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筛状腺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海建 江秋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筛状腺癌(lung cribriform adenocarcinoma,L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对20例LCA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检查、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5例,男性15例,年龄39~74岁(中... 目的探讨肺筛状腺癌(lung cribriform adenocarcinoma,L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对20例LCA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检查、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5例,男性15例,年龄39~74岁(中位年龄59.25),肿块直径1.5~5.5 cm(平均直径3.265 cm)。镜下肿瘤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肿瘤细胞较一致,呈筛状排列,腺样,微囊样,实性,其中筛状结构特征明显,核分裂象较少,未见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TTF-1(20/20)、Napsin A(18/20)、SPB(19/20)、CK7(20/20)、CD56(2/20)、EGFR(7/20)、β-catenin(4/20)和ALK(2/20)均阳性,Tg、CDX-2、Syn、Cg A、S-100和SMA均阴性。9例(9/20)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信号。20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16例(16/20)行化疗,2例放疗,4例未治疗。结论 LCA属罕见的肺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表现,临床及病理均需与腺泡型腺癌、腺样囊性癌、神经内分泌癌、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等肿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及化疗为主,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筛状腺癌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邱明珠 徐宝卿 +4 位作者 汤晓晖 郑智勇 谢艳梅 余英豪 曲利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Ki-67、CD117、CK19、p63、SMA、S-100、β-catenin、LEF-1...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Ki-67、CD117、CK19、p63、SMA、S-100、β-catenin、LEF-1及D2-40的表达;FISH法检测MYB-NFIB融合基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预后因子。结果40例SACC中36例(90%)SACC镜下可见肿瘤周围收缩裂隙(peritumoral retraction cleft,PRC),D2-40显示PRC非脉管内瘤栓。14例SACC中8例(57.1%)MYB-NFIB融合基因阳性。39例SACC随访3~114个月,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8个月,5、8、10年生存率为77.8%、26.4%及0;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51个月,2、5及8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40.8%及0。预后分析显示,Ki-67增殖指数>15%(HR=3.943,P=0.037)、PRC(HR=2.469,P=0.040)与未根治性切除(HR=2.526,P=0.043)为独立影响变量。结论PRC见于90%的SACC,可作为病理诊断参数。Ki-67增殖指数>15%、PRC与未根治性切除为SACC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肿瘤周围收缩裂隙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筛状结构的涎腺基底细胞腺瘤9例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明珠 邓海龙 +5 位作者 欧阳小娟 汤晓晖 熊令根 卓小花 熊红梅 邱晓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具有筛状结构的涎腺基底细胞腺瘤(cribriform type of salivary basal cell adenoma,cSBCA)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SBCA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S-100、CD117、CK19、p63、SMA、β-cateni... 目的探讨具有筛状结构的涎腺基底细胞腺瘤(cribriform type of salivary basal cell adenoma,cSBCA)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SBCA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S-100、CD117、CK19、p63、SMA、β-catenin、LEF-1、E-cadherin及Cyclin D1的表达,应用FISH检测CTNNB1基因及MYB-NFIB融合基因。结果9例cSBCA均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筛状结构占10%~90%,主要分布于肿瘤边缘及包膜内,呈包膜内浸润性生长,大部分瘤巢的长轴与包膜呈平行关系,均未见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侵犯。筛状结构由基底样/肌上皮样细胞构成,腔内见阿尔辛蓝阳性黏液物。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1%~3%,β-catenin及LEF-1核阳性。分子遗传学显示均无CTNNB1扩增或缺失突变及MYB-NFIB融合基因。随访12~98个月,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cSBCA易被误诊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可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基底细胞腺瘤 筛状结构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血管瘤病合并过渡型脑膜瘤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玲 龙联文 +2 位作者 陈婷 刘泽平 沈金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0-1131,共2页
患者男性,15岁,入院前21天无明显诱因突发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伴四肢抽搐,呈强直状态,持续数分钟后转为痉挛,伴口唇紫绀,后无法回忆发作情况,外院头颅MRI示左额部结节:神经节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给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并建... 患者男性,15岁,入院前21天无明显诱因突发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伴四肢抽搐,呈强直状态,持续数分钟后转为痉挛,伴口唇紫绀,后无法回忆发作情况,外院头颅MRI示左额部结节:神经节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给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并建议其手术治疗。期间抽搐反复,症状同前。否认家族癫痫及神经纤维瘤病史,一般状况良好。外院MRI示左额部颅骨内板下见一结节状异常信号,大小20 mm×18 mm,病灶与皮质呈等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图1),病灶周围见不规则环形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呈高灌注,边缘低信号无强化,矢状位显示邻近脑膜增厚呈线状强化,病灶与邻近脑实质分界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脑膜血管瘤病 过渡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江秋菊 黄海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5-1006,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以自觉发现外阴肿物1年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外阴肿物。初如绿豆大小,偶有触痛,无其它不适,未予重视,近来呈渐进性增大,活动好,伴触痛。
关键词 外阴肿瘤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 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型滑膜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柳秋月 张荣君 +1 位作者 黄海建 江秋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5,189,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型滑膜肉瘤(myxoid synovial sarcoma,M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MSS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病理学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例2女性。年龄分别为71岁及15岁。例1肿物位于... 目的探讨黏液型滑膜肉瘤(myxoid synovial sarcoma,M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MSS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病理学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例2女性。年龄分别为71岁及15岁。例1肿物位于左下腹,例2肿物位于左侧额颞叶。镜检:例1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样,结节内肿瘤由细胞疏松区与致密区组成。疏松区细胞呈漩涡状、束状、片状排列,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细胞异型性明显。致密区细胞丰富,瘤细胞呈束状、鱼骨样排列。例2肿瘤由细胞疏松区及致密区组成,两者间相互移行。疏松区细胞呈疏松网状、片状排列,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部分区域见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小簇状分布。致密区细胞丰富,呈束状、片状排列。未侵犯脑组织。免疫表型:例1,BCL-2、vimentin阳性,α-SMA和EMA部分细胞阳性,CD34、CD57、S-100、CD117、PLAP均阴性。例2,BCL-2阳性,Myo D1胞质阳性,GFAP、Olig-2、EMA、Syn、CD99、Cg A、S-100、Myogenin、STAT6、CD34、desmin、α-SMA均阴性。分子病理学检测:2例均检测到SYT-SSX融合基因。结论 MS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分子病理学检测,临床与病理均需与黏液型纤维肉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黏液型滑膜肉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汤晓晖 王晨 温铖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4-814,共1页
患者男性,44岁,左大腿无痛性肿块2年,无外伤史。查体:左大腿深部触及一大小3cm×2.5cm×2cm肿物,质实,界限清,无明显压痛,无其它阳性体征。
关键词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软组织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