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将乐枫地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1
作者 吴长锋 易友根 +2 位作者 吴久芳 罗碧笏 余挺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0-739,共10页
近年来,福建地区一直未取得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旨在报道福建省发现的首个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探讨其地质特征及对区域找矿勘查的意义。2023年,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依据先找“伟晶岩”后找“稀有金属矿”的找... 近年来,福建地区一直未取得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旨在报道福建省发现的首个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探讨其地质特征及对区域找矿勘查的意义。2023年,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依据先找“伟晶岩”后找“稀有金属矿”的找矿思路,通过开展野外地质填图、探槽施工和钻探验证等工作,发现了将乐县枫地1处新的中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估算Li_(2)O资源量突破1万吨,Li_(2)O平均品位1.13%,同时共伴生有铍、铌、钽、铷等稀有金属矿。区内共发现9条含稀有金属的伟晶岩脉,以紧密相伴的多个脉体组成的脉群出现,主含矿伟晶岩脉长度大于1350 m,宽3~200 m;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磷铝锂石,少量铌钽铁矿、绿柱石等;推测其成矿时代可能与南平西坑钽铌矿相同,属加里东期。该矿床的发现是福建省伟晶岩型锂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对区域内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的地质勘查和找矿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围绕北武夷隆起区的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可能是福建地区乃至华南地区今后寻找大型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多金属矿 伟晶岩 找矿意义 枫地 将乐县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铁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全胜 吴淦国 +7 位作者 张达 狄永军 吕良冀 来守华 袁远 闫鹏程 王森 张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18,共2页
中国东南大陆自古元古代以来历经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多个具不同特色的构造成矿单元,其中闽西南地区位于永安—梅州晚古生代坳陷盆地的主体部位,盆地中充填的厚度不等的晚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及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为同生... 中国东南大陆自古元古代以来历经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多个具不同特色的构造成矿单元,其中闽西南地区位于永安—梅州晚古生代坳陷盆地的主体部位,盆地中充填的厚度不等的晚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及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为同生或后期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成矿物质及热液来源,形成一批以紫金山铜金矿床、马坑铁矿等为代表的大(中小)型矿床或矿化点。闽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对地该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 成矿规律 闽西南 矿床成矿系列 晚古生代盆地 滑脱构造 拆离构造 推覆构造 中生代 中生界 地质年代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早侏罗世 侏罗纪 二叠纪 构造成矿 火山活动 早白垩世 白垩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平和包围山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天望 张达 +4 位作者 沈荣泉 陈泉流 袁远 高孝巧 狄永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6-1332,共17页
通过对平和包围山钼矿床成矿岩体、赋矿火山岩及辉钼矿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包围山深部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8.1±1.1)Ma,容矿围岩-石帽山群底部凝灰熔岩成岩年龄为(104.6±1.1)Ma;矿体中辉钼矿的Re-Os... 通过对平和包围山钼矿床成矿岩体、赋矿火山岩及辉钼矿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包围山深部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8.1±1.1)Ma,容矿围岩-石帽山群底部凝灰熔岩成岩年龄为(104.6±1.1)Ma;矿体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95.2±1.5)Ma。辉钼矿中Re的含量指示成矿来源与壳幔物质混合或幔源物质进一步演化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包围山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与125~92 Ma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机制有关。受该期区域伸展构造背景的影响,上杭-云霄成矿带下地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诱发了平和包围山一带岩浆-热液-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RE-OS同位素年龄 包围山钼矿床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变形样式与年代学约束及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吕良冀 张达 +4 位作者 林全胜 王森 张旭 狄永军 袁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2-875,共14页
为探求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时代,对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原地及外来岩系进行构造解析,对卷入推覆构造带的花岗斑岩脉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广平推覆体中外来岩系和原地岩系表现为不同类... 为探求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时代,对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原地及外来岩系进行构造解析,对卷入推覆构造带的花岗斑岩脉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广平推覆体中外来岩系和原地岩系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褶皱及断裂等构造变形特征,其中外来岩系总体上为叠瓦式、背形堆垛式等双重逆冲推覆构造样式,而原地岩系则主要为大型倒转向斜,表现为闽西南推覆构造前锋带强烈构造变形特征;卷入推覆构造带的花岗斑岩年龄为(142+1)Ma。结合区域资料得出结论:广平推覆构造主构造开始于早侏罗世末期(183~190.4Ma),结束于(142±1)Ma。广平推覆构造强烈构造变形样式及年代学特征表明: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可能和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伊佐奈崎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 广平推覆构造 构造变形样式 花岗斑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晚古生代以来伸展构造演化:中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森 张达 +7 位作者 吕良冀 ABSAI Vatuva 狄永军 闫鹏程 林全胜 张林阔 马帅 袁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902,共14页
为了深入探讨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演化特征,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闽西南龙岩一带中基性岩墙群进行年龄测定。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墙群属于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以低TiO2(0.99%~1.73... 为了深入探讨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演化特征,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闽西南龙岩一带中基性岩墙群进行年龄测定。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墙群属于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以低TiO2(0.99%~1.73%)、高Al2O3(13.80%~15.76%)、高K2O(0.59%~4.42%)、K2O〉Na2O为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 Ba, Th, 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 Ta, Zr等)。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两期代表性岩墙分别形成于316 Ma和141 Ma,属于晚古生代中晚期和中生代晚期。本文运用构造环境判别方法,并结合沉积古地理特征,认为早期辉绿岩(316 Ma)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板内拉张环境,晚期辉绿岩(141 Ma)可能形成于板块俯冲之后的火山弧?伸展的过渡环境。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阶段,即晚泥盆世?早三叠世伸展,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挤压,早?中侏罗世古特提斯构造域向燕山期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以及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大规模伸展等主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 辉绿岩 晚古生代 伸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
6
作者 冯英伦 任涛 +4 位作者 张琪 黄建国 易友根 罗兴万 管申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3,I0004-I0006,共15页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地区薄竹山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沿F3断裂带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和龙哈组碳酸盐岩和片岩中。为查明该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次研究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和LA-ICP-MS原位微...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地区薄竹山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沿F3断裂带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和龙哈组碳酸盐岩和片岩中。为查明该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次研究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和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主要有黝锑银矿[(Ag_(4.89),Cu_(4.21))_(9.10)Fe_(2.18)Sb_(3.47)S_(13)]和银黝铜矿[(Ag_(2.40),Cu_(7.10))_(9.50)Fe_(1.77)Sb_(3.80)S_(13)],其次为深红银矿(Ag_(2.66)Sb_(0.90)S_(3))、脆银矿(Ag_(4.88)Sb_(0.94)S_(4))和辉银矿(Ag_(1.83)S)。独立银矿物多呈不规则状、短柱状分布于方铅矿边缘及裂隙中。类质同象形式的银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Ag含量为1316~19147μg/g,平均值5485μg/g),其次为黄铜矿(Ag含量为62.5~553μg/g,平均值206μg/g)和闪锌矿(Ag含量为1~34.1μg/g,平均值7.54μg/g)。方铅矿中Ag浓度<0.005 mol%时,Ag与Sb、In、Sn、As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指示其替换机制为:Ag^(+)^(+)Sb^(3+)↔2Pb^(2+)、Ag^(+)^(+)In^(3+)↔2Pb^(2+)、Sn^(4+)^(+)2(Ag,Cu,Tl)^(+)↔3Pb^(2+)和As^(3+)^(+)Ag^(+)↔2Pb^(2+);Ag浓度>0.005 mol%时,Ag与Bi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替换机制为:Ag^(+)^(+)Bi^(3+)↔2Pb^(2+)。该矿床与薄竹山晚白垩世花岗岩有成因联系。空间上Ag平均品位由南向北(远离花岗岩体)逐渐升高,可能主要受控于成矿流体由南向北运移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Pb^(2+)、Zn^(2+)、Ag^(+)等金属离子络合物解体并部分发生沉淀,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方铅矿等硫化物中,在南部形成低银的方铅矿,在中部形成独立银矿物组合(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脆银矿)及中等银含量的方铅矿,在北部形成辉银矿及银含量高的方铅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白牛厂 银多金属矿床 赋存状态 替换机制 空间分布规律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火成岩系列与浅成低温热液-斑岩铜金银成矿系统 被引量:71
7
作者 黄仁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4-86,共13页
紫金山矿田内,自地表往深部,发育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英安斑岩、浅成相花岗闪长斑岩、中深成相花岗闪长岩,构成中酸性火山-侵入岩系列。围绕着紫金山火山机构发育强烈的蚀变矿化,形成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低硫型浅成低... 紫金山矿田内,自地表往深部,发育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英安斑岩、浅成相花岗闪长斑岩、中深成相花岗闪长岩,构成中酸性火山-侵入岩系列。围绕着紫金山火山机构发育强烈的蚀变矿化,形成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银金矿和斑岩型铜(钼)矿床。矿田内各类铜金银矿床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及物源联系,它们在时间、空间上连续演化,都是同源含矿中酸性岩浆在同一成矿背景之下于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含矿热液的物化性质及时空迁移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地质部位产出不同的矿床类型,构成与中酸性次火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矿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 斑岩型 铜金银矿 成矿系统 紫金山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大田元沙铅锌矿床推覆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全胜 张达 +4 位作者 吕良冀 王森 袁远 冯海滨 张旭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36-937,共2页
中侏罗世以来由于东亚岩石圈大规模的板块运动造成了中国大陆及周缘地带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不同时代的地层发生易位、层序倒置以及重复或缺失。闽西南大田广平推覆构造的形成与中国东南部中侏罗世以来的岩石圈挤压密切相关,并使元古... 中侏罗世以来由于东亚岩石圈大规模的板块运动造成了中国大陆及周缘地带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不同时代的地层发生易位、层序倒置以及重复或缺失。闽西南大田广平推覆构造的形成与中国东南部中侏罗世以来的岩石圈挤压密切相关,并使元古代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铅锌矿床 控矿 闽西南 林地组 下石炭统 印支期花岗岩 下二叠统 栖霞组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双旗山金矿深边部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南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797,共10页
双旗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金矿成矿远景区内,地处闽中"金三角"地区,区内矿床(点)众多,金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 双旗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金矿成矿远景区内,地处闽中"金三角"地区,区内矿床(点)众多,金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结合物探、化探、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分析,并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成矿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时空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全面利用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开展综合信息成矿规律及预测评价工作,圈定双旗山、杨梅、吉山、青溪等五个有利的成矿远景区,提出该区下步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福建双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旗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边部成矿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南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0期4905-4912,共8页
双旗山金矿位于福建省中部"金三角"金矿成矿远景区内,是20世纪90年代闽中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金矿床。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脆韧性剪切断裂,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以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矿床成... 双旗山金矿位于福建省中部"金三角"金矿成矿远景区内,是20世纪90年代闽中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金矿床。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脆韧性剪切断裂,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以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认为矿区深边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可形成第二找矿空间,并预测了成矿远景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预测 双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成因:来自硅质岩、辉锑矿元素及硫同位素的证据
11
作者 林心怡 林木森 +3 位作者 吴久芳 易友根 徐楷 徐净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84,I0006-I0008,共18页
云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处于滇东南锑矿带,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统田蓬组下段硅质岩中。前人认为其属于变质改造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但关于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类型等问题仍有争议。对赋矿围岩硅质岩的主微量分析显示,w(SiO_(2))... 云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处于滇东南锑矿带,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统田蓬组下段硅质岩中。前人认为其属于变质改造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但关于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类型等问题仍有争议。对赋矿围岩硅质岩的主微量分析显示,w(SiO_(2))为84.70%~97.11%(均值92.19%),w(Al_(2)O_(3))为0.63%~6.08%(均值3.56%),ΣREE为(20.43~77.54)×10^(−6),稀土配分曲线右倾,δEu值为0.66~1.57(均值0.88),δCe值为0.95~1.15(均值1.07),形成于大陆边缘的非热水沉积环境,成分受陆源输入的控制。辉锑矿LA-ICP-MS分析揭示了其微量元素的主要耦合替代机制为2Sb^(3+)↔As^(3+)+(Cu^(+)+Pb^(2+))。辉锑矿的S同位素分析显示δ^(34)S值变化范围较窄(0.42‰~4.91‰),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成矿热液可能与老君山岩体活动相关,或者为深部隐伏岩体带来的热液。综合分析认为,小洞锑矿床的赋矿围岩与热水沉积无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岩浆活动后期的含矿热液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在层间虚脱带富集成矿,属于受断裂控制的热液型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辉锑矿 硫同位素 矿床成因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苏桥-小溪洋井田推(滑)覆构造形成演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淑静 李星 +2 位作者 宋立军 周珍琦 冯常茂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1,共6页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资料,深入研究了闽西推覆构造带前峰处的苏桥-小溪洋井田地质特征。结果显示:井田剖面几何形态为一典型的"仑"型背骑式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和层间拆离滑覆构造是井田两种基本的构造类型;层间拆...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资料,深入研究了闽西推覆构造带前峰处的苏桥-小溪洋井田地质特征。结果显示:井田剖面几何形态为一典型的"仑"型背骑式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和层间拆离滑覆构造是井田两种基本的构造类型;层间拆离滑覆构造形成于早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和喜山期;井田在区域拉张环境下遭受剥蚀改造,发育飞来峰构造,并使F5、F6断层产生反转。从而,在构造推覆体下找煤应特别注意地层缺失情况,区域隐伏煤田的预测应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形成演化 苏桥-小溪洋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脉型钨、锡矿床和斑岩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印贤波 张德会 +1 位作者 王晨昇 赵关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4-532,共9页
中国脉型钨、锡矿床和斑岩钼矿无论在时空分布上还是在成矿特征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以几个典型矿床为例,从流体包裹体角度对比分析了其成矿特征的异同。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组合类型、气液比等特征可以大致推断出成矿温度。流体成分... 中国脉型钨、锡矿床和斑岩钼矿无论在时空分布上还是在成矿特征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以几个典型矿床为例,从流体包裹体角度对比分析了其成矿特征的异同。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组合类型、气液比等特征可以大致推断出成矿温度。流体成分与岩浆的侵入深度之间存在着近似相关关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流体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钨、锡流体特征非常相似,但锡矿床的盐度略高于钨矿床。斑岩钼矿的盐度非常高,这是典型的次火山体系的流体特征,压力影响着成矿温度及流体成分。流体成分上锡矿床CO2含量明显要高于钨矿床,而且F的含量较高,斑岩钼矿床由于其源区物质成分的差异导致流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流体沸腾、混合及自然冷却是流体演化的3个过程,其中流体沸腾对成矿意义重大。CO2是挥发份中的常见组分,能影响流体不混溶的发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型钨、锡矿床 斑岩钼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若羌喀腊达坂铅锌矿床S同位素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彬 樊献科 +3 位作者 王爱国 叶现韬 鲍晓明 倪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位于新疆阿尔金山脉东段喀腊大湾地区,矿床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晚寒武世拉配泉组第二、三岩性段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选取了与成矿有关的硫化物样品进行S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w(^(34)S)大体为2.6‰~7.7‰...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位于新疆阿尔金山脉东段喀腊大湾地区,矿床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晚寒武世拉配泉组第二、三岩性段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选取了与成矿有关的硫化物样品进行S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w(^(34)S)大体为2.6‰~7.7‰,甚至小于2.6‰,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通过对矿区矿化蚀变特征、控矿要素及成矿地质体特征的研究,并结合S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喀腊达坂铅锌矿床为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与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时代为439.9 Ma。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喀腊达坂铅锌矿床的找矿预测模型,即岩浆沿喀腊达坂断裂带及其分支系统上侵,在岩浆侵位及其流体出溶阶段派生出容矿断裂系统,其中主成矿断裂可能为成矿前断裂的再活动,分支断裂属于成矿期同生断裂,矿化类型为角砾岩带砾间充填型及其上盘裂隙带中的裂隙充填型。根据该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及工程验证工作,在矿区及其外围共圈定了5个隐伏主矿体,新增了可观的Pb+Zn资源量,对于矿区后续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S同位素 控矿因素 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找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融水地区钾镁煌斑岩Ar-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木森 彭松柏 +2 位作者 吴长锋 王新宇 吴祥珂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85-1997,共13页
桂北地区发育较多的钾镁煌斑岩脉,可能为该区近源金刚石重砂矿的母岩,对于其形成时代一直是长期争议悬而未决的重要地质问题。本文研究表明,融水地区金云钾镁煌斑岩的金云母(斑晶、基质) 40 Ar- 39 Ar冷却封闭年龄为203~204 Ma,表明其... 桂北地区发育较多的钾镁煌斑岩脉,可能为该区近源金刚石重砂矿的母岩,对于其形成时代一直是长期争议悬而未决的重要地质问题。本文研究表明,融水地区金云钾镁煌斑岩的金云母(斑晶、基质) 40 Ar- 39 Ar冷却封闭年龄为203~204 Ma,表明其形成于晚三叠世。岩石SiO 2为55. 68%~56. 85%,高钾(K 2O/Na 2O=1. 87~3. 06)、高Mg #(71. 90~73. 20)、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Eu略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特征。上述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桂北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为经历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并于晚三叠世经历了重要的岩石圈伸展减薄构造事件,其形成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平板式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 钾镁煌斑岩 岩石地球化学 40Ar-39Ar年代学 大地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若羌喀腊大湾铁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成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彬 王爱国 +3 位作者 张传林 鲍晓明 叶现韬 倪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2-1368,共7页
喀腊大湾铁矿是近年来在阿尔金地区发现的超大型铁矿,目前控制储量近亿吨,且该铁矿具有品位高,低硫低磷等特点。由于矿床围岩的特殊性,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喀腊大湾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 喀腊大湾铁矿是近年来在阿尔金地区发现的超大型铁矿,目前控制储量近亿吨,且该铁矿具有品位高,低硫低磷等特点。由于矿床围岩的特殊性,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喀腊大湾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90±11Ma,等时线年龄为481.9±7.6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该年龄与成矿相关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488±5Ma及479±4Ma吻合,且发现的矿体附近都有闪长岩体出露,表明成岩和成矿关系密切。结合岩石学、矿物学及年代学特征,认为喀腊大湾铁矿为矽卡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腊大湾 铁矿 RE-OS定年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上庄金矿断裂—岩体控矿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耀煌 孙华山 罗辉隆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0,共6页
采用GeoMine3D软件对胶西北上庄金矿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地质模型全面展现了矿体、望儿山断裂带及下伏郭家岭岩体的空间关系:金矿体受望儿山断裂带控制,在断裂带中具有丛聚性、似等距性、侧伏性的分布特征,其主要赋存在断裂带产状... 采用GeoMine3D软件对胶西北上庄金矿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地质模型全面展现了矿体、望儿山断裂带及下伏郭家岭岩体的空间关系:金矿体受望儿山断裂带控制,在断裂带中具有丛聚性、似等距性、侧伏性的分布特征,其主要赋存在断裂带产状变化大的位置;郭家岭岩体与金矿的成岩成矿关系密切,岩体顶界面控制主要矿体的产出,其转折端或岩突处为金矿富集的有利位置。研究结果显示:上庄金矿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造山型金矿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中酸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赛军 张丽鹏 +2 位作者 丁兴 孙卫东 张兆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63-2077,共15页
西藏拉萨地块北部广泛分布着中生代岩浆岩,然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仍存在多种争议。本文对那曲地区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显示:1)那曲地区粗面安山岩的时代为111.9±1.2Ma... 西藏拉萨地块北部广泛分布着中生代岩浆岩,然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仍存在多种争议。本文对那曲地区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显示:1)那曲地区粗面安山岩的时代为111.9±1.2Ma,英安岩为109.2±3.5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为早白垩世;2)火山岩Si O2为51.88%~74.62%,具有低MgO含量(0.37%~3.65%),并且样品大多显示较低的Mg#(16~40)值。岩石为过铝质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Th-U正异常,而Nb、Ta、P、Ti等负异常。稀土元素整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趋势,且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强,(La/Yb)N=8.79~14.85,具负Eu异常(δEu=0.46);3)那曲中酸性火山岩体的锆石Ti温度计为720℃左右。锆石Ce(Ⅳ)/Ce(Ⅲ)〈300,普遍在2~250之间,指示岩浆具有低的氧逸度;4)那曲中酸性火山岩锆石εHf(t)值大多集中在-7.7~0.5之间,对应的Hf模式年龄(tCDM)为918~1336Ma。综合以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认为那曲中酸性火山岩为壳幔混合成因,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引起板片断离背景下,羌塘与拉萨地块碰撞引起地壳加厚继而发生部分熔融,并加入了少量的受早期流体交代的安多微陆块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且其熔融产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那曲 拉萨地块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荒田钨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来自白钨矿地球化学特征的约束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瑞辉 林木森 +3 位作者 吴久芳 易友根 朱律运 王中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8-1744,共17页
荒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多金属成矿区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白钨矿床。白钨矿从早到晚共划分为2个阶段:白钨矿-萤石-石英阶段(白钨矿Ⅰ)、白钨矿-碳酸盐阶段(白钨矿Ⅱ);根据产状又分为4种类型:白钨矿Ⅰ-a、白钨矿Ⅰ-b、白... 荒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多金属成矿区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白钨矿床。白钨矿从早到晚共划分为2个阶段:白钨矿-萤石-石英阶段(白钨矿Ⅰ)、白钨矿-碳酸盐阶段(白钨矿Ⅱ);根据产状又分为4种类型:白钨矿Ⅰ-a、白钨矿Ⅰ-b、白钨矿Ⅱ-a、白钨矿Ⅱ-b。白钨矿Ⅰ-b、Ⅱ发育明显的振荡环带。为确定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在详细的钻孔岩心编录和矿物显微组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分析了不同阶段白钨矿中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结果显示:白钨矿的稀土元素主要受3Ca^(2+)=2REE^(3+)+□Ca(此处“□”指Ca的空位)的替换机制控制,稀土元素在白钨矿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一现象,但均为LREE富集型,与老君山花岗岩的球粒陨石配分模式类似,白钨矿LREE-MREE-HREE图解及Sm/Nd值显示,其与老君山花岗岩密切相关。除早期白钨矿Ⅰ-a部分测试点显示负Eu异常外,其余测试点均显示正Eu异常,Eu的价态也由Eu^(3+)为主转变为Eu^(2+)为主。白钨矿中Mo含量逐渐降低,表明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氧逸度逐渐降低。此外,白钨矿中Sr含量(36.6×10^(-6)~619×10^(-6),平均值206.25×10^(-6))较高,矿床围岩主要为海相沉积碳酸盐岩,推测水岩反应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大量的Sr和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白钨矿 成矿流体 LA-ICP-MS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推进基层地勘单位项目管理的探讨
20
作者 吴文舒 《当代经济管理》 1989年第3期48-52,共5页
目前,地质项目管理在基层地勘单位并未得到很好的推行,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沿续下来的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旧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要求,没有按项目组队,把项目作为基本的核算单位,项目承担人员的‘责权利”没有统一起来,一... 目前,地质项目管理在基层地勘单位并未得到很好的推行,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沿续下来的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旧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要求,没有按项目组队,把项目作为基本的核算单位,项目承担人员的‘责权利”没有统一起来,一定范围内,“大锅饭”还没有打破。本文试图提出在目前情况下,建立大队一项目直接发包承包(或招标承包)的管理模式,并就在新模式下,如何强化内部市场机制弱化行政干预等配套改革措施及项目投资分配问题提点粗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地勘单位 核算单位 管理模式 行政干预 分配问题 项目投资 配套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