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宗伟 《林业勘查设计》 2017年第4期41-44,共4页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闽侯桐口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m^3,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是...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闽侯桐口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m^3,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绿色屏障。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正面临着发展改革。人力资源是国有林场发展改革过程中的核心资源,也是保证国有林场未来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以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为例,对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人力资源 管理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积损失对油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5 位作者 谢一青 熊瑜 曾丽琼 黄金水 丁珌 邹示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91,共7页
2011年5月对12年生、树高1.5~2.1m、造林密度为1500株·hm-2的普通油茶进行不同面积剪叶处理,以此模拟病虫等的危害,研究油茶叶片损失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剪叶处理对油茶落果率、果实质量、果实鲜出籽率、出仁率... 2011年5月对12年生、树高1.5~2.1m、造林密度为1500株·hm-2的普通油茶进行不同面积剪叶处理,以此模拟病虫等的危害,研究油茶叶片损失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剪叶处理对油茶落果率、果实质量、果实鲜出籽率、出仁率、干仁含油率均有一定影响。当叶损失量(剪叶量)为25%,50%和75%时,落果率分别为61.2%,83.8%和84.1%,是对照的1.54,2.11和2.12倍,显著高于对照;而叶损失量为12.5%时,油茶落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叶损失量高于25%时,鲜出籽率(低于41%)、出仁率(低于14%)和干仁含油率(低于37%)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对照(44.6%,14.7%和42.2%)差异显著;瘪籽率则随着剪叶量的增加而上升。剪叶对茶油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也有影响,尤其是剪叶75%后,茶油中棕榈酸的含量为24.8%,比对照的(9.2%)显著增高;油酸的含量为68.9%,比对照的(82.5%)显著降低。剪叶后对油茶植株翌年(2012年)的生长及结果情况调查表明:剪叶50%和75%的树势衰弱,抽梢不正常且新叶少,平均果实数仅为2.2和0个·株-1,基本没有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剪叶12.5%的油茶树翌年生长正常,结果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损失超过25%将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翌年树势的生长,叶面积损失12.5%以上对茶油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剪叶 落果率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象危害油茶果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3 位作者 李志真 熊瑜 黄金水 周世炎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油茶杂交试验林果实的果径、果高、果重、籽重(种仁重)以及果实受害率等进行测定,分析油茶象对油茶果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油茶林分中,株受害率为94.7%,平均虫果率为14.7%;健康果平均果径为3.01 cm,... 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油茶杂交试验林果实的果径、果高、果重、籽重(种仁重)以及果实受害率等进行测定,分析油茶象对油茶果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油茶林分中,株受害率为94.7%,平均虫果率为14.7%;健康果平均果径为3.01 cm,显著地大于虫果的2.86 cm;健康果平均果高为3.05 cm,显著地高于虫果的2.84 cm;健康果平均果重为16.8 g.个-1,极显著地大于虫果的果重;健康果籽重为6.2 g.个-1,极显著地大于虫果籽重4.8 g.个-1;结果表明:油茶象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油茶果的生长和油茶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象 油茶果实 受害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随机扩增多态DNA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云 黄儒珠 +3 位作者 刘大林 齐清琳 刘国敏 叶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5-8,13,共5页
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油茶嫩叶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油茶RAPD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在25μlPCR反应体积中,含20ng模板DNA,2... 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油茶嫩叶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油茶RAPD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在25μlPCR反应体积中,含20ng模板DNA,2 5mmol·L-1MgCl2,0 2mmol·L-1dNTP,0 3μmol·L-1引物,1UTaqDNA聚合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180s;94℃变性60s,37℃退火90s,72℃延伸120s,反应40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分析 反应条件 CTAB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概述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锡麟 叶功富 +2 位作者 陈德旺 郑孝坡 叶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84-87,共4页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结合社会、经济科学来管理森林生态系统 ,使其保持长期健康稳定 ,不断增强林地生产力 ,并确保其可持续性。文中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产生的背景、概念、内涵、实施过程以及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结合社会、经济科学来管理森林生态系统 ,使其保持长期健康稳定 ,不断增强林地生产力 ,并确保其可持续性。文中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产生的背景、概念、内涵、实施过程以及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实践进行概述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适应性管理 可持续性 森林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杂优闽1等32个品系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孔雄 熊年康 +2 位作者 何学友 张国荣 刘国敏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3-27,共5页
1973年开始 ,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的 3a强度选择 ,从近 6 0 0hm2 油茶林中决选出达到全国油茶优树评选标准的优树 10株 ,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把分散在异地的 10株优树繁殖成为无性系苗木 ,供作长期考核 ,并确定为杂交亲本进行双列杂交 ;... 1973年开始 ,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的 3a强度选择 ,从近 6 0 0hm2 油茶林中决选出达到全国油茶优树评选标准的优树 10株 ,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把分散在异地的 10株优树繁殖成为无性系苗木 ,供作长期考核 ,并确定为杂交亲本进行双列杂交 ;1985年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造了 5 31株杂交子代试验林。根据 1994~ 1997年对营建的杂交F1代试验林连续4a的测产结果 ,筛选出油茶杂优闽 1等 32个品系 ,它们的年均产油量为 6 86 332~ 10 46 90 9kg·hm-2 ,比目前国内优良无性系标准年均产油量 45 0kg·hm-2 增产 5 2 5 18%~ 132 6 4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杂交 杂优品系 育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皂甙在抗油茶炭疽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60-163,共4页
研究表明 :在油茶的各种次生物质成分中 ,油茶皂甙对炭疽病菌的毒害作用最强 ,但发生毒害作用的浓度要高达 2 0 0~ 4 0 0 μg/mL ;皂甙经过水解产生皂甙元后对炭疽病菌的毒害作用大大增强 ,0 .0 5mM皂甙元可使炭疽病菌渗漏的氨基酸量比... 研究表明 :在油茶的各种次生物质成分中 ,油茶皂甙对炭疽病菌的毒害作用最强 ,但发生毒害作用的浓度要高达 2 0 0~ 4 0 0 μg/mL ;皂甙经过水解产生皂甙元后对炭疽病菌的毒害作用大大增强 ,0 .0 5mM皂甙元可使炭疽病菌渗漏的氨基酸量比 0 .0 5mM皂甙增加 16 .86倍。菌丝体向外大量渗漏氨基酸导致病原菌细胞死亡 ,油茶皂甙元是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的主要物质。体外试验证明 ,油茶皂甙在 β -糖苷酶作用下转变为油茶皂甙元。推测植物体内的 β -糖苷酶进行酶促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炭疽病 皂甙 β-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橄榄混交林经营效果分析及营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叶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96-99,共4页
通过对油茶、橄榄纯林及混交林的生长量和投入产出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橄榄混交后形成复层林冠结构,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生产力和利用率;混交林分生长良好,林木产果量比纯林有所增加,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油茶、橄榄纯林及混交林的生长量和投入产出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橄榄混交后形成复层林冠结构,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生产力和利用率;混交林分生长良好,林木产果量比纯林有所增加,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混交林的关键营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橄榄 混交林 经营效果 营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条件杉木、马尾松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国敏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7-29,82,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马尾松经济指标与地位指数的相关关系都是紧密的 ,显著性F检验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杉木与马尾松的产值、盈利率、纯收入、期望价等 4项经济指标与地位指数呈正相关 ,说明地位质量愈好的造林地 ,其产值、盈利率、纯...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马尾松经济指标与地位指数的相关关系都是紧密的 ,显著性F检验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杉木与马尾松的产值、盈利率、纯收入、期望价等 4项经济指标与地位指数呈正相关 ,说明地位质量愈好的造林地 ,其产值、盈利率、纯收入、期望价也愈大 ,反之则愈小 ,同时其产值、纯收入、经济临界点随地位质量愈好变化愈缓慢 ,愈差变化愈强烈 ;不过 ,当地位指数相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杉木 立地条件 造林地 经济效益分析 树种 产值 收入 盈利率 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受密竹链蚧危害导致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锋 《华东昆虫学报》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通过比较毛竹林受密竹链蚧不同程度危害后叶片中叶绿素、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及含水量的差异 ,结果表明 ,毛竹受密竹链蚧危害后毛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正常叶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毛竹 密竹链蚧 危害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侯县油茶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明顺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对福建省闽侯县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病害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发生较严重的病害进行样地调查。共鉴定出18种主要病害,其中叶(梢)部病害14种,枝干病害3种,根部病害1种。发生较为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病害... 在对福建省闽侯县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病害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发生较严重的病害进行样地调查。共鉴定出18种主要病害,其中叶(梢)部病害14种,枝干病害3种,根部病害1种。发生较为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病害有油茶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白腐病(半边疯)、桑寄生,并提出了其中5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病害种类 防治措施 福建省闽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