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交通土建类)学生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净霞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第23期66-67,共2页
面对传统“手工业式”建筑业发展过程存在的高能耗、高环境污染、低建筑质量的问题,面对正在进行并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越来越严重的“农民工用工荒”的问题,建筑装配式和BIM的价值也慢慢凸显出来。而装配式建筑和BIM都要求建筑构件从生... 面对传统“手工业式”建筑业发展过程存在的高能耗、高环境污染、低建筑质量的问题,面对正在进行并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越来越严重的“农民工用工荒”的问题,建筑装配式和BIM的价值也慢慢凸显出来。而装配式建筑和BIM都要求建筑构件从生产到组装都必须要做到“精确”,而这正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核。所以高职高专类院校需要从企业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适合现在建筑业趋势的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产业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式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战略下的成果导向型教学实践研究——以公共空间设计为例
2
作者 李嘉琪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研究目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室内空间设计和规划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研究方法:以公共空间设计为载体,根据课程专业标准以及岗位群技能需求设定项目任务,构建递进式项目化课程。将多个真实项目... 研究目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室内空间设计和规划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研究方法:以公共空间设计为载体,根据课程专业标准以及岗位群技能需求设定项目任务,构建递进式项目化课程。将多个真实项目以递进形式划分为:小型公共空间、中小型公共空间、中型公共空间、大型公共空间。研究结论:以学生作品预期能力获得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教学,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学生作品产出”,使得事事有回响,件件有着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视听说 互联网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排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优化设计
3
作者 曾锦秀 蔡宁婕 +1 位作者 李贤江 陈佳乐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研究三排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时桩体倾角对力学响应的影响,文中针对均质黏性土边坡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5种不同加固方案下不同桩身倾角的加固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桩身倾斜较竖直布置可显著提高加固效果,最大可降低边坡水平... 为研究三排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时桩体倾角对力学响应的影响,文中针对均质黏性土边坡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5种不同加固方案下不同桩身倾角的加固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桩身倾斜较竖直布置可显著提高加固效果,最大可降低边坡水平位移75%以上。不同方案的最佳倾角范围不同,其中方案3在倾角30°~40°时加固效果最佳。实际工程应根据工程条件灵活选择方案以实现有效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排微型桩 加固边坡 坡体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拱桥动静力分析与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以福建金溪大桥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国和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31-38,共8页
拱桥健康监测是保证其在施工过程和营运阶段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本实验以福建金溪大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提取结构模态数据,计算大桥在自重和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开展静、动载试验,测量拱桥的挠度、应变、模... 拱桥健康监测是保证其在施工过程和营运阶段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本实验以福建金溪大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提取结构模态数据,计算大桥在自重和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开展静、动载试验,测量拱桥的挠度、应变、模态、冲击系数等结构性能和动力特性;优化分析传感器布置及位置。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监测技术是拱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有效方法。这为大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桥梁的结构安全监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物联网 有限元分析 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衔接段异质交通流演化规律
5
作者 祝可为 陈荣峰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了分析异质交通流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衔接段交通流演化规律,结合智能驾驶员模型及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模型,考虑智能网联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特性,构建了改进NaSch模型作为异质流的纵向跟驰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 为了分析异质交通流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衔接段交通流演化规律,结合智能驾驶员模型及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模型,考虑智能网联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特性,构建了改进NaSch模型作为异质流的纵向跟驰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衔接段车辆的行驶特性,建立了横向换道模型,通过仿真对不同场景下的交通流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120 km/h的主线限速场景下,衔接段长度500 m以上能够提高衔接段运营通行能力7.6%~9.67%;当异质流中自动驾驶车辆比例大于0.6时,可以提高衔接段通行能力35.25%~94.60%。研究结果可为将来异质流环境交通管控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网联车辆 隧道与互通立交 数值仿真 异质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干预导向下的福州螺洲镇滨水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嘉琪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62-264,共3页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湿地公园保护发展与城市进程的矛盾日益明显。福州仓山区现今面临着同样的生态问题,生态系统也逐渐衰弱,无法为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以螺洲镇闽江滨水湿地景观为例,设计螺洲镇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湿地公园保护发展与城市进程的矛盾日益明显。福州仓山区现今面临着同样的生态问题,生态系统也逐渐衰弱,无法为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以螺洲镇闽江滨水湿地景观为例,设计螺洲镇滨水空间设计策略,利用最小干预的可持续发展手段,通过种植生态植被和改良堤岸形态,建设自然型河流,从而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在恢复生态环境,帮助其抵御洪涝灾害的同时,也能为滨水空间提供一个休憩游玩的生态空间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干预 生态恢复 景观感知 滨水湿地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数字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昭阳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9期159-161,共3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使用灵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适应于各类作业场景。通过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具体古建扫描项目为案例,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保护中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过程,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使用灵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适应于各类作业场景。通过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具体古建扫描项目为案例,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保护中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过程,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成果能够完成古建平面、立面、剖面图的绘制,能够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为古建保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古建保护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的古建测绘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昭阳 《城市勘测》 202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古建数字测绘建档是古建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针对古建保护测绘建档工作中存在高精度三维信息和地物纹理采集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新技术,采用空地一体化的立体测绘新方法。以闽南红砖古建为例,介... 古建数字测绘建档是古建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针对古建保护测绘建档工作中存在高精度三维信息和地物纹理采集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新技术,采用空地一体化的立体测绘新方法。以闽南红砖古建为例,介绍空地一体化古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配准融合和图件绘制,最终得到完成古建平面、立面、剖面图的全过程,并进行精度验证。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古建测绘精度、效率,为古建修复保护工作提供全面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倾斜摄影 三维激光扫描 古建测绘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优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冰 祝可为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针对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开展优化研究,结合改进的最小弯曲能量法对半漂浮体系单侧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进行确定,通过模拟获得了在成桥状态时的索力值。最终得到的结果显示: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满足... 针对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开展优化研究,结合改进的最小弯曲能量法对半漂浮体系单侧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进行确定,通过模拟获得了在成桥状态时的索力值。最终得到的结果显示: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满足了规范的相关要求。本研究将为类似工程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梁斜拉桥 索力 有限元分析 最小弯曲能量法 实测索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 CIVIL的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池传树 周俊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2期155-157,162,共4页
以福建省三明市某桥梁为分析案例,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梁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桥梁在设计荷载下应变、挠度变化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出最不利点位。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采集桥梁实时数据,建立桥梁结构预警阈值,实现桥梁结构的损... 以福建省三明市某桥梁为分析案例,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梁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桥梁在设计荷载下应变、挠度变化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出最不利点位。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采集桥梁实时数据,建立桥梁结构预警阈值,实现桥梁结构的损伤预警,保障桥梁结构健康安全,为桥梁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健康监测 桥梁状况评估 MIDAS CIV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下游竹岐段防洪影响评价分析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明栓 李世恩 《珠江水运》 2023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河,拟建景观项目位于闽江下游。本文根据项目所处河流水文情势,以闽江竹岐水文站为参证站,通过水文水利分析计算,论证建设项目对该区域的防洪影响程度。
关键词 水文分析 防洪影响评价 水面线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昭阳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6期89-91,95,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原理,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绵阳市平武县某处滑坡体进行两次监测,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与同期传统全站仪测得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点位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变形量基本相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 文章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原理,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绵阳市平武县某处滑坡体进行两次监测,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与同期传统全站仪测得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点位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变形量基本相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可视化等优点,在滑坡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滑坡监测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E 1976 L^(*) a^(*) b^(*)均匀色空间的绿色硅化木颜色定量分级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芳芳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5-78,共4页
以色度学为理论基础,基于CIE 1976 L^(*) a^(*)b^(*)均匀色空间,采用测色仪在D 65标准照明光源下定量测试绿色硅化木样品的亮度值L*,色品a^(*)、b^(*),计算出彩度值C*和色调角h 0。选用目前为止最新的色差公式CIE DE2000计算样品色差,... 以色度学为理论基础,基于CIE 1976 L^(*) a^(*)b^(*)均匀色空间,采用测色仪在D 65标准照明光源下定量测试绿色硅化木样品的亮度值L*,色品a^(*)、b^(*),计算出彩度值C*和色调角h 0。选用目前为止最新的色差公式CIE DE2000计算样品色差,并将色差分为四个等级。将样品测试数据L^(*)、a^(*)、b^(*)导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K Means快速聚类分析结合Fisher判别法反向验证,最终将绿色硅化木颜色分为五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硅化木 色度学 定量测试 颜色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潮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14
作者 朱明栓 张思慧 江中林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5-50,共6页
水流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区,在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水流、泥沙的运动规律十分复杂。文中采用不规则三角形单元计算网格,运用有限元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起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地形、水文资料,将所建模型应用于福建省闽江下... 水流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区,在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水流、泥沙的运动规律十分复杂。文中采用不规则三角形单元计算网格,运用有限元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起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地形、水文资料,将所建模型应用于福建省闽江下游感潮河道淮安-亭江河段,对该河道的水流运动状况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测潮位和流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再现在径流和潮汐双重作用下的水流运动特征,模型的精度能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本研究成果为后期进行泥沙数值模拟和航道整治工程数值模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道 潮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可拆卸螺旋桨叶片角度优化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小兵 李冰 +1 位作者 张为 张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共3页
传统船舶可拆卸螺旋桨叶片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角度差,导致船舶在湍流高压水域中,螺旋桨叶片表面压力过大,造成螺旋桨损坏的问题。通过对可拆卸螺旋桨叶片结构的分析,提出船舶可拆卸螺旋桨叶片角度优化技术。首先,根据螺旋桨材料与参数... 传统船舶可拆卸螺旋桨叶片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角度差,导致船舶在湍流高压水域中,螺旋桨叶片表面压力过大,造成螺旋桨损坏的问题。通过对可拆卸螺旋桨叶片结构的分析,提出船舶可拆卸螺旋桨叶片角度优化技术。首先,根据螺旋桨材料与参数的不同,对叶片结构面压力进行计算;接着,根据表面压力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叶片湍流角度压力模型建立;然后,根据模型参量对叶片最佳角度进行预测。最后,根据预测数值,完成对叶片角度的优化计算,从而达到消除角度差的目的。对比数据表明,采用角度优化后的螺旋桨,叶片表面压力系数明显降低,证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拆卸 螺旋桨 叶片 角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对新型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巧玲 范功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40-545,共6页
硅灰是冶炼金属硅或硅铁合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目前,对硅灰的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地质聚合物所使用原料的不同,简要综述了硅灰对粉煤灰和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硅灰掺杂能有... 硅灰是冶炼金属硅或硅铁合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目前,对硅灰的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地质聚合物所使用原料的不同,简要综述了硅灰对粉煤灰和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硅灰掺杂能有效促进地质聚合物中N-A-S-H相的形成,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与偏高岭土相比,粉煤灰中惰性石英相含量较高,难以活化,因此对硅灰需求量较大,这对于实际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硅灰固体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新思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 地质聚合物 建筑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弃物在轻质泡沫混凝土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巧玲 范功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固体废弃物在轻质泡沫混凝土中应用可减轻结构自重,具有重复再利用的性能,对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工业无机、化工有机和建筑等固体废弃物作为轻质泡沫混凝土中的组成材料,并从微观结构的角度,综述了固... 固体废弃物在轻质泡沫混凝土中应用可减轻结构自重,具有重复再利用的性能,对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工业无机、化工有机和建筑等固体废弃物作为轻质泡沫混凝土中的组成材料,并从微观结构的角度,综述了固体废弃物对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的影响。同时,深入分析了固体废弃物中独特的成分以及资源化利用现状、指出了固体废弃物应用于轻质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轻质泡沫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为混凝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泡沫混凝土 固体废弃物 可持续性 力学性能 物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石结构民宅外走廊重建置换的加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微丹 吴繁超 +2 位作者 林婷婷 金捷 吴应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福建省既有石结构房屋保有量大,石结构房屋由石墙、石柱、石梁和石楼板这四种石构件堆砌组成,结构抗震性能极差。石结构房屋通常设有外走廊,外走廊相对于其他部位较为独立,在地震中和其他环境振动下极易倒塌。在既有石结构房屋未进行抗... 福建省既有石结构房屋保有量大,石结构房屋由石墙、石柱、石梁和石楼板这四种石构件堆砌组成,结构抗震性能极差。石结构房屋通常设有外走廊,外走廊相对于其他部位较为独立,在地震中和其他环境振动下极易倒塌。在既有石结构房屋未进行抗震加固前,为确保外走廊安全,提出拆除外走廊石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RC)结构重建置换的加固方法。设计与分析表明:应当尽可能地增大RC构件的刚度,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石结构房屋的侧向位移;RC构件与相邻的石构件应可靠连接。外走廊RC构件重建置换的加固方法可为类似石结构民宅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外走廊 石柱 石梁 石楼板 置换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沥青对花岗岩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与相位角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卜力平 王家主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充分利用福建本地储量丰富的花岗岩,降低工程造价,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动态参数,采用花岗岩改性沥青混合料,选择3种品牌基质沥青与花岗岩骨料分别制作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和动稳定度试验,分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频率... 为充分利用福建本地储量丰富的花岗岩,降低工程造价,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动态参数,采用花岗岩改性沥青混合料,选择3种品牌基质沥青与花岗岩骨料分别制作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和动稳定度试验,分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频率综合作用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与相位角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加载频率的减小,3种品牌基质沥青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均逐渐减小;相位角的变化规律随温度变化较复杂,高硫沥青品牌的基质沥青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低频时动态模量相对较大,相位角相对较小。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测和分析不同温度与加载频率条件下的沥青路面行为特征,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沥青 花岗岩 改性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与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天云 《山西建筑》 2021年第24期82-83,共2页
介绍了BIM技术和三维数字捕捉技术的特点,针对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和后续养护过程出现的病害问题,可以采用BIM技术和三维数字捕捉技术建立BIM模型,实现对施工过程和后续养护工作进行协同设计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有效提高施工项目效益,为后续... 介绍了BIM技术和三维数字捕捉技术的特点,针对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和后续养护过程出现的病害问题,可以采用BIM技术和三维数字捕捉技术建立BIM模型,实现对施工过程和后续养护工作进行协同设计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有效提高施工项目效益,为后续道路养护提供数据溯源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三维数字捕捉技术 市政道路 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