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_(2)WO_(6)/MIL-101光催化降解水中四环素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奉颖 许煜航 +4 位作者 龙浩然 袁语馨 张宇晴 何秋香 吕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2-4660,共9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Bi_(2)WO_(6)/MIL-101(BWO/MIL-101)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研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Bi_(2)WO_(6)纳米片在MIL-101载体表面致密生长形成BWO/MIL-101异质结材料后可见光催化TC... 利用水热法制备Bi_(2)WO_(6)/MIL-101(BWO/MIL-101)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研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Bi_(2)WO_(6)纳米片在MIL-101载体表面致密生长形成BWO/MIL-101异质结材料后可见光催化TC降解的性能明显提高.其中,结构优化的BWO/MIL-101-40在60min内的TC降解效率为85.9%,其反应速率常数是Bi_(2)WO_(6)的1.4倍,是MIL-101的3.1倍,且BWO/MIL-101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表现出稳定且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能带结构分析表明,Bi_(2)WO_(6)/MIL-101构成II型异质结,有效拓宽了可见光响应范围,加快光生载流子的迁移速率,并抑制e−和h^(+)的复合.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发现,在光催化体系中超氧自由基(·O_(2)^(-))和空穴(h^(+))是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铋 金属有机框架 四环素 光催化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快不破”的Yb∶CALGO晶体——一种极具前瞻性且可实现高功率窄脉宽的超快激光晶体
2
作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3-1474,F0004,共3页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与“最亮的光”。那么超快激光又是什么呢?要理解超快激光,必须得知道什么是激光脉冲。激光脉冲是指以脉冲方式工作的激光器发出的一个光脉冲,比如,手电筒如果保持开关打开,...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与“最亮的光”。那么超快激光又是什么呢?要理解超快激光,必须得知道什么是激光脉冲。激光脉冲是指以脉冲方式工作的激光器发出的一个光脉冲,比如,手电筒如果保持开关打开,手电筒就是连续工作,如果打开开关立刻关闭,就相当于发出了一个光脉冲。激光脉冲可以做到非常短,有纳秒、皮秒、飞秒甚至阿秒量级,皮秒量级是指在1 s之内就可以发出一万亿个超短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脉冲 超快激光 脉冲方式 超短脉冲 窄脉宽 激光器 纳秒 皮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回馈效应的液晶双折射特性测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继扬 谈宜东 +1 位作者 吴季 张书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准确的双折射特性测量对于液晶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液晶材料的工作原理,以激光回馈效应为基础,搭建了各向异性外腔回馈双折射测量系统,对不同驱动电压下液晶的双折射特性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外腔回馈双折射测量... 准确的双折射特性测量对于液晶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液晶材料的工作原理,以激光回馈效应为基础,搭建了各向异性外腔回馈双折射测量系统,对不同驱动电压下液晶的双折射特性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外腔回馈双折射测量系统测量精度在0.3°之内;通过施加0~24V交流电压,液晶材料双折射率在2.74×10^(-1)~2.39×10^(-3)范围内变化,对应各向异性呈现出460°~5°的大范围位相延迟值。电压范围在0.7~2V时,电压-双折射率关系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度,通过线性拟合对该范围内电压-双折射率关系进行计算,其线性度优于95.5%。液晶材料可以提供稳定的位相延迟,同一电压值下的位相延迟短期重复性优于0.52°,长期重复性优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材料 双折射特性 位相延迟 激光回馈效应 各向异性外腔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优质TGG晶体的自动提拉法生长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建彬 林羽 +3 位作者 李国辉 陈建珊 滕硕 姚元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91-1894,共4页
采用液相法合成原料,通过自动提拉法在铱坩埚中成功地生长出直径为35~40 mm,长度为40~50 mm的大尺寸优质TGG晶体。该晶体外观笔直,内部光滑透明,没有螺旋纹,没有界面反转。经氦氖激光器检测证明该晶体具有无散射、无核心、不开裂的优... 采用液相法合成原料,通过自动提拉法在铱坩埚中成功地生长出直径为35~40 mm,长度为40~50 mm的大尺寸优质TGG晶体。该晶体外观笔直,内部光滑透明,没有螺旋纹,没有界面反转。经氦氖激光器检测证明该晶体具有无散射、无核心、不开裂的优点,经X射线粉末衍射证明晶体和底料均为TGG相,没有其它物相产生,且光学性能方面吸收值低,损伤阈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嫁石榴石(TGG) 提拉法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钇的基质施主合作能量传递导致的镱离子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晓波 周固 +9 位作者 周永芬 吴正龙 郭玉英 王水锋 邹秋燕 庄建 陈晓端 李春密 姚文婷 程欢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稀土材料的红外和可见量子剪裁对于寻找更好能量效率的发光材料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发光效率的最大上限值能从100%提高到200%甚至更高。在第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与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之后第三代的聚光太阳能电池已成为目前的... 稀土材料的红外和可见量子剪裁对于寻找更好能量效率的发光材料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发光效率的最大上限值能从100%提高到200%甚至更高。在第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与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之后第三代的聚光太阳能电池已成为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现在,利用稀土材料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效应有可能较好的解决太阳光谱与太阳能电池光电响应之间存在的光谱失配的问题,因此有可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研究了钒酸钇晶体基质中Yb3+离子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现象,测量了从可见到红外的钒酸钇晶体的发光谱、激发谱与荧光寿命,测量发现钒酸钇晶体基质能带在约322.0nm光激发时能导致有效的从钒酸钇晶体基质到Yb3+离子的二级合作能量传递,进而导致了很强的Yb3+离子的985.5nm2 F5/2→2 F7/2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同时,钒酸钇晶体基质的位于430.0nm的发光强度大幅降低。测量发现:(A)Yb(1.5)∶YVO4晶体的430.0nm的荧光寿命值为τA=3.785μs;(B)YVO4晶体的430.0nm的荧光寿命值为τB=22.72μs;研究计算发现总的理论量子剪裁效率上限值为η1.5%Yb=1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量子剪裁 太阳能电池 Yb3+离子 YVO4 合作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拉法YVO_4+Nd∶YVO_4复合晶体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建彬 林羽 +2 位作者 李国辉 陈建珊 姚元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7-1391,共5页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出YVO4+Nd∶YVO4复合晶体,相对于采用光胶方法键合的晶体具有免键合面洁净处理,免键合面抛光的优点。且不会出现类似键合过程中产生的色心、气泡、裂纹等缺陷。且较其它方法还省了工序,复合面结合稳固,操作方便简单,...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出YVO4+Nd∶YVO4复合晶体,相对于采用光胶方法键合的晶体具有免键合面洁净处理,免键合面抛光的优点。且不会出现类似键合过程中产生的色心、气泡、裂纹等缺陷。且较其它方法还省了工序,复合面结合稳固,操作方便简单,晶体光学性能优良等优点,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钇 复合晶体 提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镝晶体生长和磁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刘伟 王帅华 +3 位作者 陈养国 吴以恒 李艳 吴少凡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34-18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钒酸镝(DyVO 4)粉体,使用提拉法生长了DyVO 4磁光晶体,通过XRD确定生长的DyVO 4晶体没有杂相,晶体的晶胞参数是a=b=0.71434 nm,c=0.6313 nm,α=β=γ=90°,属于四方晶系。晶体经过定向切割加工成c轴晶向的片状...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钒酸镝(DyVO 4)粉体,使用提拉法生长了DyVO 4磁光晶体,通过XRD确定生长的DyVO 4晶体没有杂相,晶体的晶胞参数是a=b=0.71434 nm,c=0.6313 nm,α=β=γ=90°,属于四方晶系。晶体经过定向切割加工成c轴晶向的片状和柱状样品。测试了DyVO 4晶体样品的光学性能和磁光性能。结果显示,样品在500~700 nm波长范围内,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在76%~79%之间,DyVO 4晶体对应于532 nm、633 nm和980 nm的Verdet常数分别为-309 rad/m/T、-167 rad/m/T和-64 rad/m/T,性能优于商用磁光晶体TGG,有望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铽晶体 液相法 提拉法 磁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晶体珍宝”——BBO晶体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2-752,共1页
BBO晶体,全称“低温相偏硼酸钡(β-BaB_(2)O_(4))”,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物构所)于1979年发明的一种性能极其优异的紫外非线性晶体,被誉为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科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第一块“中国牌”晶体。BBO晶体不仅具有优... BBO晶体,全称“低温相偏硼酸钡(β-BaB_(2)O_(4))”,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物构所)于1979年发明的一种性能极其优异的紫外非线性晶体,被誉为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科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第一块“中国牌”晶体。BBO晶体不仅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效应,而且还有突出的电光效应,因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O晶体 非线性光学效应 非线性晶体 中国科学院 电光效应 偏硼酸钡 低温相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YVO_(4)晶体的自动控径提拉法生长
9
作者 曾宪林 陈伟 +1 位作者 张星 陈秋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8-252,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自动控制直径条件下大尺寸YVO_(4)晶体的提拉法生长研究。利用改进的上称重法生长大尺寸YVO_(4)晶体,在提拉法单晶生长过程中,晶体扩肩部分采用斜率积分模式,转肩部分采用斜率积分过渡到直径积分模式,等径部分采用直径积分... 本文报道了在自动控制直径条件下大尺寸YVO_(4)晶体的提拉法生长研究。利用改进的上称重法生长大尺寸YVO_(4)晶体,在提拉法单晶生长过程中,晶体扩肩部分采用斜率积分模式,转肩部分采用斜率积分过渡到直径积分模式,等径部分采用直径积分模式,应用这种分段控制方式成功地实现了YVO_(4)晶体的自动化生长。采用4台50型自动化生长炉对YVO_(4)晶体自动化生长工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可靠性验证,预设技术目标为晶体直径大于40 mm,等径部分长度大于30 mm,B级晶体质量达80%以上,采用自动控制方法生长晶体毛坯共计138个,晶体直径达标率为99.3%,等径部分长度达标率为53.6%,晶体生长良品率为88.4%。本文还讨论了影响晶体等径部分长度达标率的若干工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_(4)晶体 自动控制直径 改进的上称重提拉法 直径积分模式 斜率积分模式 提拉炉 可靠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