感染的症状及其... 纪录了新疆瓜类作物由真菌Alternaria侵染所致的两类叶斑型的病害。一类鉴定为系由A cucumerina(Ell.etHv )Elliott侵染引起的黑轮斑病 ,另一类鉴定为系由A .cucurbitaeLetendreetRoum侵染引起的褐轮斑病。将两类叶斑病感染的症状及其致病原均分别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区分并给予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链格孢霉 叶斑病 鉴别 瓜类作物 黑轮斑病 褐轮斑病 症状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缺乏微量元素及补救措施
5
作者 娜孜古丽.卡里木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2期34-34,共1页
经过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植物缺乏微量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补救措施。
关键词 植物 微量因素 补就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