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1
作者 陈炀 刘国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差距同样在不断地扩大,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将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文章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从国家和社会的层...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差距同样在不断地扩大,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将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文章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对农民进行高素质的培育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在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文章相应地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策略。希望这些内容为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各地能够不断调整和优化培育路径,激发农民的创造能力,培育出更具地域特征的职业农民,将农民素养提升上去,让农业农村真正成为农民提升能力和施展才华的场所,实现全面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差距 新型职业农民 提升能力 培育路径 经济快速发展 调整和优化 国家和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詹华 江昌旭 苏庆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4-272,共9页
为了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目的地优化和充电路径规划问题,以及充电引导的在线实时决策问题,建立了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双层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增强深度Q网络强化学习(HEDQN)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所提HEDQ... 为了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目的地优化和充电路径规划问题,以及充电引导的在线实时决策问题,建立了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双层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增强深度Q网络强化学习(HEDQN)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所提HEDQN算法采用基于Huber损失函数的双竞争型深度Q网络算法,并包含2层增强深度Q网络(eDQN)算法。上层eDQN用于对电动汽车充电目的地的优化;在此基础上,下层eDQN用于对电动汽车充电路径的实时优化。最后,在某城市交通网络中对所提HEDQN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的就近推荐算法、单层深度Q网络强化学习算法和传统的分层深度Q网络强化学习算法,所提HEDQN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费用,实现电动汽车在线实时的充电引导。此外还验证了所提HEDQN算法在仿真环境变化后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分层强化学习 充电引导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实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混合算法优化的四轮驱动车辆侧倾控制仿真研究
3
作者 黄美婷 李广培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7,33,共6页
为了提高四轮驱动车辆侧倾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改善车辆在不平整路况中行驶的舒适度,设计混合算法优化反向传播比例-积分-微分(BP-PID)控制系统,并对车辆侧倾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四轮驱动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引用了BP-PID控制系... 为了提高四轮驱动车辆侧倾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改善车辆在不平整路况中行驶的舒适度,设计混合算法优化反向传播比例-积分-微分(BP-PID)控制系统,并对车辆侧倾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四轮驱动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引用了BP-PID控制系统。设计一种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利用混合算法搜索BPPID控制参数的最优值,使四轮驱动车辆侧倾控制系统具有较强抗侧倾能力。利用Matlab软件对四轮驱动车辆侧倾角位移、角速度和横摆力矩进行仿真,比较优化前和优化后BP-PID控制系统输出结果。结果显示:采用BP-PID控制方法,在不平整路况中行驶,四轮驱动车辆侧倾角位移、角速度和横摆力矩变化幅度较大。采用混合算法优化BP-PID控制方法,在不平整路况中行驶,四轮驱动车辆侧倾角位移、角速度和横摆力矩变化幅度较小。采用混合算法优化BP-PID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四轮驱动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改善车辆在不平整路况中行驶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车辆 混合算法 反向传播比例-积分-微分(BP-PID)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纳米流体在垂直板上的自然对流与传热分析
4
作者 许晓勤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4,共6页
基于分数阶Maxwell模型和分数阶Fourier定律构建黏弹性纳米流体在垂直板上的非定常二维边界层自然对流与传热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和L1算法获得数值稳定解,对不同物理参数下的速度、温度、平均表面摩擦系数和平均Nusselt数的变化趋势... 基于分数阶Maxwell模型和分数阶Fourier定律构建黏弹性纳米流体在垂直板上的非定常二维边界层自然对流与传热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和L1算法获得数值稳定解,对不同物理参数下的速度、温度、平均表面摩擦系数和平均Nusselt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图形化分析。结果显示,速度和温度边界层均表现出短暂记忆和延迟特性;速度分数导数参数削弱了自然对流,而速度松弛时间的影响却相反;温度分数导数参数削弱了自然对流和热传导,而温度松弛时间的影响却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Maxwell模型 分数阶Fourier定律 黏弹性纳米流体 自然对流 垂直板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盘偏心距对不对中-碰摩转子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凌云 李銮 +2 位作者 贺晓莹 刘忠 熊中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3,共7页
针对含转盘偏心的不对中-碰摩转子系统耦合故障导致的振动问题,建立不对中-碰摩耦合条件下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齿式联轴器不对中作用力、滑动轴承油膜力、转盘偏心距和碰摩等一系列强非线性的耦合。基于多参数、多目标... 针对含转盘偏心的不对中-碰摩转子系统耦合故障导致的振动问题,建立不对中-碰摩耦合条件下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齿式联轴器不对中作用力、滑动轴承油膜力、转盘偏心距和碰摩等一系列强非线性的耦合。基于多参数、多目标协同仿真得到关键参数与系统响应的关联关系,并引入最大碰摩力和电信领域中占空比的概念对转子模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量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对中的存在导致系统产生了2×、4×等偶数倍频,系统的轴心轨迹呈现出“8”字形,偏心距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周期运动类型和分布,当偏心距由小变大时,系统的一二阶临界转速显著提高,直接限制了油膜力的响应幅值,但不会影响不对中产生的2×频率幅值。最后得到此模型合理的偏心距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中-碰摩 油膜力 偏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车辆质量与道路坡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苏庆列 黄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109,共5页
针对传统车辆控制系统难以实时准确测量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的问题,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方程,采用欧拉前向方法将系统方程进行离散化,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分别设计了整车质量观测器、道路坡度观测器、整车质量和... 针对传统车辆控制系统难以实时准确测量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的问题,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方程,采用欧拉前向方法将系统方程进行离散化,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分别设计了整车质量观测器、道路坡度观测器、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联合观测器,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Simulink/Carsim环境下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采用Carsim输出数据代替实车数据对观测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能够有效地估计出车辆的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但与扩展卡尔曼滤波对整车质量估计结果相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较小波动、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质量 道路坡度 欧拉前向方法 卡尔曼滤波 Simulink/Ca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苏庆列 林金海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的最佳利用和保护,结合新时期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对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的电池分类、筛选、重组、电极材料回收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并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期为退役电...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的最佳利用和保护,结合新时期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对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的电池分类、筛选、重组、电极材料回收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并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期为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退役电池 梯次利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对策建议
8
作者 余红燕 《福建农机》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文章就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治理思想、人才流失、文化建设、法治建设、基础设施、基层组织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缓冲环对轴承-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凌云 李銮 +2 位作者 张心仪 许本胜 邹爱成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综合考虑滑动轴承油膜力、转盘偏心量和碰摩的条件下,建立了含柔性缓冲环的轴承-转子系统力学模型,运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法,得到转子系统的分岔图、最大碰摩力分布图、占空比分布图和频谱图等,具体分析了柔性缓冲环对转子系统动力学... 综合考虑滑动轴承油膜力、转盘偏心量和碰摩的条件下,建立了含柔性缓冲环的轴承-转子系统力学模型,运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法,得到转子系统的分岔图、最大碰摩力分布图、占空比分布图和频谱图等,具体分析了柔性缓冲环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柔性缓冲环延缓了油膜涡动的产生,极大地削弱了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系统的平稳性;同时,缓冲环的布置间隙和刚度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参数,转子以中高转速长期运行时,应选择较小的布置间隙和较大的刚度,若转子需以超高转速长期运行时,应选择较大的布置间隙和较小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转子 油膜力 碰摩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