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福建野毒分离株FJ-1E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小燕 刘建奎 +2 位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李晓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0,共5页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省某一猪场采集的疑似猪瘟样品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野毒与标准参考毒株及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1%~98.1%;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流行野毒与中国C株存在很大差异;预测的...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省某一猪场采集的疑似猪瘟样品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野毒与标准参考毒株及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1%~98.1%;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流行野毒与中国C株存在很大差异;预测的抗原表位表明该野毒株与中国C株相比发生了抗原漂移,该差异是否预示福建流行株正在向远离疫苗株的方向变异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规模化猪场猪肠道菌耐药性调查及分析
2
作者 李晓华 杨小燕 戴爱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为了解龙岩市各猪场肠道菌的耐药性情况,实验采用纸片法(K-B法)测定了247例肠道菌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肠道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最多耐药12种,以12耐、11耐、10耐、9耐、8耐、7耐为主,共占总分离菌株的69.... 为了解龙岩市各猪场肠道菌的耐药性情况,实验采用纸片法(K-B法)测定了247例肠道菌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肠道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最多耐药12种,以12耐、11耐、10耐、9耐、8耐、7耐为主,共占总分离菌株的69.64%。最为敏感的药物是硫酸多黏菌素、链霉素、头孢噻呋钠,其药物敏感率>30%;而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磺胺对甲氧嘧啶、利福霉素、土霉素、青霉素等均不敏感,耐药率均在80%以上。并且耐药率从2006年到2010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 耐药性 调查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晓华 杨小燕 +2 位作者 郑新添 戴爱玲 李改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1,共4页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药物敏感;对泰妙菌素、诺氟沙星有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嗜血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魏春华 刘建奎 +1 位作者 戴爱玲 杨小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本试验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猪细小病毒病死胎的淋巴结、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料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细胞病变,猪细小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地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发表的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 本试验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猪细小病毒病死胎的淋巴结、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料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细胞病变,猪细小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地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发表的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可扩增531bp 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分离株VP2基因与NCBI公布的NADL-2株的同源性高达99.2%,证实分离的病毒株为猪细小病毒。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诊断研究与疫苗免疫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春华 刘建奎 +2 位作者 杨小燕 戴爱玲 李晓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的发病3日龄仔猪的脑、肺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家兔出现了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 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的发病3日龄仔猪的脑、肺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家兔出现了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可扩增特异性298bp的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6株参考毒株相应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5%~99%和91.8%~98%。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湖北分离株Ea株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