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靠泊系统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存义 李近元 +3 位作者 迟岩 韩毅平 刘旦 曹铁旺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80-1686,共7页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场的开发成为全球风机容量的主要增长点。海上环境复杂,常有船舶碰撞风机基础的事件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海上风机基础靠泊系统结构的设计成为风机基础设计的重点之一。本文以...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场的开发成为全球风机容量的主要增长点。海上环境复杂,常有船舶碰撞风机基础的事件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海上风机基础靠泊系统结构的设计成为风机基础设计的重点之一。本文以风机基础靠泊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船只靠泊能量计算和SACS软件模拟计算方法对靠泊系统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经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工程实践经验证明,该靠泊系统完全满足不同船只的靠泊要求。本文提出的海上风机基础靠泊系统可为类似工程项目靠泊系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桩基础 靠泊系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海上风电机组叶片巡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晗 李存义 +1 位作者 曹淑刚 杨尚 《能源科技》 2020年第5期67-70,共4页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常规的人工叶片巡检已经无法满足运维需求。本文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在海上风电机组叶片巡检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出了具备航迹自主规划、多机协同、缺陷智能识别功能的智能化无人机叶片巡检方案,为海上风电叶片...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常规的人工叶片巡检已经无法满足运维需求。本文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在海上风电机组叶片巡检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出了具备航迹自主规划、多机协同、缺陷智能识别功能的智能化无人机叶片巡检方案,为海上风电叶片巡检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海上风电 叶片巡检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基地质海上风电高桩承台基础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存义 韩毅平 张晗 《能源科技》 2020年第2期72-77,共6页
本文针对福建海域复杂的地质特点,以岩基海床高桩承台基础为研究对象,对基础的承台选型、承台结构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基础的载荷计算、结构的内力建模、基础的实际监测数据,研究表明高桩中承台嵌岩基础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同时,以嵌岩基... 本文针对福建海域复杂的地质特点,以岩基海床高桩承台基础为研究对象,对基础的承台选型、承台结构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基础的载荷计算、结构的内力建模、基础的实际监测数据,研究表明高桩中承台嵌岩基础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同时,以嵌岩基础施工为例,从桩基施工、承台施工2方面详细阐述了基础施工工艺,实践表明,采用打桩架固定式沉桩、整体式嵌岩平台、装配式预制钢套箱工艺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该高桩承台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可为东南沿海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基地质 海上风电 高桩承台 基础 嵌岩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植入式单桩基础灌浆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存义 韩毅平 +1 位作者 张晗 苏龙辉 《能源科技》 2020年第10期49-54,共6页
单桩基础是海上风电重要的基础型式之一。植入式单桩基础可应用于复杂岩基海域,无过渡段植入式单桩基础受力复杂,对灌浆结构、材料、工艺要求极高。本文依托国内首例海上风电植入式单桩基础施工实例,以单桩基础灌浆结构为研究对象,介绍... 单桩基础是海上风电重要的基础型式之一。植入式单桩基础可应用于复杂岩基海域,无过渡段植入式单桩基础受力复杂,对灌浆结构、材料、工艺要求极高。本文依托国内首例海上风电植入式单桩基础施工实例,以单桩基础灌浆结构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单桩基础整体设计、灌浆结构设计,该结构设计满足海上风电机组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阐述了灌浆料性能、灌浆施工工艺,实践表明采用封底段混凝土灌浆、侧壁段高性能灌浆料分段施工,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论述了冲击回波法在植入式单桩基础灌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了海上风电植入式钢管桩灌浆质量评价指标,该植入式单桩基础灌浆工艺和灌浆质量检测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植入式单桩 灌浆 检测 冲击回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高桩承台风机基础安全监测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潜 张晗 徐兵 《水电与新能源》 2022年第5期65-71,共7页
结合福建莆田海上风电场样机监测项目,对高桩承台风机基础的监测项目设置与详细布置进行了探讨,并选取一段时间内监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风机基础各项监测值均未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监测成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并为全面分析风机结构的... 结合福建莆田海上风电场样机监测项目,对高桩承台风机基础的监测项目设置与详细布置进行了探讨,并选取一段时间内监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风机基础各项监测值均未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监测成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并为全面分析风机结构的寿命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基础 安全监测 监测项目设置 监测成果分析 数据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铜合金网衣的污损生物附着特征研究
6
作者 范晓旭 林燊 +3 位作者 刘旦 田伟 蒋玫 李磊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7,共8页
为研究不同材质网衣的污损生物附着效果,于2022年3—5月(春季)和6—8月(夏季)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域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和铜合金网衣的现场挂网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附着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 为研究不同材质网衣的污损生物附着效果,于2022年3—5月(春季)和6—8月(夏季)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域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和铜合金网衣的现场挂网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附着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密实度、种类数量、优势种种类数、湿质量和密度均表现为春季低于夏季。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春、夏季的密实度平均值分别为47.19%、86.98%,污损生物的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44.83±15.69)、(1054.59±34.81)g·网^(−1),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699±49)、(4630±53)个·网^(−1),种类数分别为12、35种,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4、6种;铜合金网衣春、夏季的密实度平均值分别为41.04%、74.95%,污损生物的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18.32±20.13)、(876.25±23.16)g·网^(−1),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678±42)、(3870±64)个·网^(−1),种类数分别为12、19种,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3、4种。春、夏季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污损生物的密实度、种类数(春季相同)、优势种种类数(春季相同)、湿质量和密度平均值均高于铜合金网衣。海水温度的变化是污损生物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铜合金网衣的防污损生物附着效果优于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 铜合金网衣 附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