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国华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1年第3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 第四媒体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雪雄 陈元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100,共8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福建省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机制,建立平等公平、互动互促、和谐共富的新型城乡关系。要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福建省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机制,建立平等公平、互动互促、和谐共富的新型城乡关系。要找出福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探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和路径。通过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制度及公共管理体制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消除城乡体制性障碍因素,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二元经济结构 路径选择 制度创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刊:图书馆亟待开发与利用的资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传标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企业 图书馆 内部刊物 信息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科研系统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光 《现代情报》 2009年第11期89-92,共4页
文章在从知识服务的内涵和特征、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关系等方面论述知识服务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小型科研系统图书馆知识服务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逐一分析,并从树立服务理念、建立知识服务保障系统、完善和深化学科化服务和情报... 文章在从知识服务的内涵和特征、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关系等方面论述知识服务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小型科研系统图书馆知识服务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逐一分析,并从树立服务理念、建立知识服务保障系统、完善和深化学科化服务和情报服务以及构建专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等方面探讨中小型科研系统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系统 图书馆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模式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侨批与侨乡民俗文化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邓达宏 邓芳蕾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1-257,共7页
侨批发轫于近现代闽粤侨乡,有着浓厚的民间草根文化背景,传承着侨乡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侨乡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了侨乡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侨批中,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包括物质文化、家庭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 侨批发轫于近现代闽粤侨乡,有着浓厚的民间草根文化背景,传承着侨乡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侨乡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了侨乡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侨批中,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包括物质文化、家庭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多个部分内容。从侨批信封载体的形式、侨批书信内容、侨乡建筑风格含批局建筑特点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体现出侨乡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批 侨乡民俗文化 闽粤侨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野下的身份认同——90年代以后台湾小说中的空间书写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2,共6页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理论界的空间转向,空间也取代了时间,成为台湾作家探寻自我认同的重要场域,作家们一方面着力于地方空间的开发,将本土这一意向转化成为更为明确的地方空间,通过对乡土空间的重新审视来寻求结构性调整与自我认同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理论界的空间转向,空间也取代了时间,成为台湾作家探寻自我认同的重要场域,作家们一方面着力于地方空间的开发,将本土这一意向转化成为更为明确的地方空间,通过对乡土空间的重新审视来寻求结构性调整与自我认同的救赎之道。同时也意识到后现代空间处于不断流动与迁徙的状态,这种状态带来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与重新定位,勾勒出认同无所皈依的困境,而且地方空间实际上是由复杂、多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互相渗透而成,在这样混杂的背景之下,地方空间已经不复整体性和单一性,试图在这样多元性的空间之中寻求完整、纯粹的认同的企图,也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小说 空间书写 流动 迁徙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图书编目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从孔子判“六经”到刘歆撰《七略》以至两晋以降的“四部”分类 ,中国古代图书编目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在为既有藏书的管理、使用提供一种必要的秩序时 ,也为可能的新书籍的编撰作着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更看重人的精神内向度的德... 从孔子判“六经”到刘歆撰《七略》以至两晋以降的“四部”分类 ,中国古代图书编目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在为既有藏书的管理、使用提供一种必要的秩序时 ,也为可能的新书籍的编撰作着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更看重人的精神内向度的德性修养 ,却不鼓励人们经心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造与变革。二十世纪初叶以来的图书编目的变革 ,实际上是中国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文化变革的一部分。图书编目既然从来就有着相应的文化内涵 ,那么图书编目的再度变革便理应伴随相当深度的文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编目 文化内涵 价值导向 中国 古代 六经 《七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80后世代的历史书写与文化认同
8
作者 张帆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9-245,共7页
台湾80后世代的历史书写,既是对历史的重新建构,也是当下台湾文化政治的折射隐喻,体现着这个世代群体对台湾当代社会思潮的回应和意识形态的立场。历史书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新梳理和历史认同的表达,也是文化反抗的一种重... 台湾80后世代的历史书写,既是对历史的重新建构,也是当下台湾文化政治的折射隐喻,体现着这个世代群体对台湾当代社会思潮的回应和意识形态的立场。历史书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新梳理和历史认同的表达,也是文化反抗的一种重要形式。他们以私人经验的强调和对于公众经验的远离,来展现自我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呈现出更多的历史断裂和全新的时间体验,体现了台湾新世纪普遍的感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80后世代 历史书写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文化与殖民历史的反思——新世纪台湾小说的后殖民书写
9
作者 张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4,170,共8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殖民理论成为阐释台湾社会、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重要理论架构;在后殖民思潮及本土化运动影响下的台湾后殖民文学文本,在历史阐释与艺术形式等层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开创性,作家更关注被殖民者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希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殖民理论成为阐释台湾社会、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重要理论架构;在后殖民思潮及本土化运动影响下的台湾后殖民文学文本,在历史阐释与艺术形式等层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开创性,作家更关注被殖民者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希冀在自我与他者混杂的过程中建构新的主体认同,在文化交汇中寻求文化抵抗策略,并解构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在本土文化中寻求解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书写 本土文化 台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搜集
10
作者 程光 《现代情报》 2009年第6期216-218,共3页
海外华文文学近1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近30年以来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繁荣,使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然成型。相较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国内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搜集工作略显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海外华... 海外华文文学近1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近30年以来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繁荣,使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然成型。相较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国内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搜集工作略显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收藏单位。文章从历史和现状分析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并据此提出搜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5个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资料 搜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