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森林康养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苏全兴 齐清琳 +3 位作者 姚历强 徐冉 钱国财 朱莹儒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0期72-75,共4页
森林康养是一种新兴产业,是林业、休闲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多元产业的一种新型结合。在目前的历史机遇和国情下,该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机遇。文章阐述了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和机遇等,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 森林康养是一种新兴产业,是林业、休闲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多元产业的一种新型结合。在目前的历史机遇和国情下,该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机遇。文章阐述了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和机遇等,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对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地方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仅取决于当地森林资源禀赋,而且还取决于地方政策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现状 机遇禀赋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薛志勇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z1期59-61,共3页
从最基层的角度分析了在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中遇到的生态公益林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尚待规范;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重不足;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与生态公益林的社会功能不相适等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 从最基层的角度分析了在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中遇到的生态公益林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尚待规范;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重不足;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与生态公益林的社会功能不相适等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生态效益 补偿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农模式对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亚清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在田间采用两向分组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混农模式对龙海市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产前期油茶林地进行连续3年不同混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油茶闽43~#、4... 在田间采用两向分组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混农模式对龙海市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产前期油茶林地进行连续3年不同混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油茶闽43~#、48~#、60~#3个优良无性系品种之间造林成活率及幼树树体营养生长(树高、地径、冠幅平均直径)无显著差异。而混农套种模式与CK相比,混农套种的造林成活率略有下降,但影响不显著;但对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的树高、地径、冠幅平均直径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混农模式是油茶幼树树体营养早日建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农套种模式可极显著地提高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树体营养生长;同时产前期油茶林混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益,达到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产前期油茶林+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最佳,比未混农套种的产前期油茶幼林树高生长提高了47.9%、地径生长提高了33.3%、冠幅平均直径提高42.9%、年平均经济纯收入增加2437.5元/hm2,可以在油茶产区的产前期油茶林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优良无性系 产前期 混农模式 农作物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资源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
4
作者 高亚清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2期187-188,190,共3页
指出了红树林是重要湿地之一,其功能有护岸固堤、调节大气、改良土壤、排淤造陆、美化海岸、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阐述了红树林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价值,以及九龙江口红树林的现状,并提出了充分保护利用九龙江口红树林的生态作... 指出了红树林是重要湿地之一,其功能有护岸固堤、调节大气、改良土壤、排淤造陆、美化海岸、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阐述了红树林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价值,以及九龙江口红树林的现状,并提出了充分保护利用九龙江口红树林的生态作用需采取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湿地资源 生态系统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格海棠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康为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8期40-41,共2页
通过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实验,发现培养基MS+BA3.0mg/L+NAA0.5mg/L,对于诱导玫瑰海棠叶片产生不定芽情况最佳,同时也可产生大量愈伤组织。适合丛生芽生长的培养基为MS+BA0.25mg/L+NAA0.05mg/L+CA30.05mg/L;1/2MS+NAA0.2mg/L有利于生长出气... 通过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实验,发现培养基MS+BA3.0mg/L+NAA0.5mg/L,对于诱导玫瑰海棠叶片产生不定芽情况最佳,同时也可产生大量愈伤组织。适合丛生芽生长的培养基为MS+BA0.25mg/L+NAA0.05mg/L+CA30.05mg/L;1/2MS+NAA0.2mg/L有利于生长出气生根;纯沙苗床适合试管苗的移栽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格海棠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