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组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如静 李瑾 +1 位作者 钟莲 李世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6-281,共6页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纳米金(AuNPs)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并借助量子化学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设计计算,选取对氨基苯硫酚(p-ATP)和吡咯(Py)作为双功能单体,制备了用于检测组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结果表明...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纳米金(AuNPs)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并借助量子化学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设计计算,选取对氨基苯硫酚(p-ATP)和吡咯(Py)作为双功能单体,制备了用于检测组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结果表明,三维导电网络的优良导电性以及导电材料与单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放大了电化学信号,因而该传感器电导率高,重现性好,对组胺的检测响应良好,线性范围在5~100μmol/L,检出限为0.86μmol/L(信噪比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组胺 纳米复合材料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型TiO_(2)催化臭氧氧化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连鑫 张润泽 +2 位作者 刘志鹏 钟莲 李世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89,19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不同温度热处理制备不同晶体结构的TiO_(2)。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其催化臭氧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当催化剂质量相同时,锐钛矿型TiO_(2)因比表面积最大、表面羟基数量最多表现出最佳的臭氧催化活性;当对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不同温度热处理制备不同晶体结构的TiO_(2)。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其催化臭氧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当催化剂质量相同时,锐钛矿型TiO_(2)因比表面积最大、表面羟基数量最多表现出最佳的臭氧催化活性;当对催化剂的表面积进行归一化时,表面羟基密度及活性氧含量随着TiO_(2)中金红石型含量的增大而增加,这表明金红石型的暴露面具有比锐钛矿型更高的内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金红石型 锐钛矿型 催化臭氧氧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