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典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
作者 吴梓炜 杨发峻 +7 位作者 彭家豪 许宏达 葛茂泉 林少颖 李先德 张永勋 吴传惠 王维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6,共10页
选择福鼎市白琳镇、磻溪镇、管阳镇、太姥山镇和点头镇5个乡镇典型茶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茶园土壤中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茶园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 选择福鼎市白琳镇、磻溪镇、管阳镇、太姥山镇和点头镇5个乡镇典型茶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茶园土壤中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茶园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均值分别为6.11 mg/g、200.85 mg/kg和68.27 mg/kg,EOC/SOC、MBC/SOC、DOC/SOC占比均值分别为34.05%、1.14%、0.42%;②茶园土壤真菌群落OTU数为点头镇>白琳镇>管阳镇>太姥山镇>磻溪镇,其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菌属为原隐球菌属(Saitozy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Pleuroascus,不同茶园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相似,但真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③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方面,EOC、DOC含量与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真菌群落组成结构方面,Pleuroascus、Cpronia、Chloridum、Cladophialophora相对丰度与DOC、MB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Moritierella、Westerdykella相对丰度与DOC、MB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真菌群落功能预测方面,腐生营养型真菌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积累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有机碳 真菌 腐生营养型 茶园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典型茶园土壤养分及其计量比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发峻 王维奇 +6 位作者 吴梓炜 许宏达 葛茂泉 林少颖 李先德 张永勋 吴传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218,共10页
为研究茶园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福建省福鼎市茶叶主产地茶园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和分析土壤养分与计量比,分析其对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C、N、P、... 为研究茶园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福建省福鼎市茶叶主产地茶园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和分析土壤养分与计量比,分析其对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C、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8.39,1.96,0.91,15.57 g/kg,土壤C∶N、C∶P、C∶K、N∶P、N∶K、P∶K均值分别为9.24,30.96,1.24,3.32,0.13,22.39;(2)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菌属为Paludibaculum、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不同茶园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相似,但细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3)属水平上茶园土壤细菌与养分及其计量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与热脱硫弧菌属(Thermodesulfovibrio)、盖氏菌属(Gaiella)呈显著正相关(p<0.01),P与梭菌属(Clostridium)、罗思河小杆菌属(Rhodanobacter)、地杆菌属(Geobacter)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N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呈显著负相关(p<0.01),K与北孢里菌属(Kitasatospora)、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呈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C∶N、C∶P、N∶P、P∶K与西索恩氏菌属(Chthoniobacter)、网团菌属(Dictyobacter)、伯克霍尔德菌属(Paraburkholderi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Vicinamibacter、盖氏菌属(Gai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呈显著负相关(p<0.001);(4)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茶园细菌的预测功能中以代谢活动为主的功能居多,对茶园土壤养分循环以及通过代谢活动提高土壤固碳效率有着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对基于养分管理的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功能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比 细菌群落结构 PICRUSt功能预测 茶园 福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福鼎白茶生产加工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传记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1期47-49,共3页
福鼎白茶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其产销的逐年增加,自动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文章简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福鼎白茶茶青生产以及白茶初制、精制和仓储方面的应用,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白茶生产设备中的运用,... 福鼎白茶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其产销的逐年增加,自动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文章简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福鼎白茶茶青生产以及白茶初制、精制和仓储方面的应用,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白茶生产设备中的运用,并对物联网技术在实现福鼎白茶未来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进行分析,以期提升福鼎白茶的生产水平,促进白茶行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白茶 物联网 加工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茶加工工艺与品质差异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传记 《福建茶叶》 2023年第6期30-32,共3页
近年来白茶市场火热,全国白茶产量逐年增加。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白茶各个主产区的加工工艺进行总结,并对不同产地白茶品质进行差异探讨,为加强不同地域白茶技术研习,促进白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参考,以期能促进其他产... 近年来白茶市场火热,全国白茶产量逐年增加。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白茶各个主产区的加工工艺进行总结,并对不同产地白茶品质进行差异探讨,为加强不同地域白茶技术研习,促进白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参考,以期能促进其他产销单一茶产品茶区错峰制作白茶,提高茶叶利用率,增加茶农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白茶 加工工艺 品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白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传惠 《福建茶叶》 2020年第4期16-16,共1页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福鼎是我国白茶之乡,每年白茶产量占全国白茶的总量的二分之一。最近几年,白茶的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因此,白茶的消费生产得到了高速发展,促使了白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有效保障白...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福鼎是我国白茶之乡,每年白茶产量占全国白茶的总量的二分之一。最近几年,白茶的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因此,白茶的消费生产得到了高速发展,促使了白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有效保障白茶产品质量是亟待解决。当前影响白茶品质的因素,一方面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会影响白茶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以及加工工艺技术等环境条件都是影响其产品质量。虽然白茶加工工艺简单,但生产加工技术的好坏缺却直接影响白茶产品质量。为此,笔者以福鼎白茶为例,深入探究了福鼎白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白茶 标准化 生产加工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加工工艺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传惠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13-14,共2页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萎凋及干燥是其主要加工技术。然而,目前部分白茶加工工艺技术中,由于萎凋走水工序缺乏,后续加工稍有不慎便会导致茶叶原料干枯或红变,茶叶香气差异显著、色泽鲜活不足,且茶汤浸出物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营养物质,这就迫...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萎凋及干燥是其主要加工技术。然而,目前部分白茶加工工艺技术中,由于萎凋走水工序缺乏,后续加工稍有不慎便会导致茶叶原料干枯或红变,茶叶香气差异显著、色泽鲜活不足,且茶汤浸出物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营养物质,这就迫切需要加工工艺的革新。本文以福鼎白茶为例,探索了加工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期望能够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保障白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加工工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茶文化在白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传惠 《福建茶叶》 2020年第8期148-149,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推广白茶,拓宽白茶消费群体,提升白茶销量,应重视其包装设计。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福鼎白茶品质佳、口感好,将茶文化引入福鼎白茶包装设计中,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 为了进一步推广白茶,拓宽白茶消费群体,提升白茶销量,应重视其包装设计。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福鼎白茶品质佳、口感好,将茶文化引入福鼎白茶包装设计中,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本文围绕福鼎白茶包装设计开展论述,首先阐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强调茶文化在福鼎白茶包装设计中的价值,最后指出传统茶文化在福鼎白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福鼎白茶销售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福鼎白茶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及管理模式对白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吴传记 《中国茶叶》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通过分析福建省福鼎市不同海拔及管理模式茶园采制的白茶样内含物检测及感官审评结果,结合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测定结果,阐明了不同海拔及管理模式下土壤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高海拔茶园土... 通过分析福建省福鼎市不同海拔及管理模式茶园采制的白茶样内含物检测及感官审评结果,结合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测定结果,阐明了不同海拔及管理模式下土壤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高海拔茶园土壤持水能力和肥力均比低海拔茶园提高;对比普通管理模式,有机管理模式有更好的土壤条件供茶树生长;理化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结果显示,低海拔地区白茶多酚类物质较少,清香凸显;随海拔升高,白茶甜花香显,风味好;有机管理模式更是赋予了白茶浓郁的蜜韵。本研究为福鼎市茶树种植区域的高效利用和茶叶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区域 白茶 土壤 品质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