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企林业合作经营模式探析——以上华—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熙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81-183,共3页
以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华村的合作为例对林业合作组织进行调查研究,论述了合作各方的基本情况、合作方式及其收益分配。结果表明,村企林业合作经营模式促进了森林保护、拓展了林业投融资渠道、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关键词 村企林业合作 经营模式 主要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生物质材料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涛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综述国内外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市场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政府支持和公... 在综述国内外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市场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政府支持和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材料 创新研究 产业发展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遥感林龄因子的亚热带森林蓄积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小成 黄婷婷 +4 位作者 李媛 肖祥希 朱洪如 陈芸芝 冯芝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9,共12页
【目的】应用XGBoost算法建立包含林龄的遥感因子-蓄积量模型,评价遥感估算的林龄因子与遥感因子相结合提高森林蓄积量估算精度的有效性,为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大范围森林蓄积量估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以福建省将乐县... 【目的】应用XGBoost算法建立包含林龄的遥感因子-蓄积量模型,评价遥感估算的林龄因子与遥感因子相结合提高森林蓄积量估算精度的有效性,为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大范围森林蓄积量估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以福建省将乐县为研究示范区,首先,基于1987—2016年时序Landsat影像,采用LandTrendr森林干扰与恢复监测算法监测年度林分更替干扰并估算干扰区林龄;然后,基于GF-1号影像光谱、纹理、地形等特征,采用递归特征消除的随机森林算法(RFE-RF)估算非干扰区林龄;在此基础上,结合GF-1影像光谱、纹理因子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实测蓄积量数据,采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估算研究区森林蓄积量。对比有无林龄因子的森林蓄积量估算精度,进一步验证遥感林龄因子对提高森林蓄积量估算精度的重要性。【结果】采用LandTrendr森林干扰与恢复监测算法获得的干扰区林分林龄误差仅1~2年,林龄估算精度明显优于传统利用遥感因子估算的林龄精度(误差4~12年)。仅采用常规遥感因子估算森林蓄积量时,XGBoost模型决定系数(R^(2))为0.59,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为30.72 m^(3)·hm^(-2),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16.46%;加入林龄因子后,模型R^(2)提高至0.73,平均RMSE减少至23.73 m^(3)·hm^(-2),rRMSE为13.26%,森林蓄积量估算平均总体精度约提高10.4%,达84.4%。【结论】相比仅采用常规遥感因子估算森林蓄积量,应用XGBoost算法建立包含林龄的遥感因子-蓄积量模型,其估算精度接近森林资源调查相关规定要求,可为大范围亚热带森林资源快速调查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林龄 时序遥感 递归特征消除的随机森林 极端梯度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家庭承包与双层经营体制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清楼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38-140,155,共4页
通过对林业家庭承包与其他方式承包在立法概念、物权性质、条件设置、流转方式等诸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赋予农民人均一份长期而有保障的完整永久的林地使用权,促进林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其他方式承包是家庭... 通过对林业家庭承包与其他方式承包在立法概念、物权性质、条件设置、流转方式等诸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赋予农民人均一份长期而有保障的完整永久的林地使用权,促进林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其他方式承包是家庭承包的补充,虽承包经营,但承包期内村集体仍始终享有全部收益权和处置权。落实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应占主导地位。并通过调研实例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弊端,是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家庭承包 双层经营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巢林 洪滔 +4 位作者 林卓 刘艳艳 廖陈辉 林兴平 吴承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37,共7页
以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为指标研究了杉阔混交林直径株数分布特征,运用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Logistic分布、负指数分布等6种概率密度函数对杉阔混交林林分的... 以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为指标研究了杉阔混交林直径株数分布特征,运用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Logistic分布、负指数分布等6种概率密度函数对杉阔混交林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χ2检验法来检验6种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林分平均胸径为14.2 cm,在5.2~40 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不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态,中小径阶林木株数居多数;林分直径主要分布在6~28 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高达90%以上;6种分布函数中,以Logistic分布函数模拟杉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的效果最好,可用于杉阔混交林的直径分布和生长预测,为杉阔混交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直径分布 分布函数 中亚热带 将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期无人机影像的针叶林伐区蓄积量估算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小成 何艺 +1 位作者 黄洪宇 许雪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两期无人机影像的针叶林伐区蓄积量估算方法,为促进无人机数据在多类型林业样地资源调查中的深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伐区森林小班为试验区,首先,利用无人机遥感获取...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两期无人机影像的针叶林伐区蓄积量估算方法,为促进无人机数据在多类型林业样地资源调查中的深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伐区森林小班为试验区,首先,利用无人机遥感获取分辨率优于10 cm的两期影像,经Pix4D软件处理得到点云数据,在此基础上将小班区域未采伐前的林冠点云匹配到采伐后的小班地形点云上;然后,通过布料模拟滤波算法(CSF)分离匹配后的林冠点云和地形点云,采用自然领域插值法分别将林冠点云数据插值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地形点云数据插值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二者相减获得冠层高度模型(CHM);接着,基于改进的局域最大值法搜索冠层高度模型中的林冠顶点,提取树高;最后,根据野外采集的400株马尾松和杉木树高、胸径数据,建立5个适用于福建省马尾松和杉木的胸径-树高模型,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模型推算胸径,并利用福建省单木材积公式估算小班区域蓄积量。【结果】1)两期无人机数据的点云匹配能较好消除陡峭地形对树高提取的影响;2)改进的局域最大值法可有效减少固定窗口搜索林冠顶点时出现的多提和漏提错误;3)小班区域估算株数为339株,实测株数为366株,估算的平均树高为18 m,实测平均树高为19 m,估算蓄积量为182 m^3,实测蓄积为199 m^3,株数、树高和蓄积量的估算精度均较高。【结论】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实现森林蓄积量自动化估算,降低传统野外调查成本,推动森林资源的快速调查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林 采伐蓄积量 局域最大值法 无人机遥感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伐区造林坑穴数量与参数提取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小成 王锋克 +3 位作者 黄洪宇 冯芝清 肖祥希 李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1-206,共6页
为了挖掘无人机遥感在核查造林成果中的应用潜力,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福建省将乐县一伐区造林坑穴数量和参数进行自动化提取实验。采用大疆精灵4 Pro型无人机,获取空间分辨率0.01 m的可见光遥感数据,经处理后得到正射影像(DOM)、数字... 为了挖掘无人机遥感在核查造林成果中的应用潜力,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福建省将乐县一伐区造林坑穴数量和参数进行自动化提取实验。采用大疆精灵4 Pro型无人机,获取空间分辨率0.01 m的可见光遥感数据,经处理后得到正射影像(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无人机影像点云数据;分别采用基于DOM人工目视解译、基于DOM模板匹配法和基于DSM圆形霍夫变换法进行各类信息提取,比较各种方法在造林坑穴数量和宽度、深度参数提取上的精度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DOM模板匹配法得到的坑穴数量正确率为92.60%。基于DSM数据的圆形霍夫变换法坑穴数量正确率为95.15%,坑穴宽度和深度提取值与测量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和0.9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2 cm和1.67 cm,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优于模板匹配的数量精度,还可有效提取坑穴宽度和深度参数信息,提高了坑穴参数提取的效率。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提取坑穴数量、宽度和深度参数方面能够满足造林坑穴指标核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坑穴 无人机遥感 数字表面模型 模板匹配 圆形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紫薇属植物核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晶 杨冰洁 +4 位作者 潘隆应 蔡明 丁晓六 潘会堂 张启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尾叶紫薇(L.caudata)、屋久岛紫薇(L.fauriei)和福建紫薇(L.limii)4种紫薇属植物为材料,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获得了4种紫薇属植物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FISH图及核型参数,分析了45SrDNA在紫... 以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尾叶紫薇(L.caudata)、屋久岛紫薇(L.fauriei)和福建紫薇(L.limii)4种紫薇属植物为材料,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获得了4种紫薇属植物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FISH图及核型参数,分析了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染色体上的数量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4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上均具有1对45SrDNA杂交位点,位于较长染色体短臂的近端部,紫薇、尾叶紫薇、屋久岛紫薇和福建紫薇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8=2M+24m+22sm、2n=48=30m+18sm、2n=48=2M+20m+26sm和2n=48=2M+32m+14sm,均为2A型。该研究首次获得了紫薇属植物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为紫薇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分子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属 45S RDNA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的密集木材检测分割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攀 郑积仕 +4 位作者 冯芝清 丁志刚 李少艺 黄其悦 孔令华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针对木材检尺中采用人工检尺的方法存在效率低下且检尺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的木材分割方法,探究实例分割在木材密集堆放场景下对各尺寸木材分割的可行性,以期实现智能检尺,提高... 针对木材检尺中采用人工检尺的方法存在效率低下且检尺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的木材分割方法,探究实例分割在木材密集堆放场景下对各尺寸木材分割的可行性,以期实现智能检尺,提高检尺效率。应对密集木材检测分割任务,难点在于密集小木材和大木材的检测。本研究在原始Mask R-CNN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优化模型参数,包括多尺度训练、提升样本采样数、提高图片输入尺寸和有效数据增广等技术,进行多组分割对照实验,同时利用OpenCV库对模型输出的木材分割掩码图完成木材轮廓拟合和木材计数,并就实验结果对模型性能进行分割精度、掩码质量和木材真检率等多维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测试集木材真检率达到97.989%,误检率为0.30%,并且相较基础网络,对小木材和大木材的检测分割能力提升明显,分割精度最佳提升12.9%和5.2%,掩码分割质量最佳提升2.2%。改进后的Mask R-CNN模型对密集场景下的木材分割效果良好,此外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迁移能力,微调下能适应各种场景下的各尺寸大小密集木材检测分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木材检测 木材分割 Mask R-CNN 木材计数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整车原木数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鸿晖 郑积仕 +4 位作者 张世文 周文刚 孔令华 丁志刚 杨水保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43,共9页
针对整车原木检测中存在密集小目标难检测、原木被遮挡易被漏检、目标检测模型复杂度太大难以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的整车原木数量检测方法TWD-YOLOv5,来探究目标检测在整车原木场景下进行快速精准检测的可行性,从而实现智能检... 针对整车原木检测中存在密集小目标难检测、原木被遮挡易被漏检、目标检测模型复杂度太大难以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的整车原木数量检测方法TWD-YOLOv5,来探究目标检测在整车原木场景下进行快速精准检测的可行性,从而实现智能检尺,提高检尺效率。本研究在原始YOLOv5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模块数量、加入注意力机制和Transformer模块的操作来优化主干网络,结合新的检测尺度与基于Ghost卷积设计特征融合网络,提升网络检测小目标的能力,降低模型复杂度,选用CIoU作为边界框回归的损失函数和DIoU-nms作为边界框筛选算法,提高边框的回归精度和解决物体被遮挡的问题。本研究算法TWD-YOLOv5进行4组试验,从平均精度均值(mAP)、每秒传输帧数、原木真检率多种尺度指标进行评估,同时通过预测框完成对原木根数的计数。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的mAP达到0.731,每秒传输帧数为7.33,模型参数降低了40.5%,且测试集原木真检率达到了99.551%,误检率为0.22%。该方法不仅大幅减少了模型复杂度,还保持了较高的检测精度。本研究的模型能对整车原木场景下的原木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解决了原木被遮挡的问题,且检测速度快,能做到实时检测,另外该算法有较强的鲁棒性且模型较小,可以满足部署至移动端进行目标检测的轻量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目标检测 原木检测 特征融合 轻量化网络 原木计数 遮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良种造林幼林期高生长性状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锦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2,共3页
为了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造林,利用7个杉木种子园良种开展造林对比试验,进行了32个月试验林的树高生长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平均树高为3.17 m,变异系数为18.41%。不同种子园生产的种批后代在幼林期树高生长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总体... 为了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造林,利用7个杉木种子园良种开展造林对比试验,进行了32个月试验林的树高生长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平均树高为3.17 m,变异系数为18.41%。不同种子园生产的种批后代在幼林期树高生长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总体上,所有参试的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均较对照生长迅速,其中,尤溪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良种和光泽华桥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良种后代的平均生长量最高,树高分别超过对照13.85%和12.50%。来源于杉木种子园良种的幼林期林分个体间变异系数较小,林相较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林 种子园 良种 高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套种草珊瑚生长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郑涛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1,共4页
以16年生、25年生杉木人工林及2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套种的草珊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坡位对套种的草珊瑚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套种的草珊瑚地径和当年抽高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同一林... 以16年生、25年生杉木人工林及2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套种的草珊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坡位对套种的草珊瑚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套种的草珊瑚地径和当年抽高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同一林分类型下,不同坡位间草珊瑚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而当年抽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6年生杉木人工林最有利于草珊瑚地径的生长,其次为25年生杉木人工林;16年生的杉木人工林最有利于草珊瑚的高生长,其次为2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林分类型 套种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乐县种植开发草珊瑚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清楼 陈玲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158-159,共2页
分析了将乐县种植开发草珊瑚的政策背景,指出草珊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并对将乐县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考察,经过可行性分析,推断出将乐县种植开发草珊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草珊瑚 可行性分析 福建将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深度信息的原木材积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积仕 张世文 +4 位作者 杨攀 余鸿晖 李少艺 郑俊杰 周文刚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针对工业现场整车木材摆放深浅不一且上下分层而导致的整车木材材积自动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ZED2双目相机获取木材端面图像以及深度图像,在改进的基于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sk R-CNN... 针对工业现场整车木材摆放深浅不一且上下分层而导致的整车木材材积自动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ZED2双目相机获取木材端面图像以及深度图像,在改进的基于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完成对木材端面分割的基础上,对木材轮廓进行椭圆拟合,根据木材端面中心坐标以及深度图像获取每根木材的深度信息,利用整车木材上下层深度信息相差较大的特点,解决木材上下分层的问题,同时根据双目视觉视差原理,利用相机参数以及轮廓拟合后椭圆短径端点坐标,测量出木材端面检尺径,将检尺径和检尺长代入原木材积计算公式完成原木材积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计算出的整车原木材积同人工检尺数据对比,材积误差率(偶数)为-1.61%,单根木材检尺径平均绝对误差(偶数)为0.33 cm,符合国家原木检尺要求。最终将模型以及材积计算算法部署于Nvidia Jetson Xavier NX平台,并在PyQt5核心库上设计了操作界面,用户仅需拍摄完整木材端面,即可实现原木材积的计算。利用本研究所提出方法可实现木材整车检尺,解决整车木材材积自动检测困难的问题,可提高木材检尺效率,减轻检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整车检尺 深度学习 Mask R-CNN 双目相机 深度信息 轮廓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清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22-7124,共3页
通过对将乐县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生物总量为35.512 t/hm2,其中乔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分别为28.608、3.861、3.043 t/hm2,分别占总生物量的80.56%、10.87%及8.57%;乔木层各器... 通过对将乐县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生物总量为35.512 t/hm2,其中乔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分别为28.608、3.861、3.043 t/hm2,分别占总生物量的80.56%、10.87%及8.57%;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干(40.90%)>枝(25.73%)>根(23.87%)>叶(9.50%);就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格局而言,马尾松枝和叶主要分布在1~3 m区分段,而干则主要分布在0~2 m区分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生物量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木品质对锯材质量的影响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涛 《森林工程》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伐区木材生产过程对原木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原木直径、垂直度、削度、枝桠与节子、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美学等特性对锯材产品最终的加工价值、产量、产品质量与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伐区各个作业工序对原木品质影响的基础上... 伐区木材生产过程对原木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原木直径、垂直度、削度、枝桠与节子、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美学等特性对锯材产品最终的加工价值、产量、产品质量与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伐区各个作业工序对原木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原木品质的对策。同时,在归纳总结锯材对原木特性与质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原木品质对锯材质量与出材量的影响,提出提高锯材质量及出材量可采用的制材新技术与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区作业 原木品质 锯材质量 出材量 制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种子特性与苗木生长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水保 《福建林业》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采集野生闽楠种子,分析不同家系的果实、种子大小以及千粒重等指标变化规律,结合苗木生长观测,探讨种子特性与苗木生长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闽楠果实和种子千粒重、种果质量比、种子长、种子宽以及宽长比在不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 通过采集野生闽楠种子,分析不同家系的果实、种子大小以及千粒重等指标变化规律,结合苗木生长观测,探讨种子特性与苗木生长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闽楠果实和种子千粒重、种果质量比、种子长、种子宽以及宽长比在不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和种子千粒重以及种子宽在不同家系间的分化大于种果质量比、种子长和种子宽长比,前三者可作为闽楠母树选择以及种子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后三者相对稳定,可作为种子质量评价的辅助指标;不同家系的苗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苗高生长也逐步分化,苗高在不同家系与生长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苗木后期生长与前期生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种子宽与苗高呈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种子千粒重,而其它种子特性与苗高相关性较差。基于种子特性与苗高相关性的分析,建议在闽楠苗木培育中选择种子较宽和较重的种子,以提高苗木生长速度和培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种子大小 千粒重 苗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樟生物量及其分配率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清楼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5-18,57,共5页
通过对将乐县6a生樟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人工林生长指标来看,不同坡位樟平均胸径生长量和平均树高生长量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从林分生物量来看,下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高,中... 通过对将乐县6a生樟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人工林生长指标来看,不同坡位樟平均胸径生长量和平均树高生长量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从林分生物量来看,下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高,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低;就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不同坡位樟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均表现为干>枝>叶。从平均木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率来看,樟不同坡位均表现为骨骼根>中根>粗根>大根>小根>细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坡位 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芳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0期197-198,共2页
指出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需要对营林建设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扩大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林木生长质量没有... 指出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需要对营林建设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扩大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林木生长质量没有充分给予认识和重视,导致了重造轻管的问题出现,因此正确地认识营林生产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分析和探讨,对于促进我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生产活动 问题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闽北造林树种的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云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0期224-224,238,共2页
针对闽北地区在选择造林树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闽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闽北地区有关造林树种选择的建议,并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造林参考树种。
关键词 造林树种 选择 闽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