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位调控浮选在金东矿业高硫铅锌矿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尧应强 陈晗 +3 位作者 李长颖 许家杰 何丽辉 曹吉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122,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金东矿业高硫铅锌矿电位调控浮选,通过调整剂石灰及组合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添加至球磨,并营造高碱性及低氧化电位矿浆环境。乙硫氮为捕收剂,铅精矿铅品位及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6%、25%,效果显著。并通过分析矿物表面氧化反... 本文介绍了金东矿业高硫铅锌矿电位调控浮选,通过调整剂石灰及组合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添加至球磨,并营造高碱性及低氧化电位矿浆环境。乙硫氮为捕收剂,铅精矿铅品位及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6%、25%,效果显著。并通过分析矿物表面氧化反应及矿浆电位研究,揭示电位调控浮选在高硫铅锌矿浮选过程中方铅矿与闪锌矿及黄铁矿的分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铅锌矿 电位调控浮选 氧化反应 矿浆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泡沫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
2
作者 孙磊 唐倩 +3 位作者 廖一鹏 廖玉华 董则希 何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9-1626,共18页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进行多尺度分解;其次,提出基于全局空间模块的色彩编解码网络,通过挤压提取、色彩编码、色彩解码、颜色校正构建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网络模型,对色度(H)、饱和度(S)分量进行颜色校正;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集增强V分量的低频子带图像,利用尺度相关系数有效滤除V分量中各高频子带的噪声成分,同时使用非线性增益函数对高频边缘系数进行显著增强处理;最后,对增强后的V分量各子带图像作NSST反变换重构,并将重构后的V分量与校正后的H分量、S分量融合转换回RGB空间。通过实验验证,与当前的主流方法相比,本文方法CIEDE平均降低14.8358,PSNR平均提高8.48 dB,结构相似度平均提高31.32%,连续边缘像素比保持在91%以上。本文方法显著改善了图像的亮度,提升了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熵,使图像颜色更接近真实色彩,保留了更多纹理细节,并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实现了边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 低照度图像 颜色校正 颜色深度编解码网络 多尺度增强与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态卷积神经网络自适应迁移学习的浮选工况识别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一鹏 杨洁洁 +1 位作者 王志刚 王卫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7-178,共12页
为提高小规模训练集下CNN特征驱动的浮选工况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泡沫红外与可见光图像CNN特征提取及自适应迁移学习的工况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AlexNet的双模态CNN特征提取及识别模型,并通过RGB-D大规模数据集对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 为提高小规模训练集下CNN特征驱动的浮选工况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泡沫红外与可见光图像CNN特征提取及自适应迁移学习的工况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AlexNet的双模态CNN特征提取及识别模型,并通过RGB-D大规模数据集对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预训练;其次,用多个串联的双隐层自编码极限学习机代替预训练模型的全连接层,实现对双模态CNN特征的融合及逐层抽象提取,然后通过核极限学习机映射到更高维空间进行决策;最后构建浮选小规模数据集对迁移后的模型进行训练,并改进量子狼群算法用于模型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迁移学习能够明显提高小样本数据集下的识别准确度,采用双模态CNN迁移学习较单模态CNN迁移学习的工况识别精度提高了3.06%,各工况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83%,识别精度和稳定性较现有方法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浮选工况识别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双隐层自编码极限学习机 量子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双模多尺度CNN特征及自适应深度KELM的浮选工况识别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一鹏 张进 +1 位作者 王志刚 王卫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85-1798,共14页
针对可见光图像特征驱动的浮选工况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双模态图像多尺度CNN特征及自适应深度自编码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浮选工况识别方法。先对泡沫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多... 针对可见光图像特征驱动的浮选工况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双模态图像多尺度CNN特征及自适应深度自编码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浮选工况识别方法。先对泡沫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多尺度分解,设计双通道CNN网络对双模态多尺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及融合,将多个双隐层自编码极限学习机串联成深度学习网络对CNN特征逐层抽象提取,然后通过核极限学习机映射到更高维空间进行决策,最后改进量子细菌觅食算法并应用于深度自编码KELM识别模型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模多尺度CNN特征较单模多尺度、双模单尺度CNN特征的识别精度提高了2.65%,自适应深度自编码KELM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和泛化性能,各工况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5.98%,识别精度和稳定性较现有方法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工况识别 双模态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双隐层自编码极限学习机 量子细菌觅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播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晓牛 余新明 +5 位作者 张晓坤 肖娥 齐秋菊 王武名 游奔 刘荣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播卡金矿位于滇中元古宇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将本区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 播卡金矿位于滇中元古宇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将本区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第3阶段为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阶段。本文通过金矿成矿各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气液相成分分析,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第1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368℃,盐度为7.59%~44.32%(NaCleq);第2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119~294℃,盐度为5.26%~17.87%(NaCleq);第3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5~195℃,盐度为4.18%~14.57%(NaCleq)。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其次为少量CO_2;液相成分以Na+、Cl-为主,其次为Ca^(2+)、SO_4^(2-),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_2O体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本文认为播卡金矿属于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岩浆热液矿床 热液成矿作用 播卡金矿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区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的示踪:以丁家山和峰岩铅锌多金属矿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晓牛 费利东 +2 位作者 秦新龙 肖娥 刘荣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9-578,共10页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产于中-新元古代"变质基底天窗"绿片岩系中,目前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认识不一。对该矿区的丁家山和峰岩铅锌多金属矿床主成矿期的闪锌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进行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丁家...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产于中-新元古代"变质基底天窗"绿片岩系中,目前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认识不一。对该矿区的丁家山和峰岩铅锌多金属矿床主成矿期的闪锌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进行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丁家山和峰岩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分别为0.4‰~5.0‰和1.8‰~4.2‰,平均值则分别为2.66‰和2.88‰,表明硫为幔源硫。金属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则分别为18.326~18.496和18.378~18.646、15.658~15.817和15.619~15.746、38.724~39.257和38.365~39.009,平均值则分别为18.388和18.447、15.705和15.700、38.880和38.823,表明2矿床铅均为壳幔混合源铅。综合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丁家山和峰岩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燕山期花岗(斑)岩。结合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丁家山和峰岩铅锌多金属矿的形成主要与燕山期花岗(斑)岩侵入接触交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仙铅锌多金属矿田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接触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东地区粘土岩渗透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车申 刘晓东 +1 位作者 刘平辉 杨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从国外经验和国内前期研究成果来看,在中国粘土岩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建设中重要的候选围岩之一。对陇东地区进行了地质调查,介绍了该地区的区域构造和区域地质特征,并重点对该地区的粘土岩的基本物理性能和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 从国外经验和国内前期研究成果来看,在中国粘土岩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建设中重要的候选围岩之一。对陇东地区进行了地质调查,介绍了该地区的区域构造和区域地质特征,并重点对该地区的粘土岩的基本物理性能和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渗透装置,测定了粘土岩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该地区粘土岩的渗透性极低,渗透系数约为10-11 m/s,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处置库 围岩 粘土岩 渗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ST域改进ORB的泡沫流动特征提取及加药状态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廖一鹏 陈诗媛 +2 位作者 杨洁洁 王志刚 王卫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84-2699,共16页
针对浮选泡沫表面图像动态变化、光照影响、噪声干扰导致流动特征难于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NSST域改进ORB的泡沫流动特征提取方法,并应用于浮选加药状态识别。对相邻两帧泡沫图像NSST分解,对多尺度高频子带先通过尺度相关系数去除噪... 针对浮选泡沫表面图像动态变化、光照影响、噪声干扰导致流动特征难于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NSST域改进ORB的泡沫流动特征提取方法,并应用于浮选加药状态识别。对相邻两帧泡沫图像NSST分解,对多尺度高频子带先通过尺度相关系数去除噪声再分为多个内层和外层,在各内层通过方向模极大值检测提取兴趣点,然后在本层和上下层通过非极大值抑制提取特征点,采用多尺度BRIEF描述子对特征点描述,结合泡沫的运动趋势动态调整搜索的匹配区域,根据匹配结果计算泡沫流动特征。最后,构建行列自编码极限学习机对泡沫形态、尺寸分布特征和流动特征进行融合,然后通过自适应随机森林对加药状态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ORB受噪声和光照影响小,流动特征检测精度和效率较现有方法有较大提高,能准确地表征不同加药状态下泡沫表面的流动特性,加药状态的平均识别精度达97.85%,较现有文献方法有较大提升,为后续的加药量优化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图像 流动特征提取 ORB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行列自编码极限学习机 自适应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播卡金矿区钠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晓牛 余新明 +3 位作者 肖娥 徐强 林志奎 林迎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7-1427,共11页
播卡金矿床位于滇中元古代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重点报道了区内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钠长岩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播卡钠长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钠长石、辉石、黑云母,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富碱、高钠、偏... 播卡金矿床位于滇中元古代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重点报道了区内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钠长岩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播卡钠长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钠长石、辉石、黑云母,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富碱、高钠、偏铝质的碱性-过碱性岩石。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Nd及轻稀土元素La、Ce、Sm,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U、Th等。岩石的I_(sr)值、ε_(Nd)(t)值显示,其可能为中元古代晚期会理—东川一带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来源于深部地幔,可能有部分陆壳物质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卡钠长岩 岩相学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晓牛 肖娥 +2 位作者 陈振宁 龚斌 居维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71,共14页
梅仙铅锌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以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为主。该次研究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 梅仙铅锌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以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为主。该次研究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梅仙矿区花岗岩成岩年龄在158~155 Ma。岩石具高硅、富碱、高钾、铝饱和指数较高,以及富铁贫镁等特征,富集Cs、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Ga/Al比值较低,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其岩石成因类型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梅仙矿区花岗岩是板内伸展造山阶段的产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消减后的伸展引张环境。在岩浆热液活动作用下,早期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初始矿源层受到强烈的构造岩浆热液叠加和改造作用,对矿质富集和矿体最终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花岗岩 铅锌多金属矿 梅仙 闽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晓牛 费利东 +3 位作者 余新明 秦新龙 肖娥 刘荣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3-1739,共7页
为探讨闽中梅仙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对小焦、寨头、根竹园花岗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小焦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158±3Ma,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 为探讨闽中梅仙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对小焦、寨头、根竹园花岗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小焦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158±3Ma,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高ISr(0.707099~0.710082)和低εNd(t)(-9.79^-10.92)的特点,显示明显的壳源特征,其岩石成因类型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结合前人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梅仙矿区燕山中期花岗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消减的伸展拉张环境,是板内伸展造山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SR-ND同位素 花岗岩 梅仙 闽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播卡铜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费利东 肖晓牛 +2 位作者 肖娥 刘军 白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9-587,共9页
滇中播卡铜矿床是著名"东川式"铜矿床的典型代表,但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认识存在争议。对矿区典型铜矿发育的金属硫化物进行硫和铅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人占石铜矿金属硫化物的δ... 滇中播卡铜矿床是著名"东川式"铜矿床的典型代表,但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认识存在争议。对矿区典型铜矿发育的金属硫化物进行硫和铅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人占石铜矿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为1.6‰~10.7‰,指示硫以岩浆(火山喷发)作用为主要来源,并受到沉积作用影响。铅同位素测试结果则表明人占石铜矿、天生塘铜矿、竹箐凹子铜矿和白石岩铜矿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物质。综合前人研究和本次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播卡铜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且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卡铜矿床 滇中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梅仙矿集区丁家山铅锌矿床成矿时代厘定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闪锌矿Rb-Sr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晓牛 邢波 +4 位作者 余新明 葛明慧 秦新龙 刘荣芳 杜壮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26-2034,共9页
丁家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中梅仙矿集区西南部,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中—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绿片岩和大理岩中。为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对该矿床中的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开展了Rb-Sr同位素测年。8件闪锌矿样品构成的... 丁家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中梅仙矿集区西南部,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中—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绿片岩和大理岩中。为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对该矿床中的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开展了Rb-Sr同位素测年。8件闪锌矿样品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143.1±3.2 Ma(MSWD=1.7),表明该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闪锌矿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1434±0.00036)及前人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成果共同指示,丁家山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深源岩浆。综合分析认为,丁家山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消减后的伸展引张环境背景下,是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花岗岩体与中—新元古界的大理岩经接触交代后的矽卡岩型矿床。作为梅仙矿集区的典型铅锌矿床,丁家山矿床的成矿时代对区内其他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具有一定约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家山铅锌矿床 RB-SR同位素 成矿时代 梅仙矿集区 闽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